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清县(浙江·湖州2)

 陈世万相 2015-12-30
德清县(浙江·湖州2)
    
  德清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现辖9个镇、2个乡、166个行政村,“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
  德清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座落于县境西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曾登山揽胜,留下珍贵的历史痕迹;处于县域中部的江南最大湿地、防风古国故里——下渚湖,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野趣自然,被评为省级风景区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东部千年水乡古镇——新市,有“千年古运河、百年小上海”之誉。“名山湿地、休闲德清”,旅游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已有一定知名度。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和古代防风文化在这里留下不少印迹和传说。德清建县已近1800年历史,沈约、孟郊、管道升、俞平伯等都是德清籍的历史文化名人。
    
一、山水德清
    
1、下渚湖
  下渚湖,又名防风湖,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
  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
  相传当年大禹为表彰防风氏治水有功,特赐封山禺山方圆百里,立为防风国,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为下渚湖增添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二百年前,剧作家洪昇有诗曰:“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港划菰芦。”这“天开”二字,尽得下渚湖幽深野逸之神韵——烟波浩淼的宽阔水域、进入河汊曲折的深处、穿越幽然静谧的水巷长廊,一大片新近开发、少为人知的水乡胜景,仍然大大超出了游人的想象。许多名胜之地,往往总是声名大于亲见实感。而这个卧于绿野、羞于面世、沉默而含蓄的下渚湖,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例外。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下渚湖景区还包括防风祠、望湖亭、防风飞瀑、樟林憩园、防风部落、蝙蝠禅寺及渔村人家等景点。
  宋代诗人留下了《游下渚湖》诗篇:“春渚连天阔,东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垂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翠,微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船走下渚湖,轻轻掠过悠悠的水面,那种微微的眩晕,有点像一次想象的梦游……
  
    
(1)景点  
  防风祠:历时1700年之久,又于1996年重修的防风祠。相传当年大禹为表彰防风氏治水有功,特赐封山禺山方圆百里,立为防风国,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豸山:下渚湖上一座孤屿,名称豸山,又叫云山寨,孤峦静卧于湖面,犹如一颗诱人的绿宝石,它形似古代传说中一种名叫獬豸(独角羊)的神兽而得名,此山高仅6.6米,山上遍栽桑竹,山下芦荻丛生。景色旖旎,风光独秀,是野餐、垂钓、赏月的最佳地点。
  封山石室:俗称蝙蝠洞,雅号“封公洞”。洞口宽敞高大,洞渗水滴泉。右侧峭壁,有石刻数处,刻有“公余揽胜”、“洞天福地”。此洞冬暖夏凉,无蚊子苍蝇,适宜避暑避寒。
  防风神像:禹当初治水的时候曾和水神共工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禹为了战胜共工,在会稽山邀请了许多神来帮忙,只有防风氏一个人来晚了。于是禹怪他不遵守约束,把他杀掉了。过了一两千年,春秋时候,吴王夫差和越国在会稽山大战,从山里挖出一个骨头,分辨不出是什么骨头,就拿着去找孔子。孔子看了以后说,这是防风氏的头骨。
  鸟类保护区:有关专家考察了下渚湖湿地,惊喜地发现湖面水草上及沼泽地栖居大量野生珍稀鸟禽,像水雉、小鸊鷈、鹭鸟等数量之多令人吃惊,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小白鹭的数量就达一万多只。下渚湖湿地公园有160余种鸟类栖居,其中属保护的野生鸟禽有二十余种。
  休闲竹屋:下渚湖的交叉港道边是竹楼休闲地,一块由竹子铺成的陆地,临水的竹码头,长长的竹甬道。
  
