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绍兴

 陈世万相 2015-12-30
关于绍兴
      
  绍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232公里。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南部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3。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全市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84万,其中市区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63.86万。绍兴市下辖越城区和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绍兴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绍兴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所有制以民营为主。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左右。二是第二产业尤为发达。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三是专业市场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57家,2003年成交额798亿元,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有42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24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轻纺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四是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以千家万户的“百姓经济”为基础,产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全市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块状特色经济35块,如绍兴县的纺织、印染,诸暨市的袜业、衬衫、珍珠、五金,上虞市的伞业、化工、机电,嵊州市的领带,新昌县的医药、轴承,越城区的家私等。五是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工业化起步较早,各县(市、区)发展比较平衡,城镇化水平较高。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新昌县是全国百强县(市),其中绍兴县位居第8位。
  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7000多年前,绍兴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东巡到苗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将苗山更名为会稽山。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在此建立都城,卧薪尝胆,复国兴邦。秦汉时置会稽郡,隋朝称越州,直至晚唐。南宋时越州两次成为临时都城。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意,升越州为绍兴府,并于次年改元为绍兴元年,绍兴由此得名。绍兴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汉哲学家王充,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谢安,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元朝画家王冕、诗人杨维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书画家徐渭,清朝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史学家章学诚等,以及近现代的辛亥革命“三烈”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范文澜、马寅初、竺可桢等。毛氏盛赞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素以“文化之邦”著称于世,拥有越剧、绍剧、调腔、莲花落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剧种,其中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建有绍兴大剧院、绍剧艺术中心等一批高档次文化设施,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绍兴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诗人都留下了赞美稽山鉴水的绚丽诗篇。全市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鲁迅故里、兰亭、沈园、大禹陵、东湖、鉴湖、五泄、西施殿、曹娥庙、百丈飞瀑、柯岩云骨、吼山残石、新昌大佛、纤道古桥、枕河民居、安昌古镇等景点闻名遐迩。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越乡风情,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全市主要节会有中国水城风情节、兰亭国际书法节、国际纺织博览会等。
      
  
漂在水上的绍兴
  
  绍兴的水是和多姿多彩的船连在一起的,它们相互映照,形成一首田园诗。
  绍兴的龙舟也叫泥鳅龙船,又狭又长,周边光溜溜的,两排人奋臂划直来,其快无比。解放初期农村演戏班子,两条龙船系着一条演员乘坐的大船,一声开,鼓声起,百桨翻飞,又快又威风,远比坐小火轮有趣得多。到村边,有舞龙相接,又是极棒的小伙子,把一条龙舞得上下盘旋,左右翱翔,大锣、大鼓、大号齐鸣,其声势,表现了绍兴人的自豪。当然,如果是龙舟比赛,气势就更为壮观。
  而那些清而又浅的小溪,山里人用竹筏运输工具,若竹筏中间放一张小竹几,前后几把小竹椅,人们围坐一起,一把土茶壶,用现成的溪水烧水冲茶,竹筏随溪悠然而下,听潺潺溪水,看起伏群山,品甘洌香茗,又是别有一番情趣。所以绍兴“越州十景”中就有“云门竹筏”一景。 绍兴的乌篷船也叫脚划船,是绍兴所特有的。修长的船身,乌黑的逢,用手中的桨作舵,双脚踩着一柄长桨,船随着长桨的踩动,窜窜前行。若要赶路,手中的桨同时划动,一划一踩,船头就微微向上昂起,岸边路上行人一声喝彩,往往使船老大把船划得更卖力。清明时节,乌篷船显得非常忙碌,人们踏青、祭祖,几只乌篷船结伴同行。到了目的地,船老大把靠的木板拿下来往两条船边一搁,拿出现成的小菜,端一碗酒,两位老大相互一敬,浅浅地喝一口,闭上眼睛,让酒缓缓地淌下去,此乃“小乐胃”。
  绍兴的航船,把蚌壳磨成薄薄的一片片,用竹编成船篷,雨淋不进,光透得进。船尾四支橹,船头添一把桨,客人可以随上随下,人数多时可乘十几人。到村口时,船老大吆喝“到城里起哉”,或用小锣打击,等客人上下完毕,几个船工奋力操作,快速通过村子,因此也叫埭头,或叫快船。
  绍兴的摆渡,又是十分非常。渡船是一只只方方的稻桶状,两边各一条绳子连着岸边,从此岸到彼岸,要扯着一边的绳子,边扯边行,而另一边盘着的绳子则随之缓缓溜入水中。如此一来一往,叫做“扯渡”。
  绍兴的捕鱼更值得一看。一条渔船,船边停满状如黑老鸦的鹭鹚,到达预定地点,渔民拿长竹杆往水中一拍,鹭鹚就窜入水中。渔民边撑渔船边吆喝,边用竹杆把鹭鹚赶到船边,把捕到的鱼取下来。有时鱼大,就有两只鹭鹚一起把鱼叼起。这种方法有时几条船同时捕捉,好像在比赛。等到一处的水面鱼捕得差不多了,几条船又一起驾着鹭鹚迎着落日的余辉棹桨而去。现在为了旅客的方便,绍兴制作了大的画舫船,里面做得精致,外面仍像是一只大的乌篷船。人坐船中,可以唱戏,可以品酒。酒是绍兴酒,分元红、加饭、香雪、善酿四种,夜班品酒水平高,能把四种酒区别出来,就能得荣誉证书。船上还装有一木杆,客人高兴时还可拉拉纤。表演水上婚礼是画舫船中最精彩热闹的一幕。
  绍兴的石景、石桥和乌篷船构成一组完整的水上文化,而以乌篷船为主的各类游船又是一组有待开发的游船文化。绍兴的风貌、风俗和风情,尽在五彩缤纷多种多样的游船画舫之中。船让绍兴尽显风流。
      


