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 | 尺八浅谈及台湾山城老师北京尺八教授记

 灵石水华 2015-12-30
芒鞋破钵,一蓑烟雨;明头暗头,老禅作略。十字街头谁氏曲,少林门下没知音。尺八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乐器,却失传在中国的历史长河,而当年东流日本,尺八却蓬勃发展。2015年12月12日,国际尺八研修馆师范,来自台湾的山城(王锦德)老师在北京尺八爱好者的邀请下莅临教授尺八,历时六天,收获颇丰。今整理文献,作文以记之。

文/灼卿



尺八浅谈


尺八——当前日本流行于国际上之乐器,五孔竹制,似于箫,相传唐宋之时由中国传入日本,今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任保存唐代传去的八支唐式尺八(六孔)。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之尺八,并经当时日本遣唐僧东传,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古味。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正仓院保留的唐代尺八

尺八于古代和佛教普化禅宗(临济宗)密切相关,有“一音成佛”之说。普化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之高僧,师事马祖道之门人,密受真诀,其游化镇州(今石家庄一带),出言佯狂,见人即摇铎高唱:'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此人居无定所,夜伏冢间,昼行街市,时而歌舞,时而悲号,世人看来,实为疯癫不羁者。当时河南府居士张伯仰慕其高德,神往铎音之美妙。欲求普化收为弟子,却因普化“不收弟子也”,而遭拒绝。时因张伯素善笛艺,于是削竹制笛,仿铎音,吹曲取名曰《虚铎》。

普化和尚

与禅有缘,《虚铎》遂成张伯传家之宝,传授十六代。据日本的史书记载,此曲宋代传张参。日本心地觉心入宋六年,后半年于护国王仁寺遇高僧无门慧开及吹尺八之同门居士张参,其听《虚铎》而仰慕,亦习之。公元1254年3月,觉心到护国王仁寺向慧开告回乡之意,无门把达摩、寒山、拾得共三帧像赞送予他。1254年6月初,心地觉心带上张参的徒弟法普、宗恕、国作、理正四位居士同船返日,在纪州由良创建兴国寺(原称西方寺),于山内建普化庵,又称广化庵,是为日本普化宗之滥觞,现今该地仍称为普化谷,或风化谷。其后,该宗以金先派、寄竹派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为主。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箫禅”,其托钵僧行脚全国,弘扬“明暗尺八”。

普化宗并无依据之经典,仅以“虚无吹断”为禅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断尽烦恼,了悟虚无之境地。这也切合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说。至镰仓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渐混入寄竹派。江户时代,此宗已呈现浪人集团之型态;其时,幕府常以彼等作密侦,给予种种特权,并为之建立铃法寺,由是权势日张,弊端迭起。德川中期以后复衍生诸多流派,弊害更甚。

而尺八真正在佛教中得到运用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的江户时代,这一时期并非用于艺术音乐,而是作为法器,为法要活动之一部分,用于吹禅以及托钵。同时兼具护身之用发武器。普化宗最盛时期约有120座虚无僧寺,十多种流派。故尺八曲都附有浓郁的佛教意为,且较多为一些沉思缅想的气氛之乐,其中流传下来的曲子,相传唐代张伯作《虚铎》曲既是典型代表。尺八与筝,三味线或胡弓等合奏的音乐样式在17世纪中叶已然形成,如《丝竹初心集》(1664)中记载三种乐器之合奏,后来这三种乐器被称为“三曲”。此类乐器合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十分活跃,逐渐形成后来室内乐之传统。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断特权优遇,至明治四年(1871)该宗更被废止,宗徒多被编入民籍。后于明治二十一年,该宗宗徒会合,致力复兴,遂获准再兴伽蓝,而于东福寺山内善慧院成立明暗教会,于由良兴国寺成立普化教会,于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灯教会,并恢复虚无僧之行脚。其后随着普化宗,虚无僧之废除,尺八逐渐走向百姓。不是僧人亦可学习尺八。