    
(2)特产
  烘豆茶:烘豆茶又称“防风茶”,发祥于德清三合乡。当地村民用橙子皮、夜芝麻、烘豆、笋干、丁香萝卜等5—7个品种配置而成。以茶叶,泡制烘豆茶,咸香适宜,风味独特,用以待客或休闲自用。至今这一习俗仍在湖州一带盛行,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必备之物。
  走到德清的许多地方,几乎家家都会给客人沏上一杯烘青豆茶。这茶必用中式的瓷盖碗沏泡,底座有托盅,掀开杯盖,瓷碗上大下小,碗口略敞,可见满至碗口三分之二处的水上,漂着几丝金黄色的桔皮、胡萝卜丝和几片绿色的茶叶,一粒粒小如草籽儿的黑点点,在水中悠悠沉浮;眼尖尖地往碗里盯下去看,有十几粒碧绿的青豆,皱皱地静躺在碗底。绿的绿,黄的黄,黑的黑,几种不同的色彩在水里上下晃着,很生动的样子,像一只五色斑斓的金鱼缸,煞是好看。大人说:盖上盖上,等会再喝。不多时,再次掀开碗盖,那茶水渐渐就显出颜色来了,一池清澈透亮的浅绿,从青豆里浸润出来的汁液溶在水里了。小心地喝一口,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咬着一丝桔皮,滑溜溜的有些酸涩;嚼到一粒黑草籽,在齿下嘎嘣一声脆响,有奇香袭来;奇怪的是那茶水略有咸味,解渴又爽口的。几道开水续过,茶水已淡,喝到见底,有人递过筷子,说你将那些青豆夹来吃罢。青豆已被茶水泡胀,肥壮饱满,吃在嘴里,韧得很有嚼头,嚼着嚼着,满嘴是香了……这黑色的小草籽是什么呢?野芝麻,当地人也叫卜芝麻,山坡地边都有,秋后剪下枝条,晾在匾中晒干了,像收油菜籽那样敲几下,一粒粒野芝麻就从荚里掉下来,形若小米,炒熟了,比芝麻还香……那些青豆采下、剥开、用盐水煮熟,然后要在微红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熏制,很费功夫的。烘豆茶之风味特色,就在微咸略苦的奇香之中。在偏爱甜食的江南,这稍带咸味的烘豆茶,确实是与众不同。它全部的妙处,就在于烘熏青豆以及腌制桔皮芝麻时,用了微量的盐。温温的茶水经过咽喉的那个瞬间,您能感觉到青豆在水中浸出的咸汁中所蕴含的勇气和力量,还有一种与如今江南民风迥然相异的粗犷与野性。
    
  金奖青虾:浙江省金奖水产品,下渚湖周围有17627亩水田,其中养虾的面积达13121亩。
  淡水珍珠:下渚湖水面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外荡水深适中,水体交换大,水质肥沃,特有的地理、地质条件造就了独特的下渚湖水质——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为出产优质高档珍珠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青鱼干:选用下渚湖优质鲜活无公害青鱼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精制而成。肉质细嫩、鱼刺少、低脂肪、味美可,是民间上乘佳肴。不含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味道鲜美,食用方便。
  湿地藕:藕属睡莲科植物,藕性温,含丰富的单宁酸,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功能。生食鲜藕或挤汁饮用,对咳血、尿血等患者能起辅助治疗作用。莲藕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
  防风菱:水乡特产,俗称菱角,生在池沼中。能生吃,也可熟食。水乡人常常将菱角和芋头子一起煮熟,全家人赏月品菱,那菱黏而多粉,很有情趣。晒干的菱还可以磨成菱粉,白而细腻,能与荸荠粉媲美。有清热消暑、解毒、润喉的功效。
    
