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T】王小工: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小白不识丁 2015-12-30

一部世界教育发展历史生动的表明,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会在审视传统教育的同时,进行许多新的思考,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也就需要有人给出回答。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的教育也正处于转型期。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出这么多需要回答的教育问题。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考验。——陶西平


关于我们和我们的实践案例

BIAD6A6工作室+BIAD】教育建筑研究中心,作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化设计研究团队,在研习和继承BIAD已有的教育建筑设计经验和成果基础上,通过近二十年的工程实践,专注于基础教育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专向化研究和探索。


蚌埠二中新校区


这些年来,我们用心积累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之中既包括全国各地知名老校的新建校区设计和更新扩建工程,如:温家宝总理亲笔题写“以爱育爱”享誉全国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区,京剧大师梅兰芳出任名誉校长、在艺术界享有盛誉的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江淮名校蚌埠二中新校区(江淮中学),中国最早的公立中学、钱学森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新建教学楼改扩建工程等等;也有秉持创新教学理念的国际学校建设,如:北京芳草地小学北四环国际校区、清华附中广华新城国际学校、清华附中/北京华盛顿国际学校项目等等;更有为灾后新区重建的新校园,如:汶川地震灾后心系全球华人爱心奉献的新北川中学、全国特殊党费援建的新北川七一高级职业中学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第一个启动援建的四川安县河清博爱中心小学等等。

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


这些学校因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的不同,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理念、办学特点,对学校的建设也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特殊需求与文化传承。正是设计工作中我们有幸与诸多这些一线的教育家\长教师们的沟通交流中,不断积累和提升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这也促使我们更广泛地去深入思考校园的本质、创作的初衷和设计的着眼点!


三个不同类型的校园规划设计

首先以三个不同类型的校园规划设计来概括谈一谈我们对不同校园项目的设计感想。

1.既有校园的整体改扩建规划设计

案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

在校园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本案侧重依据学校未来管理发展的总体构想对既有校园进行整体规划的梳理、保留和重构;校园规划骨架的合理延续体现着校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一片混沌与无序的空间中开始寻觅,对未来校园环境的思考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并通过对北京师大附中校园历史的传承与梳理建立起校园文化景观的新格调和秩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城市中心区高密度校园的规划

案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本部)新校区

学校,尤其是小学校园,应当是学习和嬉戏并重的场所。因此,即便用地十分有限,我们也在基地环境中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树木和布局完整的民居院落,并试图形成不同时代文化历史价值校园空间的融通,最终期待的是促成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交融与沟通。同时,希望建筑能兼顾体现城市历史地段空间肌理和面向未来小学校园的身份特征,并以孩子的心态和视角来把握其形态和色彩。因此,我们在符合地段总体城市基调的建筑中加入明快跳跃的色彩,将其称之为“灰白间的跳跃”。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本部)新校区


3.超大规模尺度新建校园规划设计

案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新北川中学

本案从城市规划的层面思考校园规划,使得新北川中学校园总体规划和单体布局能够尊重和呼应北川新城的城市总体规划,并探索学校资源与社会(社区)共享的可能性,以及校园开阔空间在城市抗灾中作为避难场所利用的可能性。新北川中学的运营规模定位是5200名学生的完全寄宿制中学(超大规模),它既不同于一般规模走读式的全日制中学,又不同于同等规模的大专与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我们亦针对超大规模尺度新建校园的特点,研究新北川中学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和行为模式,规划中重点关注三个层面的问题:(1)集中定点时段不同分区地点大量人流的迁移,集中简洁动线的满足;(2)普通课间时段各教学组团学生就地活动空间的消纳能力;(3)不同年级组团空间的层级划分和归属感的营造。在具体设计中,我们重视功能空间的细节设计,这些细节处理往往与未来学校师生的日常使用关系紧密,同时也与学校运营中如何贯彻学校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在对建筑整体风格的把握上,秉持平实朴素、明朗向上的原则,营造出让同学们静心读书的校园氛围。

新北川中学


北京育翔小学分校


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



对当前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工作室团队在反思总结这些年来基础教育建筑的创作实践时,也时常问自己:怎样的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办学需求和发展?