    
风景名胜
  绍兴市现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景点200多处,其中市区鲁迅故里、兰亭、东湖、会稽山景区、绍兴县的柯岩、大香林景区、诸暨市的五泄景区、新昌县的大佛寺景区为4A级旅游区;市区的沈园、周恩来纪念馆和诸暨市的西施殿景区为3A级旅游区。风景名胜区8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区1处:诸暨市浣江——五泄风景区;省级风景区7处:越城区吼山风景区、绍兴县鉴湖风景区、上虞市曹娥江风景区、嵊州市南山风景区、新昌县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和沃洲湖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处:市区环城河风景区与新昌县沃洲湖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1处:新昌县硅花木地质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绍兴市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3处:绍兴县兰亭森林公园、诸暨市五泄森林公园、嵊州市南山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内容放到越城区。
      

绍兴十大风情
一、水乡社戏
  文豪鲁迅对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乡社戏始终未能忘怀,称赞备至。鲁迅先后写了小说《社戏》、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等作品,对社戏有过动人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多少吟咏和描绘社戏的诗文。
  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龙虎斗》、《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称快,叫好。鲁迅把这两出戏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均不是他信手拈来之笔,而是充分反映了它们的人民性。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刑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了。鲁迅再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儿少年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
    时过境迁,水乡社戏在传承,在发展。现在的水乡社戏以鲁迅笔下的绍兴社戏为主要形式,重现绍兴演社戏、看社戏的民俗风情和越地戏曲特色,将原始社戏风貌和现代表演艺术有机结合,定能赢得无数观众的喝彩。

二、鉴水乌篷
   沿着长长古纤道,坐乌篷船游鉴湖徜徉在轻缎似的湖面上,船移岸动,草绿花红,长橹出水,柳丝摇风,只见远山黛影,近岸绿萍,烟雾迷蒙,岚气氤氲,心驰天外,人在画中。坐在船底席上,手搁船舷,泼水嬉戏,岸边水草,几与眼鼻相近,小船晃悠悠起伏颠簸在浪谷波峰,那天,那山,那云,和自己的身心一样俯仰漾动,陶陶然,醉醺醺……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舱覆盖半圆形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乌篷大抵三道,除中间“定篷”外,另两扉可自由移动。晴日游湖,你可移动船篷,直立船舱放眼四望,视野开阔,水势浩渺,岸芷汀蓝,苗青花鲜,清风白云,洗心沸肩,忘情江湖。
   船游湖中,还不时可见一道道渔范,轻舟过箔,声如琴韵;箔旁往往兀立起渔察一座,为渔翁安栖之所,入夜渔家灯火点点,映波摇荡,远远望去,宛如仙阁,星落银河。一遇到下雨天气,“船底江声篷背雨,游人听得最分明”,更觉身浮云间,梦绕枕边。乌篷船有用橹摇的,用桨划的,也有脚“躅”的,所以又叫“脚划船”。看着船头脑一边用脚躅橹,一边双手捧着酒碗喝酒,听着他用地道的绍兴话,向你述说越中掌故,往古趣闻,你会沉醉在这份风情中悠然出神。“白玉长堤路,乌篷小划船。”坐着这绍兴特有的乌篷船,沿长长古纤道游 浮行,你可真正走进了江南绍兴的水乡风情。