(3)游记
  
下渚湖湿地探幽
(张抗抗)
  下渚湖,一片宁静优雅的江南湿地。位处浙江德清县武康县城东南,一个叫二都的古村边上。尽管事前已听说了它的种种奇妙之处,以及关于它的古老传说。在今年初夏时节那一个斜阳烂漫的傍晚,当我贴近烟波浩淼的宽阔水域、进入河汊曲折的深处、穿越幽然静谧的水巷长廊——这一大片新近开发、少为人知的水乡胜景,仍然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曾走过许多名胜之地,往往总是声名大于亲见实感。而这个卧于绿野、羞于面世、沉默而含蓄的下渚湖,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例外。
  下渚湖,古称防风湖。中心湖区达1890亩,比西湖略小,湿地面积5平方公里。北依防风山,水源之一的余英溪汇入东苕溪,属南太湖水系,很久以前,古运河曾从中穿境而过。湿地——沼泽河汊草滩相连的水域,素有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之称。在以水运航行渔业水生经济植物为主的江南水乡,历经数千年岁月风雨,竟然留有保存如此完好的“观赏性”湿地,应是天赐浙人的福份了。坐船走下渚湖,轻轻掠过悠悠的水面,那种微微的眩晕,有点像一次想象的梦游。船码头设在碧绿的河湾里,狭长的河湾像一支低调的序曲。水路渐宽,熟悉的水乡河港,船过浪涌,没了泥岸的水线,又缓缓退去。窄窄的河口,水里隐现着一排齐整的竹篱,是养殖户的鱼寮。船上电瓶发动机的声音嘎然而止,像是屏息静气的呼吸,船身无言地滑过竹篱,水面静寂无声。船声复起,在水上划出长长的弯曲弧线,前方豁然开朗,视线所及一片连天的碧水,饱满得像是要溢出来了。这就是被当地人通常称为“漾”的湖泊,也是下渚湖的主体。望得见东北角的湖岸边,两座葱郁的小山,名为和尚山和道观山,中间以细长的扁担山相连。传说夏禹时代防风氏治水,因挑土的扁担断裂,由洒落的土疙瘩变成。山不高,满山苍翠的乌桕树,镶嵌着星星点点的白。白色鲜活,时而闪动,一片片绕着绿山升腾盘旋。船近了,看清那飞翔中的白色,竟是一群群硕大的鹭鸟。白鹭的翅膀在水面掠过又飞升,从容栖息于树冠,那座小小的绿岛,像是开满了巨型马蹄莲。因下渚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多年如一,数量繁多的白鹭群,年复一年在此生息,已经成为下渚湖最具观赏性的景色之一。
  斜阳渐稀,小船经过一处建有竹楼茶屋的小岛,慢慢偏离湖区中心,驶入边缘的湿地水域。眼前是一条隐没于高草中的丝绸水道,宽度似刚容得一条小船通过,伸手可触岸边的湿漉漉的树根。水道如巷,一个弯连着一个弯,眼见得船头抵住了前面土墩,已是“山穷水尽”了,船尾一摆,迎面陡然一道闪亮的水色,长巷又朝着芦苇深处延伸而去。两岸是茁壮的竹林、茂密的芦荻和苇丛,散发出潮湿的草叶气息。偶有几株高昂的松树(还有并肩缠绵的情侣松),突兀地立于高地,透出一种防风古国桀骜不驯的骨气。间或可见几只毛色鲜亮的农家鸡,在竹林里漫步觅食,这些散养于小岛上的家禽,吃尽新鲜的活虫鲜虾,一日日健康成长,到了秋季,主人只管上岛来捕获即是。欲知何为桃花源,想必也不过是此情此景罢了。
  船儿径自往前,如在陡峭的山路上盘旋,弯儿拐得越发地频繁。竹叶扶疏,树影婆娑,左边一棵桃,右边一株梅,让人想象春天的日子,在落英缤纷的水流中漂泊,该是怎样的惬意和妙曼。水巷忽然就幽暗下来,两岸的树越发地密集了,像是在小镇的一条廊棚长街里穿行。异香袭来,水气醇厚,只见一棵棵百年树龄的古香樟树在水边依次伫立,水路顿时似被树叶的浓影阻塞了。那一段悠长的港道,扬脖仰面睁大眼睛,一阵慨叹接着一阵惊呼,一个意外连着一个意外——也许世界上惟有江南湿地的水巷两岸,会生长着如此壮观的古樟树群落。小船贴着盘根错节的树根青苔缓缓滑行,天空消失在树冠里,水巷隐没在树荫里,脑中闪过亚马逊河原始丛林间的诡秘河道,那一刻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据说下渚湖整个湿地水域中,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走了近一个时辰,就像走失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天色渐渐明朗,船已驶出水巷,前方是恬淡辽阔的湖面,远远可望见岸边农家隐约的白墙。小船像是在绿色的田野中行驶,两侧漂浮的菱莲莼菰的嫩叶,随着波浪起伏。一只青灰色的苍鹭,踡着身子懒懒地蹲立在养殖场水中的木柱上;两只长脚鹭鸶拨开水面凌空起飞;三只黑白相间的沙鸥盘旋不去;四只野鸭泰然地逐波浮游。最喜是一群乳毛未干、淡黄色的鸳鸯小雏,扑扑地啄着水草,欢欢地溅起水花,雀跃着钻入油汪汪的水葫芦叶片下去……
  相传当年大禹为表彰防风氏治水有功,特赐封山禺山方圆百里,立为防风国,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下渚湖上岸不远,即是历时1700年之久,又于1996年重修的防风祠。游历了下渚湖的美景,再听奇异的防风氏神话,德清的自然山水,在历史的风烟中更增添了人文的重墨。二百年前,剧作家洪昇有诗曰: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港划菰芦。这“天开”二字,尽得下渚湖幽深野逸之神韵。
  只求今日游人纷至沓来探望下渚湖时,多多存有维护下渚湖原始风貌的一份爱心。
  
