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图看懂不合格进口食品种类前十名

 祝冀馆藏 2015-12-29

  近年来,食品安全似乎成了困扰国人的“心病”。相比国产食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而信任和青睐起进口食品,有的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不过,“他国生产”真的是能“治病”的“速效救心丸”吗?

据第一财经日报整理,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农产品进口国,进口食品贸易额从2010年的259.6亿美元飙升至2014年的482.4亿美元。相应地,不合格进口食品数量也随之增长,2014年不合格进口食品货值高达3268万美元。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这5年间,检疫不合格进口食品产地前10名为:韩国、日本、台湾、香港、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加拿大以及美国(排名不分先后)。其中,不合格进口食品种类前10名依次为: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乳制品类、酒类、糖类、调味品类、水产及制品类、干坚果类以及特殊食品类。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进口食品跌落“神坛”呢?这包括,霉菌不合格、超过保质期、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等等。

看到上述数据,难免有些惊慌,下次再购买进口食品要学会“三看”:一、看进口食品外包装有无中文标签;二、看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可向经销商索取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明;三、看进口食品准入情况,可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