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用错了的教育方法

 江山携手 2015-12-29
    其实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在想,让孩子更优秀的同时其实要先自己优秀起来。作为80后的家长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这种体会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掀起全国范围的重视教育的热潮了,我记得我那时候就有奥数、程序教学法、还有数不完的各种各样的提高班。在父母的严防死守步步紧逼下一点点的过来。好不容易也为人父为人母了,可是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也摆在自己面前了!

  在中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能够让孩子读书上学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找到好的工作是我们做父母生来的使命。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要背负着这样的重担!我个人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用错了的教育方法。

  要知道每个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会读书写字的,都靠的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要想让孩子优秀那就要先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如果还是用我们父辈对付我们的那一套的话我看是基本没戏!

  家长交流: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用错了的教育方法

  这张照片最近在网上很火,说的是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这些都是美国大学生玩命学习的表现,美国为什么强大?因为他们的教育体制可以迫使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自己给自己动力,自己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动自发的学习气氛才有了以上这张图片。在和儿子同学的几个家长聊天的时候我经常说要让孩子优秀首先就是告诉他们优秀的真正的定义。优秀并不是100%的看成绩,成绩在好心理素质不完善到时候一遇到什么问题就跳楼自杀那怎么行?最近这几年这些事情也不是很少见!所以我对孩子优秀的定义就是掌握各种学科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我们家隔壁邻居张阿姨的孩子就是,原来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后来为了上我们这个区的名校,把房子也卖了,花不少钱买了个学位。可是孩子一上学就发现水土不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家长想尽一切办法都没用,孩子就好像不开窍了一样。

  后来在一次小区聚会上,楼上的刘姐跟我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家孩子在学而思做辅导培训,慧通文府的老师跟她沟通过这些问题,想要让孩子的成绩持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不是让孩子学会解几道题或者是会背诵几篇英文就可以的最关键的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够一通百通。很多做家教的或者做培训的都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让孩子从头到尾把所有市面上能做的习题都做一边能够应付考试就够了,殊不知这样的题海战术一旦遇到新的问题那孩子只能望题兴叹。

  在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后,接下来就需要家长们给孩子安排大量的阅读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我们中国孩子的6倍之多。而中国孩子看的最多的还是书本,和题册!这种巨大差别的产生就注定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将会有所缺失。一想要让孩子优秀,那么就必须让孩子掌握全方面的知识数理化首当其冲的话那么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其他方面的书孩子又看了多少呢?我记得学而思的张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就好像是一颗大树,数理化只是水给他一定的浇灌。而大量的阅读其他方面知识的补充则是阳光和肥料,一棵树的成长不能光浇水还要施肥还要有充分的光照。可是这一点又有多少家庭做到了呢?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爆的帖子是一个家长把孩子的作息时间给公布了,大家看看。

早5点50起床               5点50--6点20--背书+洗漱            6点20-6点35--吃早饭  

6点35-7点05--去学校,(因为较远,路上需要30分钟)       7点10准时到校--有早读时间  

上午四节课--每节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中午11点50放学    中午在学校吃--(中午有作业和背颂)   下午14点20上课--(夏天作息时间)下午四节课,每节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17点放学17点50到家(路远,路上有塞车现象)一般晚上--19点半--21点左右写家庭作业写完作业有一小时自由活动时间,看电视,上网,40分钟洗洗涮涮22点40休息

  一天从早上5点50分起床,到22点40分睡觉,其中只有1小时的时间是给孩子自由活动看电视上网的。在如此填鸭式,高强度,高压力下每天60分钟的自由又怎么能换来优秀的孩子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有很多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各位家长老师可以指导指导!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驱动力。只有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呢?家长在这方面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让孩子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其次,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对孩子的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孩子对所学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既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

   再者,可以利用孩子获得成功的经历来激发兴趣,因为如果有获得成功的经历,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孩子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父母还应加强与孩子感情的交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孩子的学习情况怎样,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孩子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同时也要注意孩子对吸收知识的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孩子学习数学的动机。

   全国现有六千多万独生子女,并不断扩大,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这个社会群体,家长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溺爱型,放纵型,粗暴型。独生子女表现出四弱:从感情上讲是脆弱的,从身体上讲是虚弱的,从思想上讲是懦弱的,从意志上讲是软弱的。因而,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学校的难点和家长的要命点

   家长对子女在生活上百般呵护,包揽一切,滋长了孩子唯我独尊思想,怕吃苦、怕脏、怕累,厌恶劳动,甚至发展到由家长代做值日、出钱雇人做作业,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小皇帝小公主。许多孩子缺乏意志的磨练,精神脆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浪和挫折的考验,缺乏人际间的交往能力,不善于在群体中同别人相处,缺乏尊敬师长的情感和自我克制能力,在家无法无天,在校纪律松弛。

   总之,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首先是使孩子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然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