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方圆庵记》,真美!

 泉林书馆 2015-12-29


书法编目

珍藏馆

《行书·方圆庵记·拓》

{宋}米芾

《方圆庵记》是米芾三十三岁时的书作,陶拯镌刻。据《金石萃编》记载, 原碑高五尺六寸五分, 广三尺五寸七分。凡十七行, 每行四十八九字。书法、摹刻应当作于同一时期, 即元丰六年。北宋元丰六年(1083) 四月九日, 释守一前往龙井方圆庵拜会辩才,两位法师围绕着方圆庵及庵名由来等话题, 古往今来, 海阔天空, 谈得十分投缘。为此,守一特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以为此行之纪念。方圆庵因其外形为方趾圆盖而得名, 其寓意与中国传统的所谓“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以及“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主术训》) 的经典处世哲学相契合,故引得无数文人趋之若鹜。方圆庵乃是辩才平日礼佛之居, 也是其会客之所。杨杰《方圆庵》诗云: “地方不中矩, 天圆不中规。方圆庵里叟, 高趣有谁知?”此庵在龙井一带颇为著名, 这里山水清嘉靓深, 后被称为“龙井八景”之一。守一在杭州期间, 与当时著名文人墨客尤其是米芾等人过从甚密。据《武林梵志》卷8记载: “元丰初,慧才律师授菩萨戒于南屏之雷峰, 方羯磨, 观音像腾宝焰, 映夺日灯。法真(即守一) 撰《证戒光记》, 命公(即米芾) 手书, 勒石寺中。公于幽居洞之左岩, 复摩崖书“琴台”二字。惜碑与字今俱不存。惟《龙井方圆庵碑记》尚在。”由此可知, 守一请米芾书写的碑文实际不止《方圆庵记》一种。《方圆庵记》是米芾早期所谓“集古字”时期之佳作, 书法腴润秀逸, 潇洒俊发, 有晋人风度。对才刚过而立之年的米芾而言, 实属难能。由此可见, 作者的确是一位早熟型的天赋极高的书法奇才。清李宗瀚跋《方圆庵记》拓本云: “此《方圆庵记》书于元丰六年癸亥,米芾才三十三岁, 正专学晋人之时, 所以运笔能控引王(献之) 、羊(欣) 。其他诸帖每以奇气掩其古法, 求如此逗露机缄者不多见也。”而大部分论者谓此作从集王《圣教序》出, 如沈鹏《米芾行书简论》说: “其结体与圆劲转折处很像《圣教序》。”此《方圆庵记》刻手陶拯在当时应属于名匠, 其刻工精良, 毕现真迹之神采, 细微之处丝丝入扣, 效果如同作者以笔蘸白垩(e)在漆板上挥写一般,完全表现出元章早期书法如狮子搏象、骏马斫(zhuo)阵般的神韵与气势。遗憾的是, 米芾所书原石久已亡佚。时至今日, 连旧时复刻本也荡然无存。







特 点

《方圆庵记》乃米芾早年作品,尚未得到今人更多的关注,虽然米芾书此碑时尚未形成自己的风貌,不像《蜀素帖》、《苕溪诗帖》那样风格明显,但我认为此碑是楷化特点比较明显的行书作品,其结体与笔法皆由晋人出,尤其是得集王《圣教序》精髓为最。在结字、用笔、章法上是临习行书和米字的很好法帖,是深入学习米字的基础教程。

一、书法结构严谨,中宫紧缩,分布上收紧上与下、左与右之间的距离,使结构产生一种紧密、贴切的视觉效果。书法造型上疏密有致、粗细相宜、刚柔相济、妙趣横生。《方圆庵记》通篇750余字,皆为中宫紧缩之字,给人以法度森严又灵动自然之感。米芾在点画和结体上,“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结字美观大方,深得晋人精髓,又符合现代人中正灵动的审美需求。

二、用笔方圆兼备、丰富多彩。米芾作品的线条整体视觉印象是比较含蓄、温润、遒劲有张力。法度森严,处处有楷书痕迹,在书写的起、转、行、收过程中,处处可见整峻的方笔、流畅的圆笔、轻松的尖笔。尤其是粗重笔画的运用,彰显整幅作品的厚重之感。比如双人旁、三点水、宝盖头等偏旁的加重笔画,“为”、“间”、“无”等字的整体加粗,为《方圆庵记》的一大特征,增加了整体章法的变化和韵律节奏之美。

