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是如何组织学术会议的?——以ESEE 2015为例

 昵称2530266 2015-12-30

国外是如何组织学术会议的?

——以ESEE 2015为例


来源:作者投稿 作者:邵庆龙 编辑:学妹


1.会议背景介绍


2015年6月28日至7月5日,国际生态经济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主办的第11届生态经济学国际大会(The 11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简称ESEE 2015)在英国利兹大学隆重举行1^。此次年会的主题定为“转型”(Transformations),尝试在理论层面解决社会在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领域:后增长时期经济学(Post-growth economics)、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质量(Natural resource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发展、消费与幸福感(Development, consumption and well-being)、权力、政治、制度与转型中的现实问题(Power, politics, institutions and the reality of achieving change)、新商业模式与人类行为(New business models and understandings of human behaviour)、理论、方法与实践(Theory, methods and practice)、以及特殊议题(Special Sessions),它包括绿色经济、传统与非传统货币政策、卡尔?波兰尼研究等。所有议题都是由研究者(主要包括博士、博后和青年学者)发起的,只要通过社交手段(如邮箱、脸书等)召集足够的人数,就可以在会议中设定这—议题,充分尊重了与会者的自主权。




值得一提的,会议方还专门制作了会议软件(Conference App),可让参会者方便地在手机和电脑上进行下载并提供最新信息。里面的模块主要包括会议背景(Conference Overview)、主要演讲人(Keynote Speakers)、个人参会议程(My Schedule)、参会人员名录(Delegates)等信息,甚至还提供了利兹市的旅游导览和就医信息,十分的人性化。这种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会议的方式的确值得借鉴。此次大会致力于通过口头演讲、海报、专家授课以及其他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如餐饮和晚上酒吧聚会时间的交流),传播和交流生态经济学的各项议题。笔者有幸作为少数几位亚洲参会学生的代表,全程参与了会议,颇有感触,故写下来交与读者评鉴。


2.会前暑期学校


在正式会议之前,组织方提供了三天的免费的暑期学校(Pre-conference Summer School)。通过筛选来自不同国家的三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后,围绕着“转型”这一主题进行集中的讲演和学习。来自亚洲的只有两位印度博士、一位韩国博士和笔者,美国、加拿大和澳洲也有同学参加,可见会议方考虑到了国籍差异的平衡。由于会议有约三百人参加,对于暑期学校学生的选拔较为严格,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递交两份申请:一是基本信息表格,包括一千字的项目陈述Project Statement),表达暑期学校与自身研究的关系、对自己学术有哪些帮助、以及自己所在机构如何通过此次暑期学校与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建立长期学术联系,并在最后附上导师的签字。第二是自荐信(Cover Letter)。申请者需要陈述自己应该被选中参加暑期学校的理由,还可以申请hard-ship funds,对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或者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提供资金上的帮助。依照笔者的个人经验,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在欧洲学术项目的各方各面。著名的伊拉斯莫斯计划(Erasmus Project)的录用标准,除了学术表现,也乐于接受身体有残障或有其他困难的学生。


暑期学校安排在利兹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整个白天进行密集的课程和演讲,中间有午餐和茶歇时间;晚上则由辅导老师带着大家去泡吧,沟通私人感情。这种社交方式颇具西方特色。此次暑期学校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组讨论,围绕着“转型”的主题,若干同学分成一组,讨论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撰写成报告。这个部分强调合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事实上这也是欧洲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尊重个人看法且没有标准答案,突出批判精神与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这一氛围影响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是3 Minute Thesis是最有特色也是最有趣的环节。每位成员都要提前准备好一页PPT,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并在三分钟之内进行阐述。另有两分钟以供大家提问并做出回应。在成员进行阐述的同时,其余29名成员在反馈卡上进行匿名评价,包括“口头表述/身体语言/眼神交流”、“是否清晰地阐释了他/她的研究”、“对问题的回应是否满意”、以及“附加评论”。在暑期学校结束时,工作人员会把反馈卡交给每一个成员,以便让大家了解朋友们对自己的评价。暑期学校结束的那个晚上,在宿舍里翻看厚厚一叠的反馈卡,善意的评价和委婉的建议让学员的心里泛起暖暖的感动。


暑期学校第三个有特色的部分,就是邀请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讲述他们的学术之路,为年轻学者们提供学术生涯规划和指导意见。参会的学者包括利兹大学的Dr. Julia SteinbergerDr. Dan O`Neill,以及来自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的Dr. Sigrid Stagl等。他们讲述了自己从普通的博士到该领域著名教授的历程,包括如何选择学术生涯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在该领域独树一帜,以及如何寻求合作并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文章的经过。这些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建议实用性很强,适合让年轻学者进行借鉴甚至直接采纳,提供了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参照,因此很受欢迎,值得国内会议的组织方学习和借鉴。


3.主体会议进程


暑期学校之后紧接着便是正式的大会。超过250名口头和海报的代表参加,再加上专家学者以及旁听的学生,共有接近四百的参会者。开幕仪式在利兹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Great Hall召开,会长及主持方介绍了大会的背景及主题,并邀请两位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三十分钟的学术演讲。每天的议程从早上九点持续到晚上六点,中间的午餐时间和晚上的空闲时间都是社交的好机会,很多新的想法和学术上的合作都是在这些时间萌芽的。




会议期间每天都会有一小时的主题演讲,以及惯常的提问时间。之后便是分会场报告,按照主题的不同分散在12个分会场,与会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会议期间还有专门的海报展示时间,每位海报展示者站在自己的海报边为参观者进行解说,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参观者则根据自己的体验通过会议软件打分,评选出最佳海报。


曾经有人讲,对于博士来说,传播学术观点比做学术更重要。会议口头报告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它所锻炼的是英语表达能力、临场素质的发挥以及面对提问和质疑时的应变能力。可能因为深陷债务危机中的原因,笔者所在的分会场主题The Crisis and transaction scenarios引来了上百位的欧洲学者和博导,让我这个第一次登台英文演说的中国学生紧张不已。但既来之则安之,只好硬着头皮走上讲台,按照PPT既定的脉络,用生硬的英语阐释每页的文字和图形,偶尔也会外延到一些实际问题使得演讲更加生动,如讲到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危机会使得失业率指标长期居高不下时,就可以联系到2009年开始的欧债危机,至今六年过去


了,欧洲多数国家的失业率依然很高。就这样艰难的完成了Presentation,导师也给了Well Done的评价,一位外国朋友还在会后跟我握手说很喜欢我的报告,这种认同对于年轻博士来说是很大的激励,算是学术生涯值得纪念的事情。


会议后两天的时间内,会议方组织了几场远足和旅游活动,参观附近的环境开发项目。会后半月,与会者收到了会议评价问卷,收集反馈信息为来年会议做准备。


4.总结


持续一周的会议期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会议组织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热心、负责还有真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对学术感兴趣,可以在这几天时间里学到很多知识,大家也都乐意认识并相互合作,这种开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恰恰是值得鼓励也是最重要的。在短短几天中认识了不少朋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于学术单纯的兴趣和对中国生态问题的关注。生态经济学目前在国内并非显学,但是按照欧美发达国家过去的路径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问题,关注生态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助力了生态经济思想的推广。总而言之,这种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组织安排提升学术兴趣并加强感情交流的会议组织形式,值得效仿和推广。


作者:现为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