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几个朋友游玩时,一只小虫钻进了一个人的耳朵里,这个人想尽一切办法,用钥匙口的小耳针伸进耳朵挖,但又怕将小虫“逼”上绝路,反而更往里钻;往耳朵里灌水,希望淹死小虫后,它的尸体飘出来,却又找不到干净的水。正一筹莫展时,一位老人告诉他们,将车灯打开,让灯光照进那个人的耳朵,小虫果然很快顺着雪亮的光爬了出来。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想:置虫子于死地,不如给虫子机会。如果真用“小耳针”挖,用水灌,人遭点秧倒也罢了,倘若出了意外,耳朵留个残疾,不是更得不偿失吗?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常常告诉自己:身为教师,应该多给孩子们机会。但在生活中,可能就是缺少了一点耐心,而常常忽略了孩子们高举的小手。理想的课堂应时时刻刻涌动着学生生命的活力,思维的热情。课堂,是多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多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别样的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