三、咸亨酒韵
   咸亨酒店,原为鲁迅的周氏本家堂叔仁房的周仲翔等人于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合伙开设,与鲁迅故家只隔一条石板路。酒店虽小,“却有双间店面”。其格局在“城中遍垆”的酒乡绍兴极富代表性。且不说其主营的绍兴黄酒的代表品种,就连那当街的曲尺形柜台,高竖于柜端的“太白遗风”青龙牌,柜上一字摆开的过酒坯,用以温温的爨筒,以及供人坐喝的荸荠色的条桌长凳,均堪称清末绍兴酒店的典型风范,自酒种、酒菜、酒具,以至于酒客、酒风,无不浓缩着绍兴酒文化的醇厚韵味。
   绍兴酒自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起源,至春秋战国已用之政治、军事,见诸史册,至明清则更是“越酒行天下”,美誉播中外的全盛时代。在乡,则“家家可乞浆”,在城,更是“酒垆千百所”,而咸亨酒店的范式则占这“千百所”中的大部,在水街石巷随处可见,蔚为酒城一景。虽然原型的咸亨酒店并未因其取之于《易经、坤封》的“品物咸亨”而真的“咸亨”起来,但这一儒雅吉祥的店名却与始于近代的百年现代进程中国人求富图强的民族心理契合。鲁迅取之而用于针砭时弊与“国民性”的故事背景,写成了自己最为满意的小说《孔乙已》,可谓立意精警用心良苦。店以文传,咸亨酒店遂与这位代表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及其不朽的杰作密不可分开,并与都昌坊口的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等文化遗传,共同构成了解读鲁迅的原典钥匙。

四、南镇祭禹
   南镇祭禹,由来已久。自夏代以来,祭禹之典历代承续,而以明清两朝为盛。总的来看,历代祭禹有四种形式或四个层次:一是天子亲祭,如秦始皇、康熙帝、乾隆帝;二是诸侯级祀,如越国、吴越国;三是遣官司致祭,定期或不定期,如新君即位或遇重大灾情等;四是基层一级,即“每岁有同于春秋二仲月祭”。至于黎民百姓,则向来一不祭禹,二不拜禹。只是以游嬉禹庙代之。其实,嬉禹庙的风俗较之祭禹礼制更为古老,它直接是由大禹“兴礼祀”的依据中承传而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某种风俗。相传夏历三月初五日是大禹的诞辰。这一天是民间洲嬉禹庙的高潮。清康熙《会稽县志》中记载:“属生之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论贫富贵贱,倾城俱出。全民皆乘画航,丹垩鲜明,酒樽食具甚感,宾主列坐,前设歌舞。小民犹相矜尚,虽非富饶;亦终岁储蓄,以为下湖之行。春欲尽数日,游者一众,千秋观前一曲亭,亦竞游不减西园。”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深入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995年4月20日,隆重举行了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2000年,绍兴市各界再次举行公祭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于民间祭禹,则自第一年公祭以来,年年不断,今天,仲春祭禹已与书法节、黄酒节一起,成为绍兴市本级的三大新兴节会,闻名遐迩。

五、曲水流觞
   作为修禊余兴的“曲水流觞”古已有之,魏晋以前,即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的诗句描述其事。然而,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会稽兰亭的“曲水流觞”却因其景美、人美、文美、书美而成就了千古“书圣”及“书法圣地”的美谈和美名,显得不同凡响,不仅使“上已修禊”一俗淡化了迷信色彩,集聚了智光才情,得以人性的张扬和精神的提升,而且为后世效慕相沿成风,成为文化史尤其是书法史上的一大雅事和一座丰碑。
   王羲之自永和六年由护军将军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在定居会稽的第三年上已,与当时在绍名士谢安、郝昙、孙绰、李统、李充、许询、支遁及子侄共四十二人,在兰亭“上已修禊”之后行“曲水流觞”这余兴,众人列坐曲水两侧,注酒于觞,浮觞于水,令觞停于前者饮而吟诗共得佳作三十七首,由王羲之编为《兰亭集》,并乘酒兴写成序文。尤为后世所重的是《兰亭集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成就。这篇行书作品,“飘着浮云,矫若惊龙”、“笔刀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益代”。王羲之将魏晋以前中国书法质朴古拙的线条艺术,推向流美妍妙的全新境界,“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创造了足以体现创作主体,审美个性的今体行书,被后世公推为“行书第一”,“为百世学书人立极”。上已一俗,因有此兰亭雅集和美文墨宝而流美千古,蔚为百代书家遗风,平添了光照万世的文化韵味,不仅为后世文人效慕追随,而且雅风流播,远及海外。

