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中的绘画投射分析为什么是画树?

 昵称29806476 2015-12-29

心理学中的绘画投射分析为什么是画树?

                             ——解读刘伟老师的绘画投射测验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个性,德拉克洛瓦充满激情的色彩,米勒沉郁的农民情怀,塞尚的色彩结构,梵高的痉挛线条。这些联系的产生就可以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来解释,画纸上涉及到的自然现象千奇百态、千差万别,这些只是证实人会无意识的将我们的性格、意识等在绘画作品中进行投射,它无法说明所画事物的投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刘伟老师的绘画投射测验中强调树木人格的分析。

1982年,巴黎大学物理学家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实验发现,电子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这一现象也如佛陀证悟的:举心动念法界皆知,万法同体牵一而动全身。科学家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一棵树的树叶与这棵树的整体外形相似。科学家将海岸线的局部照片与全局照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分布极其相似。这都论证了神奇的宇宙全息理论,也许,你此刻正在想这些科学概念跟绘画有什么关系吗?江苏大学医学院心理学系主任、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医学院博士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刘伟老师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神奇的宇宙全息理论,提出人类和树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人类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当人们画出一棵树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人格的某些特征。

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有哪些相似性和可比性呢?

树傲然挺立在大地上,如同人直立在地球上;树的根从大地汲取营养,人类也从大地母亲那里得到生存物质;树的根很重要,树根在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通过树根传送到树干输送到树冠,人的童年也很重要,人有好多品质恰恰是在童年阶段孕育而成的;树木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与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非常相似。所以用树来比喻人的成长,可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且经过大量研究表明,与其他投射物相比,树木的绘画投射能够更为深层次触及人的心灵和潜意识。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更好理解为什么人会将潜意识投射在树木画上了?你也可以画一棵树,去感受你所画的这棵树,根据树的成长特性分析自己所画树木,对比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许你可以更加懂自己。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其他的投射也有一定对应的意义,有趣好玩的心理学等着你!后续持续更新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