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溯历史记录中的那达慕(图)

 侗乡人1961 2015-12-30

追溯历史记录中的那达慕(图)

追溯历史记录中的那达慕(图)

那达慕

《阿拉善风俗志》所载"乌日森耐亦日"一节,对三项游艺的记叙描绘,鲜明生动,颇具文学色彩,兹概述如下:

乾隆年间,阿拉善第三代王爷罗布桑多尔济娶清朝的公主为福晋,成为显赫的亲王。为庆大喜,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盛会,这是和硕特蒙古来阿拉善的第一次盛会,这次盛会根据成吉思汗常与子孙们聚会游乐的传统,亦沿袭古风,命名为"乌日森耐亦日"。

盛会聚集牧人成千上万,搭毡包百顶,全旗八个苏木的百姓及旗衙门的协理,管旗章京等官员全部启动,承担任务,以苏木为单位组织三项游艺训练,从几百对摔跤手和数百弓箭手中选出三十二名跤手、一百二十名射手以及从几百匹公马中选出八十匹快马参赛。

大会前日,王爷仕宦齐聚向地方神灵祭洒马奶祈福。吟唱马奶酒祝词。翌日晨正式举行"大乌日森耐亦日"喜庆仪式,王爷、福晋端坐帐殿中接受旗官员之祝福,由十六名歌手和琴手向王爷、福晋奏乐献歌,其歌为带有宫廷色彩的《辽阔的阿拉善》、《多福》、《十善佛爷》、《造化之福》、《政教》等八首古 典乐歌。官员们行叩首礼,献"九九"礼品。同时,寺庙、嘎的僧俗人众亦分别举行贺喜仪式。

庆典结束后,举行好汉三艺比赛。第一,赛公马,八十匹快马三十名列入名次,对冠马吟诵公马祝词予以祝福,授九种奖品,其余各有不同赏赉第二,骑射比赛,按规则每人驰射三次,视九靶射中多寡排出名次,对冠军赏九种奖品,二、三名各有不等赏赐,并吟《弓箭手赞》。第三、无坎肩摔跤(详后文),决出冠军后,冠军特赏大绵羯羊等九种奖品。结束后,王爷向苏木、巴嘎、寺庙等机构赐白酒、绵羊,僧俗人众各回篷帐饮酒作乐。

"小乌日森耐亦日"同样举行三项游艺活动,即骟马驰赛、喇嘛的骑射和无坎肩摔跤,其规则与上同,最后以白须老人演摔跤结束。

以上便是"乌日森耐亦日"盛典的全部过程,名称虽不语"那达幕",但却全面生动地反映了早期蒙古族完善形式的那慕庆典的盛况,并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