六、台门遗韵
   古城绍兴多台门。绍兴的台门,其格调淡雅,自然古朴,造型独特,在江南宅第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绍兴台门的名称,有以官衔命名,有以科举功名命名,有以行业命名,有以建筑形式命名,也有以原来宅主的姓氏命名,种种不一。其格局大抵如此:大门上顶一般有屋檐挑出,台阶古框,里面为进堂式住宅,或三进、五进、七进,砖木结构,石板铺地,有的还有石萧墙。绍兴台门大都屋宇高大,天井开阔,天井即院子,绍兴人称做"明堂",然后为几进的两层楼屋,各进楼屋之间都有“明堂”。
   绍兴台门的台门斗里,多悬有匾额,称为门匾。门匾有蓝底金字的,有白底黑字的;悬挂的格式,有横卧式的,也有直竖式的,而以蓝底金字、直竖式悬挂为显赫。门匾上的题字,或昭以台门主人的官衔,或昭以台门主人科举的功名。现绍兴鲁迅纪念馆旧址,原为鲁迅故居所在的周家新台门,建于清乾隆末年,原为正屋五开门五进,台门斗悬有蓝底金字“翰林”匾额。坐落在劳动路的周恩来故居百岁堂,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台门。位于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为蔡元培之祖父蔡嘉谟于清道光年间购置,第一进建筑年代较早,颇具明代建筑风格。绍兴的台门,积淀着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绍兴的独特风情,它反映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文风貌和民间建筑的艺术特点。

七、水乡集市
   一条老街沿着河岸延伸,悠悠长长且直且弯。鳞次栉比的商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从商店的屋檐或雨廊下通过,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里,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一半在石板路上溜达,一半在脚划乌篷船里晃悠。每逢集市,一大早水街就喧闹起来。水街的交易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岸上有米行、着国、茶庄、染坊、当铺、药店、剃头店、裁缝店、南货店、古玩店、打铁铺……靠河边还有各种小摊,吃点心的,卖玩具的,搞修理的……河埠头则有卖鱼虾、水果、蔬菜的……酒楼和茶馆则大都设在离桥头不远的地方,水乡人对桥情有独钟,生意人更是把桥作为通达的象征。做完了生意,卖好了物品的赶集人,便坐在桥头的酒楼或茶馆里,饮酒、喝茶、聊闲天。
   水街集市是绍兴的一大特色,遍布城乡。水乡人赶集,也喜欢与水与船作伴,而爱赶热闹可以说是绍兴人的天性,赶集总往人多的地方挤,人挤来挤去,掉到河里是常有的事。好在河湾里的水上戏台正在演社戏,看社戏的观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河里漂满了乌篷小划船,从岸上挤到河里去的人会立即被“船头脑”捞上来,那被捞上来的“落汤鸡”,顾不得换一换浑身的湿衣裳,就坐在船头看起戏来。绍兴人赶集,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他们赶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趣,而购物只是一个理由。

八、茶馆听书
   绍兴人爱品茶花,茶馆便应运而生。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茶馆的设置,以沿河为多。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如花巷的“适庐”,县前街的“第一楼”、“天香阁”,大江桥的“越明”,新河弄的“鼎丰”等。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旧进茶馆的掌柜很讲究泡茶的艺术,他们经常探求茶事之“五境”,即茶叶、水源、火候、茶具和环境,说只有“五境”得当和配置相宜,才能煮出好茶,且相互衬托。特别是茶具,更是讲究。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保持茶的清香醇味。他们尤重越瓷,认为越瓷所产生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原汗原味和芳香,并使汤色明净。
   旧时绍兴的茶馆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播场所,一块惊堂木在茶桌上拍得震天响,那是说书,煞是吸导映客:一把胡琴加一副板子,那是绍兴莲花落。唱到精彩处,茶客们或是鸦雀无声,或是满堂欢笑,这时候连“茶博士”(旧时对茶馆伙计的称呼)也忘记了自己的职事,站在角落里听得出神。鲁迅先生晚年在一篇杂文里对茶馆的作用概括为三条:“打听新闻,闲谈心曲,听听说书。”现今绍兴城区茶馆业如火如荼,古老的绍兴茶馆必将遗韵永继。

