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临帖么?

 偷闲翁 2018-04-19

古人学书法,当然临帖,而且临帖比我们今人还要勤奋。

每当劝别人贴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反问:你们都讲守旧,不讲创新,那王羲之临谁的帖了?

每当遇到这类人,只能感叹其无知,并不能说些什么。

古人写字为什么不临帖呢?难道我们现在学硬笔字就不用临帖了吗?

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只是在工具上,方法上并没有变。

相传是王羲之临钟繇的墓田丙舍帖。改变了钟繇原有的风格,算是一次意临。

褚遂良临王羲之长风帖,笔法比二王相对温润柔和。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

董其昌临颜真卿蔡明选贴。

此三位古人代表了三个时期的顶峰书法水平,他们不但临帖,而且临的很有特色,并不照搬原帖。

临帖未必能成书法家,但是不临帖肯定是写不了书法的。

如果古人不临帖,那么为什么会有拓片这个东西呢?

为什么西安碑林里边的碑很多都是残碑呢?

不外乎有三,第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风化腐蚀而至。

第二是因为拓片的人太多了,随着历史推移,硬生生用布包把石头表面刻字砸的有了很多模糊不清痕迹。

第三是因为拓片的人,想卖个好价钱,想做孤品,绝本,所以每拓完一张纸,就开始破坏原碑一块一角。

王铎曾经说过,自己在家里四周刻了石碑,如果后人贫苦不堪,可以做拓片来卖,可保果腹。

古代文人都是学习写字的,尤其是科考的人不临帖不写字是没法考上的。董其昌和文征明都是因为字不好而吃过科考的亏。

文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是没人去看的。

古代文人都想做官都向往科举,所以肯定是会临帖练字的,而且会依照考官的爱好练习。

《兰亭序》高效套装

王羲之《兰亭序百字卡

+翁志飞著《兰亭序临本三种》

两本合计 98元/套 包邮

偏远地区除外

▼点击下图小程序购买

书法思考官方商城 王羲之《兰亭序》精选百字卡片+冯承素摹本·翁志飞临本·唐摹黄绢本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