1.对当前基础教育理念变革的认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是一所学校成功的核心

中国需要和呼唤着教育家办学。这些让人们从内心无比敬重的教育家们,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顶梁柱,多年来开拓进取、鞠躬尽瘁,引领与推动着一所所学校不断发展和奋进,毕生的最大心愿莫过于办好一所学校。陶西平先生在《校长的思路学校的出路》(李金初先生著)一书的序言中谈及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建设诸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教育家时用了四个“敬重”——他们的胸襟值得我们敬重;他们的胆识值得我们敬重;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敬重;他们的情意值得我们敬重。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着丰富的办学经历和思想,在办学中实践着“以爱育爱”的博大胸怀。因此,我们的每一个校园规划设计都是从与这些教育家心与心的沟通与对话开始的。从1998年第一次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刘沪校长沟通附中校园的整体改扩建规划设计开始,到2003年与北京实验二小李烈校长探讨二小新的本部建设,以及后来有幸与诸多名家校长一起深入探讨研究不同校园的建设需求。正是伴随着这样的沟通和对话承启着我们对教育和教育建筑的认识、实践和成长。

20123月,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杨福家校长带队,笔者随国务院参事室对美国东部的十余所著名的大学、学院及中学进行了专项考察。考察时在与这些著名学府师生交流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他们内心所自然流露出的对学校由衷的感激和爱。这种情感不仅贯穿于他们在校学业的过程中,而且将伴随着他们走入社会乃至一生。从回忆自己人生成长经历时对母校北京师大附中老师无比感怀的钱学森,到谈及学习生活时对自己母校充满自豪和感激的美国文理名校学生,为什么校园生活在他们的一生中占据着如此深刻的印迹?因为这里塑造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笔者联想起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所言“一切人类的学识和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服务。”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否可以定义成: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如何生活和成长的乐园呢?!


2.教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需要从整体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工程

结合这些年的创作实践、科研课题,参与承担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修编以及为5.12汶川地震灾后校园重建所进行的调研工作,设计团队先后走访和调研了大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其中也包含了与我们文化背景参照性较强的台湾地区和日本的一些学校。在学校建筑的创作实践中,在关注教育的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我们反思着基础教育建设现状中的不足和局限。

这些年国家的发展和各级部门通过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基础教育现状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就国家基础教育现状的整体建设而言,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差距依然是明显的。原因除了经济发达与落后导致硬件设施的投入差距外,教育理念的巨大差距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因素和环节控制上的不足是其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种差距使得我们对于每个具体项目结果的把控变得不确定,同样的资金投入下也因操作和控制过程中若干因素的不同与不确定,而使得项目最终的实施水准差异巨大。

校园规划建设实践中亟待把现有各个环节的资源和管理做进一步的系统规范与整合。台湾19999.21地震灾后校园重建(新校园运动)的实践也说明了在教育资源(重)建设中,整体系统完善的管理和控制对于提升校园建筑的整体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相关各级部门值得共同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此,笔者在参与由教育部组织的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的评审中,特别建议总则中加入以下的内容:应鼓励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从一开始就在与学校建设运营和设施配备等相关的各方人员之间建立起充分交流的沟通机制,努力形成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在操作模式上保证各个相关因素间形成彼此的协调与衔接。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政府作为绝大多数项目的投资主体,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管理运营中专业与非专业间的矛盾与冲突;不同“婆婆”管与不管的前提是要有专业化角色意识;设计先行,对于规划设计部门的选择亦应把握这一点!另外,应当避免校园建设作为各地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导致操作过程演变成一场政治目标(政府形象工程)、最终成为赶工、赶进度与设计建设品质间的角力!

甲方和建设主管方的重视对于保证建筑规划设计建造过程中步骤和周期的合理性非常重要,特别强调重视和鼓励设计人员在着手学校规划设计工作前对所要设计学校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和日常管理使用模式的了解和挖掘。


3.教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需要软硬件默契配合的工程

成功的校园环境应该从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因此在校园规划设计时,我们对于那些单纯追求表达的纪念碑式的建筑形式,通常表示出审慎的拒绝;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老师和学生教与学行为模式本身的了解探讨,以及相应的对建筑空间场所的需求上,这种需求包含着功能和精神心理上的不同层面。

我们认为,单纯的校园高水平硬件条件≠高水平的教育水准。在当今充满挑战的社会发展新背景下,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应与教育实践理念的发展在一种共生的形式下相互结合推进。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的目的就是希望建成的校园硬件设施与经营管理校园的软件之间能够形成默契;从而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利于其自身学习和整个学校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成长环境。


