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喝茶

 余近山 2015-12-30



古人喝茶,十分注重环境。如在室内,则需贤居雅室,窗明几净;如在野外,则择荗林修竹曲径通幽之处。


亦有人说,喝茶当在江村,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亦有人说极雅之事,乃以雪水煎茶,会临无声落雪,拥袅袅飞花,任心醉神融。


还有人向往龙井问茶,在景色宜人群山覆翠的清幽处听典听故,再一杯一品。现代人生活匆匆忙忙,对以上这些场景,只限于传说而已。


有感于此,我一直想做一款茶台,足不出户,即可让人进入这样一种让人放松的自然坏境之中。我喜欢书法,是那种重欣赏而少写的人,偶尔临一下《兰亭序》,有时在想,对里面所说的荗林修竹、清流激湍、崇山峻领、曲水流觞的场景甚为向往,这“流觞”变为“流茗”,岂不妙哉!


于是,历经半年有余,我做了这一款茶台,配上我个人订制的一些手工茶杯,希望都市中勿忙的你,常来坐坐。





茶台创意灵感来源于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在此文中记述了一个古人在郊游集会时进行的一个游戏“流觞曲水”。




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王羲之等人在浙江会稽山山阴兰亭这么一个地方举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一个游戏活动,即“流觞曲水”。


当时有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将斟酒的羽觞(有耳朵的杯子)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此茶台设有一水槽,利用水泵使水槽中的水循环流动,用水流来传递茶水给远端的客人,这样便将文献记载中的场景再现到了一个桌面上。





此文转载自曲水流茗原创【船木居】陈大交先生,在此套茶台设计上我们会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大家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