    
下渚湖美景迷煞人
(周江鸿)
  德清自古山灵水秀,人文荟萃。西部为丘陵山地,东部为水乡平原,而防风古国下渚湖湿地正是集两者于一身,是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有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之称的下渚湖,也是古老的良渚文化防风文化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耕作、繁衍生息。下渚湖水源来自西天目山溪又经余英溪汇入东苕溪,属南太湖水系,很久以前,古运河曾从中穿境而过。湿地——沼泽河汊草滩相连的水域,素有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之称。在以水运航行渔业水产经济植物为主的江南水乡,历经数千年岁月风雨,竟然留有保存如此完好的“观赏性”湿地,应是天赐浙人的福份了。
  三合防风故国内有个大湖,古代称防风湖又名风渚湖,九里湖,现今叫下渚湖,分上渚、下渚。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她西倚防风山,北界余英溪入东苕溪主干道,南界湘溪导流港,为德清县第三大湖荡。下渚湖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厚。
  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约600多个,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水网交错,宛如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大小土墩长年生长密密翠竹,野生芦苇,竹叶扶疏,树影婆娑,湖中鱼虾跃,湖面野禽飞,渔栅连绵,白鹭点点。和尚山道观山一带被辟为野生鸟类保护区。下渚湖水质清澈,符合3级标准,湖上水草丰腴,村民们还种植了大量菱角,绿茵茵一片。船出窄窄的河口,水里隐现一排齐整的竹篱栏栅,相传为春秋越国大夫范蠡所创造发明的,用来划分水域与防止鱼儿逃跑,远处有几个养殖户的鱼寮。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
  下渚湖湿地最吸引人的就是原始质朴,野趣横生,这样的自然景致,现在几乎找不到。跑遍其他地方,不是人工气太重,就是园林化景观太多。而水网的感觉、迷宫的感觉就是下渚湖的一种长处。下渚湖湿地的可贵之处即原始自然野趣。
  杭州野鸟会人士考察了下渚湖湿地,惊喜地发现湖面水草上及沼泽地栖居大量野生珍稀鸟禽,像水雉、小鸊鷈、鹭鸟等数量之多令人吃惊,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小白鹭的数量就达一万多只。下渚湖湿地公园有160余种鸟类栖居,其中属保护的野生鸟禽有二十余种,主要的代表品种如下:1、水雉,当地人唤其水凤凰,羽毛黑白相间,白色头颈还有一绺金黄色细毛,飞行的姿态十分优美轻盈,拖着两条黑色而细长尾翼的为雄性。2、小鸊鷈,类似于小野鸭,羽毛为褐红色,能腾出水面3、5公分,拍翼振翅滑水距离为5米左右,一家5、6口在菱叶水草间凫水觅食,雄禽负责捕食,雌禽带养幼禽,将毛茸茸的小鸊鷈驮在背上游弋水草丛中。3、红嘴黑水鸡,全身羽毛乌黑发亮,比水雉个大。4、鹭鸟,品种有小白鹭、夜鹭、苍鹭、草鹭、池鹭、牛背鹭等。5、游隼,渔鹰一种,生性凶悍,捕猎鱼虾时迅雷不及掩耳。6、小翠鸟、锦鸡、苦恶鸟、鸬鹚、黄苇鳽、灰雁 、渔鸥 、野鸭等。假以时日,游下渚湖湿地,观赏野生鸟禽,将成为吸引广大沪、杭、苏、甬游客的全新亮点。下渚湖不但景色迷人,更称得上特产富饶,湖中红荷菱角,莲藕生香,鱼、虾、蚌、鳗、鳖等水产丰盈,水鸟成群栖息于湖上与水草之间。湖畔盛产桑、竹、桃、梨、梅、柿、石榴、枇杷等。
  风舞芦荻,波光树影,颇具野趣的下渚湖湿地自然植被葱郁,野生鸟禽繁衍生息,与特色湿地生态共同展现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谐诗意,这也恰恰吻合了人们回归大自然,旅游与休闲的理想境界。
  