九、龙舟竞渡
   追溯绍兴龙舟竞渡的渊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一文化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是毋庸置疑的。有地方志书记载:“竞渡起国越王句践”,南宋大诗人陆游更有“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空巷看竞渡”等吟咏诗。绍兴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江湖棋布。这是大自然恩赐给绍兴人赛龙舟的极好的竞技场所。
  龙舟竞渡前,一般以村为单位,筛选人员,组建参赛队伍,着装统一,并频频演练。届时(如端午节等),各参赛舟船去集水面开阔处,每条龙舟配备10名左右成偶数的划桨手,左右配对使桨。另外,舟首有一人持旗或擂鼓指挥,统一步调和节奏,舟尾还有一位舵手,握一支长橹,边摇边把握方向。当用锣声或挥旗发出竞渡开始的信号后,条条龙舟如箭离弦,争先恐后,参赛者个个周身热血沸腾,神经绷紧,使尽平生力气。一时间,起桨处如拨絮飞雪,号子声、擂鼓声和观众的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落,响彻支霄,场面甚为壮观,人们沉浸在激动和欢乐之中。有的龙舟率先冲过终点获胜后,船头的那位司鼓或挥旗者还会即时表演竖蜻蜓之类的杂耍,引来其他参赛者和观众的齐声喝彩。历史上绍兴的龙舟竞渡不仅在白昼举地,也有安排在夜晚的。夜晚的龙舟竞渡未必是抢速度、争第一为唯一目的,而是利用夜幕,充分发挥灯光等作用,将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舟船的行驶中,由丝管弦乐伴奏,演员们或表演,或歌唱,微风吹过,分外悠扬。此时此刻,水面成了灯的世界,欢乐的世界,沸腾的世界。在灯光倒影下,一切在跳动,在激动,让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隔数十寒暑,人们还在咀嚼余味。

十、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名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晋代“竹林七贤”中最为英俊挺拔、刚正不阿的乡贤桶中散,其子稽含即是记录花雕的原始圣手。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哪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回味是极好的。
  作为上虞人,稽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酒坛外面为什么要雕花?是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翼。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成人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此时此事,喜事,美事,福事,乐事也。今日的绍兴,花雕嫁女之风已难觅完整之过程。然而,女儿出嫁之日,用上等好酒,用品质优良的花雕酒,仍然是真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花雕酒蕴含的仍然是绍兴人对出嫁女儿的一种深情,一种期待,一种心愿。

   
绍兴美食(存目)
绍兴文化(存目)
绍兴特产(存目)
绍兴名人(存目)
  
  
绍兴旅游节庆
    
中国绍兴黄酒节
  黄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黄酒之乡,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关于酒的节会活动也早就产生。据史籍记载,元代绍兴路的总管泰不华,曾在绍兴县东浦镇附近的薛渎村“饮乡酒,赛龙舟,与民同乐”。在东浦镇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着一方镌刻着《酒仙神诞演庆碑记》的石碑。碑文中不仅记载着当时绍兴酒的酿造和经营情况,还详细地记载了清咸丰七年旧历七月初七当地祀酒神的盛况。据传,每年旧历七月初六至初八,东浦都要举行丧达三天的酒业会市,除了祀神、演社戏、赛龙舟等文化节目之外,还有许多经济活动,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首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始办于1990年,以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续至今。节期起初多在春季,以后逐渐下移到秋季,与春季的书法节形成时间上的对应。操办黄酒节的思路,基本遵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以经济活动为重心。以2000年黄酒节为例,共有20余个内容……中国绍兴黄酒节虽以黄酒命名,而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节会,经济的色彩非常浓重。而从经济活动的规律观察中国的传统节会,其实也集中于春秋两季,所谓“春耕秋收”、“春祈秋报”是也。今天的经济活动,当然早已不同于过去的农耕时代,因此这秋天中的节会,自不会仅仅只有“欢庆丰收”而已。绍兴集中在仲春、仲秋办两个大节,以整合和统领全年的工作和经济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创举。与具有政治色彩的祭禹大典和“阳春白雪”的书法节不同,黄酒节以其经济特色和渗人民俗而更加贴近群众,具有很高的群众参与度,因此尤其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欢迎。盛夏一过,人们就会不时地相互打听,盼着过黄酒节了。
    
