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学习新事物之后打个盹是个好习惯,对于梦到来之前的学习内容,能加深记忆、增强学习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征集99名志愿者参与实验,要求他们学习电脑屏幕上出现的3D迷宫布局,以便几小时后找到虚拟空间出口。学习结束后,研究人员允许半数实验对象小睡两小时,另一半人可以回想学习内容,但不能入睡。5小时后,全部受试者重新“进入”迷宫寻找出口。研究人员发现,有4名受试者梦到迷宫任务,他们找到出口的速度最快,是其他没有做梦的人的10倍。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研究者认为,“这4名受试者做梦时大脑某部分重现了迷宫布局,这能够加深记忆,帮助他们胜出。”梦境也许代表脑部正在不同层次处理相同问题,“做梦可能反映出大脑试图找出不同记忆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经验,以便日后遇到相同状况时派上用场”。这种现象说明在梦中大脑的无意识区仍在处理其认定的重要事情。
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利用这种现象来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效果。比方说,集中精力学习一段时间后打个盹儿。
这个实验启示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科学的、友善的用脑,就可能事半功倍;连续工作、疲劳轰炸,是不会有好效果的。俗话说,苦干不如巧干,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