    
(4)乡土茶道:防风神茶
  下渚湖畔最具特色的农家风俗要数防风神茶。德清三合乡封山禺山一带,为夏禹时代治水英雄防风汪网氏古国。民间以配料独特的烘青豆咸茶为饮,家家户户“三饭六茶”,浸润古老淳和质朴的乡土礼俗“打茶会”,民俗乡风,世代相沿,令世人叹为观止。下渚湖湿地方圆近百里,为防风古国之封疆。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解乏,并备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治水功成。如此吃茶法,累代相沿,蔚成乡风。此烘豆茶之由来,或誉称防风神茶。邑产佳茗,著录茶经,馈赠自奉,风味独妙,情义绵绵,有口皆碑,这道江南咸茶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记载。
  “打茶会”乃防风古国独具鲜明地方特色的“乡土茶道”礼俗,自古至今,已流传千年。有以下八种形式演绎弘扬:正月新春茶(头碗茶),入屋茶(热屋茶),女儿茶(囡儿子茶),毛脚女婿茶(准新郎茶),易家茶(移家茶),亲家婆茶(探亲茶),新娘子茶(结缘茶),婆姨姐妹茶(讲天话茶)。
    
  防风神茶的主料和辅料:
  茶:百姓将山上野生茶树之嫩芽采摘、晾摊、后经炒、揉、焙等多道工艺精心加工,全流程均为手工制作。
  烘豆:将新鲜香芝豆剥壳,用加盐的清水煮熟,炭火焙烘而成,其绿如翡翠,松脆上口,咸淡适中,香而鲜,可入灰甏久藏。
  橙子皮:与柑橘同属芸香科,取其皮切成细丝条,加盐腌制。有理气化痰,健脾胃等功效。
  野芝麻:分大、小两种,草本植物,圆珠状,或大或小,冲泡时浮于水面,齿嚼而碎,有清香,可提神醒脑,健食开胃。
    
  防风神茶吃法:
  吃法颇有讲究,头道,先品尝茶汤原汁;第二道,才吃烘青豆。茶人左手举茶盅(碗)至胸前,盅(碗)口朝里作45度倾斜,右手掌底轻轻叩击盅(碗)口,叩一下,盅(碗)底部的食物往上推一点,全可食用,再叩再吃,如此再三直到吃完。饮者举止有礼,主客皆大欢喜。三合杨坟村一带乡下农家特有的“打茶会”,早几年前已被央视制作成茶文化民俗纪录片,声名远扬。
  
  
(5)防风古国
防风山
  防风山位于下渚湖北岸的防风山海拔仅125米,东起观音岭,西连茅田畈,北至资福寺,南麓为二都集镇,防风山又名风山、封山、风渚山。唐天宝六年(747)改名为防风山。绕过防风祠沿石阶而上数百步,有一地平地,从前为道观,现仅存部分墙垣,旧有“观音阁”、“听雨楼”等建筑,此地称“观音岭”。 “听雨楼”是依山岩而筑,四周修竹翠绿,幽静古朴,清代最后一名探花德清人俞陛云(俞平伯的父亲)曾题一联:
   音可观乎:竹雨松风皆自在。
   大者士也,慈云昙月证圆通。
  在这观音岭上,原先古梅成林,尤其有名贵古梅多株,是防风山上一处重要景点(古梅胜景)。旧有“封山十景”之说:防风古碑、竹林听雨、古梅胜景、封山石室、百丈深潭、潘老仙踪、朝阳俯瞰、春渚浪花、落霞飞虹、奇松待鹤。时过境迁,有的景点已不复存在。
  沿石阶上行,有个蝙蝠禅寺。登高远眺,能看到碧波粼粼的下渚湖,大小河港与农田相间错落,水陆面积大致对等,五五开,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味道,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在清晨观日出,沐浴在万道霞光晨雾霭霭 苦仙境里,你是有福之人,“朝阳俯瞰”果真名不虚传。
  蝙蝠禅寺北面有神奇的“封山石室”景点,俗称“蝙蝠洞”,雅号“封公洞”,《山海经》中称之为“大人之堂”。这里夏日冰凉,洞常年渗水,人入无汗。道光《武康县志》载“洞中广容百席”放得下百桌宴席,让人吃惊,相传为防风山王居所,洞口高大宽敞,洞壁滴泉,水质清凉甘甜,常喝可长命百岁。
  在石洞东侧峭壁上的摩崖石刻,清晰可辨的有“魏兰来”、“公余揽胜”、“洞天福地”等。散发浓浓历史人文气息,石室后有蝙蝠洞,洞内栖息蝙蝠无数,大且红色。58年公社社员积肥曾挑出蝙蝠粪便数百担,足见洞中蝙蝠之多。传说此洞深不可测,通山下的下渚,又说可通徽谢谢。几年前,曾有人挖掘数日,尚未见底,所以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封公洞冬暖夏凉天然小气候,且无蚊子苍蝇,是避暑纳凉的胜地,其神秘莫测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探访。题咏赞赏。洪某作《封公洞》五律诗:
   松崖未及岭,石洞忽旁穿。
   泉滴四时雨,云通一线天。
   虫蛇盘土室,蝙蝠避炉烟。
   最是山僧静,袈裟正坐禅。
  出石室往东走百余步,有“龙池”景点,峭壁危立,清静绝尘。它又叫“仁慈潭”,其三面石壁如削独立其阳,水深清幽,从不干涸,这里曾是朝阳禅院的放生池。若再沿石梯而上,即入“天上室”,安坐其间,防风古国景色尽收眼底,湖水云天,碧竹芦荡青瓦粉墙,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在这封山上,明朝时候有“万卷楼”,号“万竹山房”有楼5间,藏书万卷,书上印有“借书不孝”的有趣字样,让人捧腹。这里峰峦陡峭、怪石嶙峋,顶峰原有7棵参天古松,虬枝曲干,时有野鹤飞来栖集,由“七棵古松待鹤还”的诗句而得名,现仅存孤松一棵。
  顺着山坡往下走,过圣堂岭旧有东岳行宫,是一处崇真道观。西 为“泗水庵”,庵后石壁突兀,下俯清泉。这些景观都已消失,而封山十景之一的“百丈深潭”我们还能见识一下。此潭大小约一亩,深不可测,三面绝壁,高十余丈,崖侧俯视,惊险刺激。阳光直照在潭面,若无风不许游漾影可清点。
  