绍兴水城风情旅游节(存目)
    
中国兰亭书法节
  东晋永和九年(353)旧历三月初三,会稽内史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支遁等亲朋子侄共42人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上巳修禊之礼,作流觞曲水之娱。在这次文人雅集中,产生了三个重要的文化成果:一是一本诗集,叫《兰亭集》,内收与会者诗作37首;二是一篇散文名作,叫《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这本诗集所撰的序言,记下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和作者自己的观感;三是一幅书法珍品,叫《兰亭帖》,即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正是这三个文化硕果,使这次兰亭雅集名闻海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越中文士名流多于是日仿效于兰亭,历千年而不衰。
  1981年农历三月初三,江浙沪两省一市的27位著名书法家雅集兰亭,倡议成立“兰亭书会”,翌年获得浙江省文联正式批准;1985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关于“以农历三月初三为绍兴市书法节”的决议;1993年,还制定了节徽和节歌。这样,自1985年至今,中国兰亭书法节经过20年20届的举办,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地方新兴节会。
  当年王羲之们聚集兰亭,原来只不过是去过一个民间节日。他们虽各具专长,但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多是当时的玄学名家。因此这兰亭之会,首先是一个节会,然后是一个酒会,一个诗会,一个山水之会,一个清谈之会,却唯独不是一个书会。但由于《兰亭集序》这个最后成果的深远影响,书法文化却后来居上,成为今天三月三风情的主题,兰亭也成为举世公认的书法圣地,这恐怕是当年王羲之们所始料不及的。
  20年来,每到这一天,总有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书家聚会于兰亭,举行隆重的节会仪式,参加丰富的节会活动。他们或晋谒书圣,寻访古迹;或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或泼墨挥毫,交流书艺;或举办论坛,研讨理论。许多全国性的书法赛事和书法展览,也多安排在此时此地举行。作为“书法之乡”的绍兴,也要推出多种精心准备的与书法有关的节目,以扩大市群众的参与度和营造独特的节日氛围。这仲春之日的书法节,又往往是绍兴一年大计中经济大戏、旅游大戏的开锣之日,这又使书法节因总是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而非书家们所独享。
    
祭禹大典
  大禹死葬会稽后,即开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动,以后历时千年,承传不绝。祭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多种形式:或宗室族祭,或皇帝御祭,或遣使特祭,或春秋例祭。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制规定,大凡皇帝登位,务必遣特使到绍兴告祭大禹陵旷据地方史志记载,明朝的17位皇帝中有11位于登极时遣官告祭。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则分别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十六年(1751)亲来绍兴御祭大禹。据考证,清朝皇帝派遣官吏到绍兴祭禹的,康熙年间有8次,雍正年间有2次,乾隆年间有14次,嘉庆年间有5次,道光年间有4次,咸丰年间有2次。最后一次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遣杭副都统将军常恩奉旨致祭”。1932年10月,以慈善将军著称的绍兴人朱庆澜与熊希龄、许世英等倡设尊禹学会。1935年10月16日,浙江省暨第三行政区和绍兴县联合祭禹。古代绍兴祭禹的日子,通常是在俗传为大禹诞辰的旧历三月五日,民国时期,绍兴地方政府曾“定九月十九日为会稽山大禹陵庙年祭之期。每届由县主办,著为常典”,所需经费则“列入本县地方概算”。大禹陵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95年以来,祭禹已成为绍兴市的一个常设节会,五年一大祭,由政府出面主持,日子固定在4月20日,也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程式。
    
鲁迅文化艺术节

  2003年10月16日,为期一周的中国绍兴首届鲁迅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名人命名的文化艺术盛会,今后将作为常设节日,两年举办一次,从而使绍兴市的新兴节会由三个增加到了四个。同日,有关部门举办了我国第一次“中国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论坛”,来自京、沪、湘、皖、苏、川等省市的20处名人故居的专家学者围绕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了交流探讨。
    
