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多读,强化古诗文领悟能力

 心音 2015-12-29


----例谈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中学阶段,课外阅读极其重要。树大必须根深,课外阅读为学生的课堂阅读创造了智力背景,为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它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滋养是长久的,深刻的,不可小视。如果语文教学仍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考试为中心,不能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则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前景堪忧。
  现今的问题,部分学生不读课外书,部分学生虽然读,但读的是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日本漫画等,真正的经典书读得少,社科类、百科知识类书也读得少,且随意性强,看书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作笔记。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到语文能力,特别是古诗文领悟能力的提升。因此,课外多读,精选细品,这是提升语文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相关课外阅读为例略作分析。

一 阅读《红楼梦》原著,加深领悟

《林黛玉进贾府》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恰当的描写角度,突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特点。宁、荣二府各处陈设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同时,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是正文起头处。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描写笔变化多姿,描写重点突出。

对于这些特点,课堂教学可以达到让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但这种理解是肤浅的。只看冰山一角,毕竟不够。若要举一反三,得到更多的感性理解和积累,要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知识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就必须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阅读全书。

以人物语言个性化特点来说,《林黛玉进贾府》中, 小说这样描写王熙凤在初见黛玉时的说话和表现: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先是赞美黛玉的“标致”,接着又赞美她的“通身气派”,这是由表及里,而又都有落到老祖宗的身上:因这“标致”和“通身气派”,就不应该是老祖宗的外孙女,而应该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这样一来赞美了黛玉,二来奉迎了迎春等“嫡亲孙女”,三来讨好了老祖宗,一箭三雕。

    但就事论事,还是略显拘谨。与此相互映衬的是第三十八回,其中写到贾母等在藕香榭欣赏风景,心里高兴,就说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不小心失脚掉进了水里,没有淹死,救起来头上却崩破了一块,现今鬓角上还有指头大的一个窝。

这个伤疤本不令人愉快,但聪明的凤姐却说出了一般不同凡响的话来: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来了。”

几句话就活脱脱地画出一个凤姐来,极富心机,乖巧聪明,刻意求工,可谓“机关算尽”。无机巧的人,只会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一类干巴巴的套话,像如此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叫贾母听了心里甜丝的话,是只有凤姐才说得出的。

这样比照着看,凤姐这个人物,其语言个性化特点不就更为突出了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读原著费时费力,但很值得。以点带面,失之肤浅;全书体悟,方得精妙。

二  读传记文章,开阔视野

要很好地了解曹雪芹,最好能找些关于曹雪芹的研究书籍,如《曹雪芹传》《大家小书系列——红楼小讲》等,了解有关曹雪芹《红楼梦》的背景知识,有利于课文解读。比如周汝昌的《曹雪芹其人其事》,就有这样的介绍:

我们先从曹雪芹的家世说起,曹雪芹先祖原是汉族,后为满人正白旗包衣,包衣汉语即是家奴。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的奶妈,从曾祖曹玺开始,三代四人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亲信,康熙南巡有四次由曹寅接驾。雍正五年曹雪芹父亲曹頫被撤职抄家,雍正帝骂曹家是“下贱人”。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问世以后即被传抄,不少皇家子弟花几十两白银买来手抄本传读,爱不释手,读后很受感动。

  另外还详细地描述了曹雪芹的不幸遭遇和交友情况:

《红楼梦》第一回就写下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圣叹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在《赠芹圃》中写到“碧水青山曲径遐,薛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敦诚在赠《曹雪芹》中也写有“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诗句。这两位是八王爷的儿子,又是曹雪芹的好友,所写的诗,不必过多解释,即可以看出曹雪芹的性格、爱好和晚年穷困的生活。

课本对作者的注解,较为精练,简短,但也很枯燥。此类书籍,较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窥探作者追求,领悟作者思想品质,激发阅读兴趣。

三 读相关诗词赏析,领悟诗文之妙

《红楼梦诗词赏析》,分析了凝练、深刻、生动的诗歌语言与意境,并延伸到人物性格的表现,情节的关联,读之有益。

选文中有《西江月》一段: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集中地描绘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表现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渲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贾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

 但学生对这种反语的表达,可能会存有疑惑。平常我们所阅读诗歌,多是就词释义,即使有反语修辞,也是有所暗示的,为何这首词字面的贬斥如此之强,却非说是赞扬之辞?若不能参照书中其它诗歌的映衬、象征意味对比分析,很难真正深悟、深信该书的诗歌旨趣。

《红楼梦诗词赏析》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领悟《红楼梦》中诗词的独特指向。如癞头僧嘲甄士隐一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可爱的独生女儿英莲到街上散心,突然走来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破足道士,那癫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说她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甄士隐以为是疯话,转身回去,那疙头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谶语式的诗。
    
后元宵节英莲被拐子偷走,甄士隐夫妇痛不欲生,接着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把一个小康家业烧得一干二净。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急剧地瓦败冰消了。

从癫头和尚口里念出的这几句诗,就是甄家由荣到枯的"谶语"。所谓谶语,是一种神秘的预示吉凶的预言。作者以此诗造成一股悲剧气氛,即使后来写到贾家烈火烹油、穿花著锦的富贵荣华时,也常常有一种悲凉的气息透出来,使人预感到下场不妙。

有了这类诗歌的领悟积累,有了对曹雪芹寄事于诗、寄情于诗、寄人物性格命运于诗的笔法特点的了解,对《西江月》的理解才会更深刻。

 最后,读相关文学理论,体悟“美”的内涵

宝黛相会,是课文选文的核心。宝黛应有浓墨重彩的人物对白才对,但恰恰相反,宝玉的话语,少之又少,“看见多了一个姊妹”,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之后,才说了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再即是问一问读书的情形。林黛玉是客,撇开不谈,贾宝玉凭贾母的宠爱,应该是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的;曹雪芹的笔墨为何如此俭省呢?中心人物为何反受冷落?

再看王熙凤: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三个问题连贯问下,黛玉来得及回答吗? 浓墨重彩,几乎夺了宝黛的风头,为什么?这个妙处,除了要表现其性格之外,还在于,作者要着力展示一种无言之美。少言,情意反而更丰富。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中,非常精辟地分析到这样美学现象。他认为,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有时候言少反而意丰。宝黛没有多少话,句句感情纯真,王熙凤连珠炮一般,反显情虚意假。

正如《论语》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其实很笼统,并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朱先生也作了分析:

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处处都有。一定的文论理念导引之下,方能懂得无言之美,无言之妙。

综上所述,落实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一环。虽有题海困扰,阅读时间缺乏,但依然应尽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多读细析,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使人格与知识同步增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