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编辑成长记——岔巴子版权编辑和她的“初恋”

 dadaman 2015-12-29
商务君按
作为一个版权编辑,与一本好书的相遇相随就像谈一场恋爱。很多版权编辑对引进版图书的运作流程都不陌生,无外乎搜集信息、选题论证、报价、签合同、出版发行、营销推广……海豚传媒版权编辑张蕾在下面这篇文章中讲述了她与《极地重生》的“初恋”,这满满的“秀恩爱”,简直没眼看~不过,商务君一向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则“甜得发腻”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海豚传媒在重点版权项目上的操作细节,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是要爱

2014年10月,我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刚刚转正,一切还在学习中。而那段时间,最常听到的就是同事逗逗(后来成为了《极地重生》的译者)絮絮叨叨地念叨“为什么不报价啊怎么还不报价啊什么时候报价啊这本书这么好这么好”。到底是什么书呢?作为一个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奇宝宝,自然是要讨来一看的。

于是,我第一次遇见了William Grill和他的《Shackleton’s Journey》。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幽幽的海蓝,古朴而静谧。看似清爽简单的彩铅画,却融入了厚重的年代感。这是一个百年前的传奇。

当我读完的时候……实在是太感人了!

作为一个颜控,我不由自主地在Amazon搜索了William Grill, 然后,出现了这样一张脸:

还说什么呢,“哦哦哦,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之后,经过了漫长的“卖安利”和等待,编辑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这本书成为了科学馆的重点选题。

而大发慈悲的逗领导,见我一直是这个样子,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我。于是,《Shackleton’s Journey》正式成为了我全情投入的第一个项目。联系外方出版社,申请样书,与编辑沟通,一切的一切,都慢慢学起来。

在等待报价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大量深挖了解关于这本书的一切。故事讲述的是沙克尔顿的南极冒险,于是我便买来《700天极地生还》和《到南极》,找到哈佛商学院的相关论文深入阅读。而关于作者小威(后来我们都叫昵称了),更是掘网三尺,个人网站、出版社网站、各大售书网站及书评网、Facebook、Twitter、Tumblr……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一一搜集。这些当时全凭一腔热爱所做的工作,在之后经营这本书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015年新年刚过,好消息传来,这本书被当当编辑选为年度战略单品,于是,终于可以报价啦!~

然而这样一本书,我们要如何才能拿得下来呢?在此之前,我和逗逗曾有过为这本书做一个视频的想法。当时的想法很纯粹,只是因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那些画面在脑海中就仿佛一部沉静而波澜壮阔的纪录片。那么对于报价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极好的情感砝码。于是,在仅仅两天的时间里,我们一人PS一人剪辑,剪出了第一版的图书视频,连同报价单和PPT,满怀期待地发给了外方。

除此以外,负责对接台湾业务的同事Candy还将这本书推荐给了我们在台湾的合作伙伴,对方也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也许是我们足够有诚意的报价,也许是我们的视频和PPT打动了外方,也许是我们在繁体版合作上所做的努力,在邮件发出的第二天,我们就得到了外方肯定的答复。

幸福来得太快。

其次,是拼了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到了经营这本“真爱”的时候。

经过编辑的思考,《Shackleton’s Journey》正式被定名为《极地重生》。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一腔热爱,这本书的发现者,同时也是专业译员出身的逗逗决定亲自上阵。而不巧的是,一场突如其来流感直接让她烧到了40度,而出版计划又非常紧急。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焦灼而又担忧的催稿期:

“逗逗你还好吧?

“还活着……

“那稿子……

“……本人已死,有空烧纸

那段时间,她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


扛着40度的高烧,请着年假硬是啃完了整本书的翻译,也真的是蛮拼的。给敬业的译者一个大大的赞!

翻译稿回来之后,在责编大大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审稿、校稿。当编辑大大拿着一摞稿纸告诉我“二校就交给你了”的时候,我的内心激动而狂喜。我终于也是可以看稿子的人了。对英文原文,调整中文,文字方面一点点地过,而对于这个南极探险的故事,涉及到的各种专业知识怎么办呢?我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久未联系而现在就职于武大南极中心的高中同学,请求专业支援。

为了呈现原书的质地,出版部开始天罗地网地搜寻合适的纸。作为岔巴子属性的好奇宝宝,自然是学习心爆棚地岔了过去。

双胶、哑粉、轻型、特种……各种不同纸型,各种不同的重量和白度,简直眼花缭乱。然而想要找到跟原书质地相同的纸型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不是太白,就是太黄,有的太硬,又有的太软……正在这四处抓瞎的阶段,忽然想起了同学介绍的相亲对象……貌似家里是做纸业生意的?于是相亲对象秒变工作客户,约吃饭变成了……约纸 。最终,还是在出版部小伙伴们的努力下,千挑万选出了白度和重量最为接近的特种纸。终于,可以开印了……什么?那个相亲的小哥?自从我们没有挑到他家的纸以后,他就消失了……

然后,是脑洞大开地“卖安利”

这样一本“真爱”,要如何呈现,如何让亲爱的读者们看到呢?于是,脑洞大开的头脑风暴开始了。


请原谅这不忍直视的渣画质……

推荐人方面,刷爆人情卡的时候到了。通过美食收买,南极中心的同学帮我们联系到了学界泰斗鄂栋臣教授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责编通过网络联系到了南极中山站的站长赵勇。


专家团队get~

推广视频方面,出动数字出版部,在技术小哥的强势帮助下,PS、AE、VEGAS轮番上阵,长短两版预告片新鲜出炉。除此以外,继续掘网三尺,收获作者专访视频一段。

预告片链接: http://v.qq.com/page/b/5/o/b0160jqgn5o.html

作者专访视频连接 http://v.qq.com/page/k/9/h/k01602lmj9h.html

视频推广get~

中文版的呈现方面,全才逗领导再次上阵,为《极地重生》拍摄了定妆照,而我,则充当了一次非专业书模。

文艺小清新定妆照get~

专题计划方面,第一次写专题计划的我并没有什么经验,只要能够想到的点,便依次列入计划,然后在逗领导和责编黄刚大大的精挑细选下,浓缩为12个精选专题,将陆续在当当上呈现。

网络专题get~

落地活动方面,北京书展的活动、武汉本地的读书分享,一场场地联系,一场场地尝试。

落地活动get~

......

从新书上市以来,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打鸡血的“安利”状态。以至于魔怔到了……同学聚会,抱着书“卖安利”;家庭聚餐,抱着书“卖安利”;相亲活动,抱着书“卖安利”,谈项目、发专题安利合作伙伴,淘宝购物、发视频安利卖家,……(泥!垢!了!)……

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

在一次次地参与《极地重生》的活动中,同时也是在一次次地与版权方的联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冒出来。

某次回邮件的时候,我曾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是否有可能,作者小威给中文版亲笔签名?外方说,当然没问题。

而另外一次,我又试探性地问道,是否有可能,让作者小威给中国读者们录一段寄语?外方说,当然没问题。

又一次,我再试探性地问,是否有可能,请作者小威来中国?外方说,当然没问题。

……遇到这么好说话的外方和作者我也是醉醉哒……

当然,这所有的事情,都不仅仅是我一句试探性的问话可以达成,还涉及到更多部门的联动和大量工作。

但是,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