烟雨防风
  
  烟雨江南自古多水,也多水患,关于治水的神话也在江南各地代代相传。一段历史一些景致,岁月的某些沧桑印记便都藏在那里。防风故国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神奇诡秘的地方,而今天我们就要把这样的一个地方做一个细化把它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防风故国,历史渊源深厚。防风氏历史与神话是湖州也是我们浙江有记载的“最古史事”,但历史的厚厚尘埃早已掩盖了它的芳华,防风历史并不为世人所关注,古籍记载防风的资料也极为有限。防风故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防风文化缘自一个神性的英雄—防风氏。据史载,他是大禹同时代的一位治水英雄,又称汪芒氏,传说里他是顶天立地,能造山河的巨人,他为民治水,助人为乐,性情爽直,嫉恶如仇,他安帮立国,润泽一方民生,他神人结合的神奇形象一直留在了这方江南富饶的土地上。
  防风立国的所在,就是今天德清县三合乡境内的封、禺山两山之间。也因此,封禺两山一带区域,乃至于整个三合乡范围通称防风古国。防风古国的文化遗存也大部分在封山,封山也名风山、封公山、风渚山,名字众多,然到了唐天宝六年(747)年,改名为防风山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防风山,既名防风肯定与辅助大禹治水的防风氏密切相关。传说中,尧王时期,共工撞断了不周山,天下发起了大洪水,防风看着脚底全是白茫茫的洪水,再看头顶,全是青泥,举手一摸,隆隆一阵响,天升高了,高得摸不到了,只见落下一块青泥,青泥一到地下,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尧王高兴,便把它封给了防风氏,防风氏就把取名叫封山。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宋时期,山谦之的《吴兴记》就有记载“吴兴西有风渚山,一曰风山,有风公庙,古防风国也。”至今,山上仍有“封公石窟”、“奇特松鹤”等景点在。
  现存的防风祠,在防风山的南麓。坐北朝南,背依封山,南面下渚湖,极尽了靠山望水的风水学理。防风祠主要是用来祭祀防风氏的,传说里,防风庙的由来是这样来的:防风氏为了治理家乡水患,因而延误了禹王“致群神于会稽之山“的会期,而遭大禹诛戮。防风被大禹冤杀后,尸体被运回武康葬了。因是大禹所杀,一方民众想纪念防风氏,但一直不敢建造正式的祠堂。后来不知在哪个朝代,一个打更人看见武康的县城楼上有一个巨人坐地那里,吓得打更人惊慌而逃,第二天禀报了县老爷。当时的知县是个很有学问的人,知是防风氏被错杀之后心有块垒,便很快筹资造了防风庙,且防风庙里没有设禹王神像,据说是武康人痛恨大禹错杀防风氏,缘此不祭禹王。这是传说,但神人结合的防风氏死而不服也是情理中事吧。
  至唐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鏐重建防风祠庙,在防风祠左侧现存有《新建风山灵德王庙碑》,据考此碑即为钱鏐王所立,传为罗隐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碑通高262厘米,厚约25厘米,宽88.5厘米。它在阮元的《两浙金石志》、陆心源的《吴兴金石记》和《道光武康县志》内均有著录,是县境之内现存少有的千年古碑。从碑文记载看,当年防风祠规模气势甚为了得。此碑的幸存,不仅为研究防风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研究钱鏐王生平的原始资料。