在后来发展的流派当中,“琴古流”和“都山流”都是较大流派。'琴古流'是古典尺八与宫廷音乐的结合产物。其特点华丽,抑扬顿挫,类似中国的工笔画。近代,随着西方音乐流入东方,产生了以中尾都山的'都山流',其特点是吸纳了西方乐器科学之演奏方法,保留了古典尺八之特色,多为演奏民谣和现代音乐。

现代尺八

而各流派又衍生不同老师为代表的流派,其中“国际尺八研修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流派之一,其脱胎于琴古流,又加有福田兰童为代表的现代曲目。而尺八在作为中国历史上记载东流日本的乐器,而于中国大多也只出现在一些文字历史记载,其大概于宋末由于战乱等原因,逐渐被笛箫取代,以至于失传。(注:如今的中国南音尺八和真正意义上的尺八并不是一个概念,国际流行的尺八有系统的传承,很多实物和记载都是可考的,所用的记谱方式也如敦煌出土的假名乐谱相似,而南音尺八缺乏系统传统,很有可能只是后人附会加上去的,仅个人见解)

神崎宪先生

而尺八的回流中国也只是近年在日本“尺八溯源团”来杭州护国王仁寺遗址举行寻根认祖活动而展开的。琴古流贵风会师范神崎宪先生随团而来,受到这次活动的触动,2000年,神崎宪老师决定来中国教授尺八,让这一项古老乐器回归故乡。老师孜孜不倦,传承十五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不幸的是,老师多年积劳成疾,于2015年2月15日在大阪仙逝,这是国际尺八界的损失,也是尺八回流中国的巨大损失。

而可喜的是,在近年中,又慢慢有其他老师将尺八回流中国,如三桥贵风老师,冢本平八郎老师,以及台湾的山城老师,香港的竹风老师等,每年都会不定期来来大陆教授尺八,让千年的尺八音源传承。



台湾山城老师
北京尺八教授记


受北京地区尺八爱好者邀请,国际尺八研修馆师范,来自台湾的山城(王锦德)老师于12月12日来京教授尺八。

山城老师是国际尺八研修馆师范,本曲、现代曲师事<国际尺八研修馆>_柿堺香老师,民谣尺八师事<米谷尺八学院> -米谷和修老师,明暗古曲师事 <普化宗谷派>-野入虚慧老师。是目前华人尺八界品级较高的师范(国际馆基本级别分“初传”、“中传”、“奥传”、“皆传”山城老师可授予学员国际尺八研修馆“皆传”品级),近年来活跃于两岸和世界各地做尺八交流活动。


2013年结在中国音乐学院结识山城老师,老师给人第一印象朴实而富有学者之气,话不多,却经常一语中的。虽尺八早期于佛教禅宗相关,但在和老师学习的几年中,老师教学亦却很少提及所谓“禅门”、“尺八修行”之类话语。所言所行实际不浮夸,做交流活动也从来不会用尺八所带的宗教神秘性而故弄玄虚,博取寡名,为实实在在吹尺八者。

古人言“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想尺八之研习也并非所谓“继往圣子绝学”,弘扬唐风宋俗之类话头;人亦人,尺八亦物,往返复来,皆为人心,人有心而驭于物者,非物而明天下之浮夸,如此,既是为沽名钓誉,江湖骗子之流。


非常感谢山城老师的不辞辛劳,也感谢外地赶来的朋友,记得最后送别时,我们也不自觉的吹起李叔同之《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劳歌一曲,红叶青山,日暮酒醒,满天风雨下西楼。有此今日,落日亦非天涯,只待明年春日时,期待再聚。


欢迎参加北京尺八共修
北京尺八共修是在北京尺八爱好者的推动下,结合“一羽传统文化”为平台,每周进行一次的尺八共修分享学习。

尺八共修的初衷就是为北京尺八爱好者建立交流的平台,大家来吹吹,聊聊。每周一歌。

由“一羽传统文化””牵头,每周固定时间,找一个环境优雅的茶馆,互相交流学习,每人分摊少量茶水费即可。

希望尺八共修交流平台为推动中国尺八发展尽一份力,希望尺八的种子回到中国,生根,发芽。


时间:每周日晚上七点
地点:广济中医医院正南门左茶室

茶水费:30元/人

微信报名:18211026417

本文为音元原创独家,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参考: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日本音乐大事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