  

绍兴吼山桃花节
  吼山石景奇丽多彩。历经千百年的开山采石和大自然的造化,逐渐形成了孤岩、奇石、洞壑、深潭等独特景观。有云石、棋盘石、象鼻吸水、一洞天、烟萝洞、放生池、剩水荡、神犬护山、神仙浴池、青蛙登天等四十多处景点。形态各异,巧夺天工,静中显动,夷里带险。近期又开发了一个“奇石馆”,馆内不同形态的奇石光辉夺目。奇石景中观奇石,是吼山的又一大特色。
  吼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越王句践雪耻复国大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青瓷窑址;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祖居和祖寺;历代数十位文人墨客留有足迹,众多的摩崖石刻和杰出诗文就是佐证。
  吼山又是一个影视基地。继《西游记》续集拍摄以来,已有十多家影视剧组涉足,二00五年中央电视台仍看好吼山,拍摄30集国家级电视大片《越王句践》并留下了“越王宫”、“文种草堂”、“干将、钟离泉剑庐”、“马厩”、“越王在吴国的卧室”等许多场景,使吼山更为靓丽。
  吼山也是一个生态花果园林。满坡果树,满山鲜花与独特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尤其是桃花,名品济济,花期在四十天以上,最早开的桃花在二月下旬,这在华东地区绝无仅有。吼山融山、水、洞、石、果、佛于一体,是绍兴诸多名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6年开始,吼山桃花节每年在3月举行。踏青、赏花、游山、观石、品桃、野炊、下棋、修闲,有如步入世外桃源,令人留连忘返。
    
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
  绍兴县安昌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千年的历史,现存的老街始建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至今保存完好,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称。千百年来的越乡民俗风情大都可在这里寻觅。从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1月份都要举行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推出诸如水乡社戏、船上迎亲、民俗婚礼、古镇庙会、传统手工艺表演等特色活动项目,集中展示民俗风情,有兴趣的游客可直接参与各项活动。同时还举行摄影大赛,民俗文化研讨等,并由中央电视台对活动进行直播。
    
鉴湖金秋旅游节(存目)
    
柯岩香林桂花节
  柯岩香林风景区位于绍兴县湖塘镇西路村,紧靠104国道南复线,距市区15公里。这是一个由千亩桂林、万株桂树所组成的天然景区。这里的桂树树龄长、面积广、树冠大、品种有金桂、银桂、球桂和火桂,现存的大多为百年老树,树冠直径大都在10米以上,实为国内罕见,堪称“江南桂花林”。
  柯岩香林风景区的三千余亩山林,一年四季景色变换无穷,春季桃李杜鹃花,夏季杨梅满枝头,秋季桂花香山坡,冬季团笋绽新芽。同时,还分布着历史悠久的一些寺庙,有的还保藏着先师的舍利子。在当地的民居中,还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台门,这些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尤其是中间堂屋都有一座饰以金箔的香火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景区主要有香林花雨、青山秀色、古刹梵音、明清民居等四个游览景区,并在每年的金秋时节,举行“桂花节”,迎来国内外众多的游赏桂、休憩。
      
诸暨五泄观瀑节
  五道瀑布,一道接着一道,这是诸暨五泄的奇妙所在。明代陶望龄有诗云:“一瀑悬百仞,五瀑方到底”。山势陡削,溪水奔流而下,有如玉射珠喷,突然一落数十丈,飞瀑喧发,声如雷轰,很是壮观。加上林清竹幽,景色秀丽,引人入胜。从1999年开始,诸暨市每年在4月份举办五泄观瀑节,以“游西施故里,观五泄瀑布”为主题,推出诸如“炒茶、品茶、观茶艺”、“踏青、采青、做青稞”、“五泄写春”、“幽谷探宝”等活动,充满生机和野趣。
    
上虞葡萄节
  上虞盖北、龙浦等地是浙江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有“江南吐鲁番”之称。每当葡萄成熟季节,万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情景喜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上虞就开始举办活动内容丰富的葡萄节,近几年更是围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着力打造“观万亩葡萄园风光,尝江南果中珍品,游虞山舜水美景”旅游品牌,边观光,边采摘,边品尝,给人们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中国领带越剧节(存目)
    
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存目)
    
新昌旅游节(存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