  防风祠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因破损重修,当时神祠为三进:山门、戏台及天井、大殿。头山门有马夫、伞夫神像。戏台是庙会期间演社戏的地方。大殿则有高大雄伟的防风王坐像。大殿上原有无名氏长联:五千年藩分虞夏,矢志靡它,追思洪水龙蛇捍患到今留圣泽;一百里壤守封禺,功垂不朽,试看崇祠俎豆酬庸终古沐神庥。防风功绩利在千秋万代,由此联可以联想。
  祭祀防风神的历史,已是悠深久远。最早可追溯至梁任的《述异记》。那时祭祀防风“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带有较为原始的娱神性质。今日的防风舞就缘自于此。万历《湖州府志》则记载,防风庙“祀防风氏之神,岁以八月二十五日致祭”。这样,秋天祭祀防风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旧时的祭祀规模宏大,被列为“祀典”,所需钱银每年由财政专拨。祭祀活动则由知县率官民致祭,鸣锣喝道,放铳奏乐入庙,用全猪全羊作供品,燃烛焚香,大礼跪拜。
  在大规模祭祀的同时还有声名远扬的防风庙会。在旧历八月二十五前后各一天,庙会在祭祀过后摆开道子,旌旗招展,集合于庙内天井,鸣锣放铳,抬着“四弟相公“出行巡游。防风庙附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过后,在庙的戏台上将连演3天社戏,此中情况前清举人梁英的《防风散记》有较为详尽的记录。
  从防风祠后面沿石阶上数百步,有一平地,原为道观,惯称“祖师台”,其观舍已废,现在只存部分的断墙残垣默默地承载一份历史的沧桑巨变。那里还旧有“观音阁”、“听雨楼”,然今大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观音阁内还有残留的台座依稀可辨,在观音岭上,有一岩洞,俗称“小蝙蝠洞”。由观音岭左侧上山,便是静澄法师募捐重建的小寺院,从寺院穿过往后就是封公洞,俗称蝙蝠洞。这洞在《山海经》里也称为“大人之堂”“封公石窟”。洞内常年渗水,据说夏日冰凉,人入无汗,可算奇境。道理光《武康县志》载“洞中广容百席”,相传说曾是防风氏居所,至于此中真假已是无从查考。洞口高大,有石刻数处,今日能辨的有“魏兰来”、“公余揽胜”、“洞察福地”等。当年洪升就有《封公洞》诗云:松崖未及岭,石洞忽旁穿。泉滴四时雨,云通一线天。虫蛇盘土室,蝙蝠避炉烟。最是山僧静,袈裟正坐禅。
  石室后有蝙蝠洞,洞内蝙蝠无数,大且红色,只是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见到那般光景了。传说此洞可通山下风光秀丽的下渚湖,又说可通徽州。有说数年前曾有人试图挖掘,有一说是穷于经费而未能进行又有另说是挖掘的人挖了许久也不见有尽头,便不敢再行了。
  封公洞西侧封山主峰就是有名的待鹤峰。顶峰之上原有七棵古松,虬枝曲干,风翥龙飞,因时有野鹤飞来栖息,故名“奇松待鹤”,是封山十景之一,然遗憾的是今仅已幸存一棵。
  封山上,明时有“万卷楼”。据道光《武康县志》记载,万卷楼乃唐尧臣别业,号“万竹山房”。曾有楼5间,藏书万卷,书上印有“借书不孝”字样。但历史烟云,早已湮灭了它毫无踪迹。
  一个地方一片湖光山色,总是要有人有神来显示它的深度。防风故国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烟雨防风留给我们后人的已然不多,历史是明镜,历史需要保存,在江南的烟雨里我们但愿防风故国能为我们留下更多宝贵的东西。只是我们所希望的,想必也是防风氏本人在千年前延续至今的愿望吧。