三、章法自然统一,牵丝映带自然美观、大小错落合理流美、气韵连贯。生辣古拙、稳重大方、熟练妍美、活波自然对立统一。












释文

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

天竺辩才法师以智者教传四十年,学者如归,四方风靡,于是晦者明,窒者通,大小之机,无不遂者,不居其功,不宿其名,乃辞其交游,去其弟子而求于寂寞之滨,得龙井之居以隐焉。南山守一往见之,过龙井泓,登须篁岭,引目周览,以索其居,岌然群峰密围,淴然而不蔽翳,四顾若失,莫知其乡,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于云烟仿佛之间,遂造而揖之。法师引予并席而坐,相见而笑,徐曰:“子胡来?”予曰:“愿有观焉。”法师曰:“子固观矣,而又将奚观?”予笑曰:“然”。法师命予入,由照阁经寂室,指其庵而言曰:“此吾之所以休息乎此也。”窥其制,则圆盖而方址。予谒之曰:“夫释子之寝,或为方丈,或为圆庐,而是庵也,胡为而然哉?”法师曰:“子既得之矣,虽然,试为子言之。夫形而上者,浑沦周遍,非方非圆而能成方圆者也,形而下者,或得于方或得于圆,或兼斯二者而不能无悖者也,大之于天地,近止乎一身,无不然。故天得之则运而无积,地得之则静而无变,是以天圆而地方,人位乎天地之间则手足具二者之形矣。盖宇宙虽大,不离其内;秋毫虽小,待之成体。故凡有貌象声色者,无巨细无古今,皆不能出于方圆之内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虽然,此游方之内者也,至于吾佛亦如之,使吾党祝发以圆其顶,怀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烦恼尽而理体圆,定慧修而德相显也,盖溺于理而不达于事、迷于事而不明于理者,皆不可谓之沙门。先王以制礼乐为衣裳,至于舟车、器械、宫室之为,皆则而象之,故儒者冠圆冠以知天时,履句屨以知地形,盖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谓之真儒矣,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一如向无异观者,其真沙门欤!噫,人之处乎覆载之内,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与其居也,特不然哉?吾所以为是庵也,然则吾直以是为蘧庐尔。若夫以法性之圆事相之方,而规矩一切,则诸法同体而无自位,万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游乎无端之纪,则是庵也为无相之庵,而吾亦将以无所住而住焉。当是时也,子奚往而观乎?”呜呼,理圆也,语方也,吾当忘言与之,以无所观而观之于是,嗒然隐几。予出以法师之说授其门弟子,使记焉。元丰癸亥四月九日慧日峰守一记。

不二作此文成,过予,爱之因书,鹿门居士米元章。陶拯刊。




《上天竺山誌》

此碑与釋守一《上天竺山誌》略有出入,一并罗列:釋守一《上天竺山誌》:天竺辯才法師以智者教傳四十年,學者如歸, 四方風靡,於是晦者明,窒者通,大小之機無不遂者。不居其功,不宿於 名,乃辭其交遊去。其弟子而求於寂寞之濱,得龍井之居以隱焉。南山守 一往見之,過龍泓,登風篁嶺,引目周覽,以索其居。岌然群峰密圍,淴 □□不蔽翳,四顧若失,莫知其鄉。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於煙雲仿 佛之間,遂造而揖之。法師引予並席而坐,相視而笑。徐曰:『子胡來?』 予曰:『願有觀焉。』法師曰:『子固觀矣,而又將奚觀?』予笑曰: 『然。』法師命予入,由照閣經寂室,指其庵而言曰:『此吾佛亦如之。 使吾黨祝髮以圓其頂,壞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煩惱盡而理體圓,定慧修而 德相顯也。蓋溺於理而不達於事,迷於事而不明於理者,皆不可謂之沙門。 以製禮樂為衣裳,至於舟車器械宮室之為,皆則而象之,故儒者冠圓冠, 以知天時,履句屨以知地形。蓋蔽於天而不知人,蔽於人而不知天者,皆 不可謂之真儒矣。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一如向無異觀 者,其真沙門歟。噫!人之處乎覆載之內,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 服,用其器,而於其居也,特不然哉!吾所以為是庵也。然則,吾直以是 為蘧廬爾。若夫以法性之圓事相之,方而規矩,一切則之,所以休息乎此 也。』窺其制則圓蓋而方址。予謁之曰:『夫釋子之寢,或為方丈,或為 圓廬,而是庵也,胡為而然哉?』法師曰:『子既得之矣。雖然,試為子 言之。夫形而上者,渾淪週徧,非方非圓,而能成方圓者也。形而下者, 或得於方,或得於圓,或兼斯二者而不能無悖者也。大至於天地,近止乎 一身,無不然。故天得之,則運而無積;地得之,則靜而無變。是以天圓 而地方。人位乎天地之間,則首足具二者之形矣。蓋宇宙雖大,不離其內, 秋毫雖小,待之成體,故凡有貌象聲色者,無巨細,無古今,皆不能出於 方圓之內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雖然,此遊方之內者也。至於諸法同 體而無目,位萬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遊乎無端之紀,則 是庵也,為無相之庵,而吾亦將以無所住而住焉。當是時也,子奚往而觀 乎?』嗚呼!理圓也,語方也,吾當忘言與之,以無所觀而觀之,於是嗒然隱凡。予出以法師之說,授其門弟子,使記焉。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米芾的书法成就,以行书最为突出,有好多名作流传于世,如《苕溪诗卷》,《蜀素帖》等。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