分享

葡萄冬季修剪经验交流

 荣果 2015-12-28



葡萄冬季修剪能很好地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充分发挥树体潜能。埋土防寒地区葡萄的冬季修剪霜降过后即可开始,土壤封冻前必须完成;不埋土防寒地区则以深眠期修剪为好。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葡萄冬剪的经验,供参考。



1.认识不同架式的优缺点是合理修剪的前提

   多主蔓扇形架式通常适合在埋土防寒地区采用,其特点是早果性强,修剪技术运用灵活,不易掌握;小棚架龙干形是一种丰产树形,但前期产量低。单干双臂水平形和“T”字形则结合了篱架和棚架的优点;H形则是一种更为优良的架式。要根据架式的优缺点,针对每株树每个枝组的实际情况进行修剪。但无论采用什么架式,必须在生长期完成枝组配置,冬剪时主要进行枝组更新。


2.品种不同 剪法不同

   一般欧美杂交种如户太8号、藤稔、高妻等成花容易,基部花芽充实,萌芽率、结果率高,以中短梢修剪为主;欧亚种的红提、美人指、玫瑰牛奶(里扎马特)等由于基部花芽瘦弱,分化差,一般以中长梢修剪为宜,应在保证适当产量的基础上逐步规范树形,修剪技术好的可以一剪到位。在埋土防寒地区,还要考虑冬春季因冻害造成的枯枝失水、埋土防寒上下架过程中造成的饥械损伤等因素,修剪时应留有余地,可多留出10%~20%的预备枝作为补充,待萌芽后再作处理。对于整树枝条成熟度太差的,则应将成熟度好的结果母枝或结果枝尽量以长梢修剪为主,次年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部分产量,避免结果过少。


3.异常气候条件下的修剪对策


前一年冬季前期温暖,后期温度骤降且持续时间长,冻害严重;第二年早春干旱,夏季高温,秋季多连阴雨。这些不良气候使树体养分积累差,树势衰弱,加之一些葡萄园水肥不足、管理粗放或超量负载,留枝留叶过多,树体密闭,功能叶少,养分积累匮乏,或因架式限制,常利用结果枝基部l~2芽结果,出现了花序瘦弱、大小粒严重、营养生长旺盛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修剪时予以纠正。

   对管理较好的树,在上年留枝留果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即可。以单干双臂水平架式为例,株行距1米×2.5米,每亩留枝量以4000个为宜。l平方米架面留8~12个枝组(配有预备枝组),剪留1~2芽回缩结果枝,对预备枝连年双枝更新,未留预备技的进行单枝更新,运用“3节上、6节下”的修剪手法,来年将新抽生枝组上的基部枝条留作预备枝,利用上部结果,完成枝组改造。防寒地区冬剪时可以多留10%~20%预备枝组。

对长势较弱的树,若树体已经严重衰弱,只能平茬另发新梢整形。枝条生长瘦弱、花序小的树,应以恢复树势为首要任务,修剪时宜留短不留长,同时必须辅以科学的管理。

4.具体修剪手法的运用


   修剪前应准备好手锯、果树剪、磨石,果树剪必须刃口锋利、无缺口,用手锯疏除粗壮老蔓时,锯口和枝条必须成直角,且光滑整齐。剪(锯)口以上必须留有短桩,最好在剪口前一个芽眼的横隔部中间平剪(锯)。综合考虑树龄、栽植密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看清树势再下剪(锯)。一般应自下而上,从中间到两边,先疏除过密枝、病虫枝、贪青徒长枝,疏除时留有少许短桩,最好使用防冻液涂抹。对成熟度好的结果母枝(优质结果母枝节间短促,节部隆起,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呈黄褐色或紫褐色)宜长放,反之宜短截。剪口直径欧美种以0.6~1.1厘米为宜,欧亚种以0.8~1.2 厘米为宜。干旱少雨地区可灵活一些。剪口以下必须留位置得当的饱满芽。

   对成熟度好、相邻两株之间缺位需要补空的,可用长梢或超长梢修剪,或者压枝繁殖补空。一般超短梢修剪留1芽,短梢修剪留2~4芽,中梢修剪留5~7芽,长梢修剪留8~11芽,留12芽以上的为超长梢修剪。超长梢修剪容易出现后部不易萌芽、前端生长旺盛的现象,应在葡萄伤流之前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刻芽,具体方法是:在距离需刻芽前一指宽处刻芽,深及形成层即可。也可在枝条绑缚时抬高枝条基部,压低枝条先端部分,使其都能萌芽。

   对生长势强的树,应抑上促下、抑前促后,中上部适当保留中长梢,下部短截,同时辅以肥水管理,培养健壮中庸的树势。生长缓慢、长势偏弱的树,其枝条基部花芽形成较好,宜采用短梢修剪。8~10年生树因结果年限长,其主蔓已出现空缺或光秃,要进行拉枝补空或局部更新,更新时应疏除衰老部分,选留长势较好的枝条在芽眼饱满处修剪。

   为了防止树体结果部位上移或外移,必须及时培养结果枝组,单干双臂水平架式永久性枝组间距一般为20~30厘米,棚架为15~25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