4.关于学校建设标准与非标准问题——学校特色的体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流派和教育模式,多种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都使得今天的教育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设施建设面对的是诸多不尽相同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然而,大量新建学校建设设计实践中,往往首先面对的是一份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学条件标准任务书和不负责未来学校运营与管理的各级教育基建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未来建成的学校是否符合待定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硬件的空间功能设置是否与未来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相匹配,这些都不得而知。相关部门主管是主而不管,设计人员则是无的放矢地做设计。这也难怪许多新学校在进驻之后不久便要“二次更新”了。

回眸反思,面对这些年来中国教育的巨大变化和发展,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流派和教育模式、多种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用统一的“标准”对应办学差异上的“非标”,这样的“标准”是否还“准”?教育资源设置的合理与否只有建立在教学设施、设计理念与每一个不同的办学个体差异相匹配的前提下,教育资源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学校规划设计不是若干标准指标下功能房间的罗列。校园规划设计的标准亦应及时调整和对接教育一线特色教与学模式的转变需求;建议教委、发改委等各级主管部门对规划设计中办学标准灵活把握(即使是投资总量掌控下部分标准的灵活掌控),以适应不同学校建设的实际需求。

未来教育和国际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应满足特色教学与特色教学空间的需求。20141214日,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2015)年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提出一个革命性的教育变革,就是从线性的教育体制转变为一个定制化的教育模式。


5.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关注点——交流与沟通空间的创造

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关注点:应当首先放在如何充分表达和挖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承上;放在如何平衡好教育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建设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相契合上;放在如何建立和促成师生与校园环境文化之间形成情感互动和谐共生上。建筑空间环境作为人们行为的载体,两者之间能否形成“对话”就理应成为设计中追求的核心目标,理应成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核心关注点。而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塑造和改变则来源于在校期间老师和同学彼此之间学习、生活全方位沟通交流的成长中。在与美国学院排名第一的Williams College校方师生沟通时,我问Adam F. Falk先生:在设计建造一所学校时,什么是你最看重的?他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地回答:鼓励师生随时随地交流与沟通的设计!


6.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学校仅仅在大的规划功能格局上的成功只能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校园设计很多方面表现在许许多多的细节处理上。这些年来对校园不同环节、细节处理的积累和关注,应该是工作室作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团队最大的心得和收获之一。无论是平面功能空间布局,抑或是材料安全构造,细节的处理往往与师生日常使用紧密相连。细节处理不仅体现着设计中对建筑完整度的把控能力,更表达着设计者对学校师生的人文关怀。

以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普通教学单元的设计为例,教室不仅仅是学习场所,同时又是学生的生活场所。虽然不同学年学生的教室规划有所不同,但教室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空间的确是一个学校建筑中最核心重要的单元。这如同在一个酒店的设计中,客房的设计是酒店设计的核心单元一样。这一点是与许多校长探讨沟通设计时大家的共同感受。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关注比较一下他们在普通教室上的建设和使用管理状况,便可见倪端。

清华附中广华国际校区教学单元轴测

普通教室单元空间功能复合的回归和延伸,令其承载了不同功能的使用需求:授课空间、自我学习空间、多媒体视听、分小组团队的活动空间、整理内务的空间(用水空间:清洁、饮水、洗手、杂物储藏等)、进餐空间(中餐)、教师办公角(供教师用的桌子和柜子)、教材角和小型读书角(相对独立和安静的小空间)、学生自我的贮藏柜、班级文化的宣传与展示空间、有归属感的教室单元附属延伸活动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

目前核心教学单元的设计趋势是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的空间转换: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室墙体,实现大空间、大教室、大课堂的空间定义和角色转变,以多功能公共空间的附加值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以色彩的丰富赢得学生的喜欢,有助于实现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并利用可调节变化的教学延伸空间,不同的教室组成的教学单元可分可合。适用于分班教学和合班教学。不同年龄间的学生可以形成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己。


7.宿舍生活单元的教育功能——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生的宿舍和食堂不仅仅只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住宿学院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的成长将非常有利。如美国SMITH COLLEGE的学生宿舍:首层的公共性(自习厅,公共花园,公共起居厅)。我们在新北川中学、蚌埠二中、肥东一中等校园的学生宿舍设计时,拒绝学生宿舍设计的宾馆化思想,使住宿校园学生间难忘的集体生活场所成为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成长”的宝贵课堂。


8.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的体现与校园建筑的永续更新发展

校园的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的设计本身包含了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建筑本身在有效使用周期内可持续性的节能低碳技术应用——绿色建筑;更为有意义的是学校教育理念中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手段——绿色生活。对于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的设计应用可采用可视化的手段;我们主张选择的技术和概念一定要以适合国内及地域技术经济发展现状的成熟做法为前提,否则有时会事与愿违。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首先强调对地域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特征的适应与利用是最根本的绿色与环保的体现。

