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高足——子夏

 心音 2015-12-28

孔子的高足——子夏

 (2011-09-03 18:39:38)
标签: 

杂谈

  

    子夏,即卜商,生在卫国(今河南温县),晚年讲学于西河(今陕西韩城),《史记》中说他“少孔子四十四岁”,当生于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卒年不详。

    子夏到孔门受业,是在孔子自卫返鲁(公元前484年)之后,他家贫穷,当过鲁国一个叫“莒父”城邑(今山东莒县境内)的总管。他在孔门弟子中,为十二哲之一,与子游并列入文学科,是孔门弟子中著作传世最多的人。相传《论语》为子夏与仲弓合撰,《毛诗》传自子夏,《诗序》为子夏所作,《仪礼·表服篇》亦传自子夏,《易传》一卷亦子夏所撰,“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孔子逝世后,子夏居西河为教授,为魏文侯师。晚年,因哭子失明。其后裔在韩城居住。《寰宇记》:有子夏石室,在韩城县。《水经注》:夏阳横溪水……北坎石上有微涓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游隐学之所。昔子夏设教西河,疑即此也。三子夏的后裔

    据《乾隆韩城县志》卷十二载郑仔《创建先贤子夏祠记》一文,内称:“及余令韩,访之故老,无知者异矣。既而闻有卜姓者云是子夏苗裔,居治东卜家村。又有自卜家村移居治西西洋村者,是古迹虽湮而子姓灼燃也。居西泽者分二门,率皆敦厚朴实。今建祠祀其祖子夏,丐余记。余既喜,问之所考,信而有证。

    《韩城市志·大事记·战国》(1991年12月三秦出版社出版)载:”魏文侯元年(前445)魏国公卜夫子子夏(其先世为卫国人)曾为魏文侯师,设教西河(本市城西南原有西河村,并有子夏庙),广授生徒。西泽、下干谷、河渎村卜姓居民,其后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