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能够让孩子读书上学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找到好的工作是我们做父母生来的使命。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要背负着这样的重担!我个人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用错了的教育方法。 要知道每个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会读书写字的,都靠的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要想让孩子优秀那就要先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如果还是用我们父辈对付我们的那一套的话我看是基本没戏! 这张照片最近在网上很火,说的是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这些都是美国大学生玩命学习的表现,美国为什么强大?因为他们的教育体制可以迫使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自己给自己动力,自己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动自发的学习气氛才有了以上这张图片。在和儿子同学的几个家长聊天的时候我经常说要让孩子优秀首先就是告诉他们优秀的真正的定义。优秀并不是100%的看成绩,成绩在好心理素质不完善到时候一遇到什么问题就跳楼自杀那怎么行?最近这几年这些事情也不是很少见!所以我对孩子优秀的定义就是掌握各种学科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我们家隔壁邻居张阿姨的孩子就是,原来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后来为了上我们这个区的名校,把房子也卖了,花不少钱买了个学位。可是孩子一上学就发现水土不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家长想尽一切办法都没用,孩子就好像不开窍了一样。 后来在一次小区聚会上,楼上的刘姐跟我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家孩子在学而思做辅导培训,慧通文府的老师跟她沟通过这些问题,想要让孩子的成绩持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不是让孩子学会解几道题或者是会背诵几篇英文就可以的最关键的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够一通百通。很多做家教的或者做培训的都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让孩子从头到尾把所有市面上能做的习题都做一边能够应付考试就够了,殊不知这样的题海战术一旦遇到新的问题那孩子只能望题兴叹。 在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后,接下来就需要家长们给孩子安排大量的阅读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我们中国孩子的6倍之多。而中国孩子看的最多的还是书本,和题册!这种巨大差别的产生就注定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将会有所缺失。一想要让孩子优秀,那么就必须让孩子掌握全方面的知识数理化首当其冲的话那么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其他方面的书孩子又看了多少呢?我记得学而思的张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就好像是一颗大树,数理化只是水给他一定的浇灌。而大量的阅读其他方面知识的补充则是阳光和肥料,一棵树的成长不能光浇水还要施肥还要有充分的光照。可是这一点又有多少家庭做到了呢?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爆的帖子是一个家长把孩子的作息时间给公布了,大家看看。 早5点50起床 6点35-7点05--去学校,(因为较远,路上需要30分钟) 上午四节课--每节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一天从早上5点50分起床,到22点40分睡觉,其中只有1小时的时间是给孩子自由活动看电视上网的。在如此填鸭式,高强度,高压力下每天60分钟的自由又怎么能换来优秀的孩子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有很多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各位家长老师可以指导指导!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驱动力。只有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呢?家长在这方面又应该怎么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