在校园建筑的永续更新发展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按照我们国家对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年限的标准,现存正在使用的中小学校在其原有设计的建筑结构安全使用年限内许多都面临更新、局部重建或改建、扩建和重新利用等问题。在校园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建筑师往往面对的是如何在既有的环境因素来开始自己对未来的思考这一问题。在一片混沌与旧有的空间中开始寻觅,逐渐对未来校园环境的思考变得明朗起来,并建立起新的秩序。在校园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依据学校未来管理发展的总体构想对既有校园进行整体规划的梳理、保清华附中广华国际校区教学单元轴侧留和重生,同样体现着校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见缝插针式的校园改扩建。这一理念在我们设计的北师大附中的校园整体更新改扩建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9.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建设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是与校园文化营建相结合的。在强调校园文化营建艺术性的同时,我们更主张对学校本身个性文化的挖掘与历史传承,避免校园文化强迫式放之四海皆准的口号式表达。例如,北京师大附中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新北川中学的爱心铭记;北京实验二小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熏陶和“以爱育爱”教育;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对校本部与兰州地域文化的结合;蚌埠二中李新义校长提出的共同家园……

在校园文化的个性营建中,应鼓励促成本校师生参与的互动思想。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同一个家的营造,不应是一挥而就的快餐展示,而是主人自己在时间岁月和情感的积蓄中注入灵魂和格调的结果。


10.从更广泛的角度思考学校建设

1)校园设施资源的社区化共享及在地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拓展

这些年来团队规划设计的基础教育校园项目类型,从核心城市的各类名校延伸至一些偏远地区公益类组织投资的乡村基点校。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尽快打破校园全天候的围墙式管理模式。

如何有效地加快校园设施资源社会化共享,进一步拓宽学校在更广泛的社区和整个社会中扮演角色的问题值得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对于本身就缺乏教育文化建设和规划的广大村乡镇地区进行整合

时,更亟待把学校的社会公用、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与共享角色定位更加明确地提出并推进,让校园成为地区(社区)居民的文化精神家园和参与自我终身教育的开放场所,使得建设维护校园的巨大社会投入发

挥更大的功效。

2)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解决目前教育问题

从“能上学”到了“上好学”这个问题上,中国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国务院参事汤敏博士在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期间接受凤凰网教育专访时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移动互联网技术会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大胆畅想一下,如果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模式,中国教育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教育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核心是什么呢?在每一次大的革命到来时会产生巨大的机会和变革,我们现在的教育领域同样是这样。教育领域是所有领域的基础,因为所有这些新的革命都要靠人去做,人就靠教育来做,所以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目前这种跨越时空的互联网互动教育,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慕课时代”还是“可汗学院”,面对中国教育的现在,思考中国教育的未来,无论是校园建设的理念还是对教育本身的认知,我们都需要跨越式的追赶与开拓!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建设和经营好一所可以百年树人的校园不是朝夕之事,其间一定浸润着育人者爱心与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时至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理应从更高更深的层面来思考和把握两者的关系。校园的改造与建设,无论是从资金注入还是建设周期上讲都是一个持续投入和发展的过程。长期有计划地总结、研究,甚至预测学校建设发展的方向来适应和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做校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尊重昨天的历史,考虑今天近期的急需,亦要思考明天发展的方向与可能。否则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下,今天思考的不足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将很快成为明天使用上的遗憾。

对于基础教育建筑设计专业化的探索与实践,【BIAD6A6工作室将始终是一个期待成长的设计团队。这种成长的动力之源不仅来自于团队自身工作中的孜孜以求,不仅来自于设计过程中对自己学生时代绵绵不绝追忆的喜悦和回味,更来自于工作中与许多让人们从内心无比敬重的教育家们在沟通探讨一个个校园建设中对爱、对教育的感悟。

“做人第一,修业第二”。面对未来,真正的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我们始终的心愿:一起努力,为下一代建一所好学校!


作者简介


王小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BIAD教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司直属BIAD 6A6建筑工作室主任兼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北京市教委基建处学校建筑规划设计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主要参编者之一;著名中小学教育建筑规划设计专家;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主持完成大量业界较有影响的工程实践项目,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新北川中学、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北京实验二小本部等近50所不同类型的校园建筑,获得包括中国建筑创作设计奖(银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