(7)其他
白石洞天
  古禺山的云龙风虎,计筹山的韬光隐迹,使追求世外桃源的文人墨客羡慕不已。南宋初叶,出生于江西省饶州府鄱阳县的词人姜夔,便来到武康计筹山下,结庐隐居。姜夔字尧章,生于南宋绍兴廿五年(1155)。隆兴元年(1163),童年的姜夔便跟随做官的效益来到湖北汉阳,在长江侧畔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代。姜夔的聪明好学,得到了名士萧德藻的常识。萧不但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还在淳熙十三年(1186)将他带到湖州,广交名士。如淳熙十四年两人同游杭州,萧德藻便为他介绍了当时的诗坛名宿中播下了影响。绍熙元年(1190),姜夔因爱计筹山的溪光山色,在山麓南坡开辟白石洞天,并在洞旁边结舍寓居。后来,他在《鹧鸪天》词序中追记道:“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
  姜夔这一住便是经年,他曾在《庆宫春》词序中写道:“绍熙辛亥(1191)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记叙了他在白石洞天期间的生活岁月。姜夔小隐之后,自号白石道人,他的文场好友、永嘉潘柽得知这一信息后,特地为他寄来了一首《题赠姜尧章》的七言诗:“世间官职似樗蒲,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对他的不恋红尘表示由衷的敬佩。
  姜夔寓居白石洞天期间,与武康葛天民等人交往甚密,又周游附近名胜古迹,留下了《过德清》、《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等优美诗章。姜夔物化之后,白石洞天成了后人景仰追慕的景点。元朝来复和尚在游览了姜夔故居后,便写下《白石洞天》诗一首:“琪花如雪傍岩开,淙瀑泠泠涧道回,天上攀龙仙已去,洞口骑鹤客还来。晓看瑶圃云千顷,夜酌金盘露一杯,但使清心遗物累,何须涉足问蓬莱。”
  
计筹山
  杨坟的兴起,应归功于杨存中的开发,而文人的景仰,更因为有高人的遗踪。这里不但埋葬着远古的帝禺,春秋晚期还隐居过著名谋士计然。计然一作计岘,又作计倪,本姓辛、名研,字文子,葵邱濮上人。据《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记载,他南游越国,大夫范蠡见其足智多谋,便拜他为师。其时,越王勾践因兵败之后困于会稽。在范蠡引进下,计然参议越国政事,为勾践出谋划策,终于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育的战略击败了强吴,报了勾践昔日仇耻。越国胜利后,朝中大臣因功高震主引起猜忌,纷纷引退。范蠡师徒俩也渡过钱江,各自隐居于山林。计然择址于禺山北侧,隐居在无名深山之间,那山座北面南,峡口对着禺溪,东西峰峦峻削,中间涧水潺潺,花松翠竹,白云蓝天,那幽胜的景致,不啻桃源洞天。从此,计然避世逃名,躲过了越王勾践大肆殊杀功臣的一场政治巨祸。
  计然隐居于此山,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山呼作计然山,但宋朝嘉泰《吴兴志》却将山名记作“计筹山”。并说:“越大夫计然尝计筹于此,故名。”其实,然与筹在当地方言中读音相同,并非计然在山上度筹划势。而明朝《武康县志》则对山名持不同廉洁,认为此山与余杭交界,而当地方言,把界头读作“句头”,计筹山乃句头山的音误。但据实地考察,计筹山位于禺山之北,而余杭与德清武康两县交界处却在禺山南麓,故计筹山根本不在余杭县界头。计筹山除了春秋末叶的计然避世隐居在此外,三国吴末叶,又有一位名叫计昭的将军隐居在此。据史料记载:“计昭,字叔明,黄武中为车骑将军,见皓(吴国末帝孙皓)荒暴,乃弃官隐居禺山,后晋宣帝屡诏不起。”这位计昭隐居之后,子孙繁衍。据说:今三合乡境内的东计家兜、西计家兜、计家埭等自然村中的计姓人家,都是计昭的后裔。
  计筹山最繁荣的年代是元朝。那时候,元政权压迫江南人民,不少坚持民族气节的文人多遁隐山林,以示反抗。于是,计筹山成了大宋遗民的洞天福地。当时,不少名人都到过计筹山并留有诗文。如林德芳有“吴会东连控二州,凭高怀远思悠悠,云迷大泽鱼龙夜,风散平原草木秋。三尺空悲文种剑,五湖归去子皮舟,凄凉旧事成陈迹,惟有青山枕碧流”的《计筹山》诗。黄石翁有“松花落粉啼子规,山人燕坐春昼迟,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的《幕春计筹山中》诗。计筹山的繁盛热闹,一直延续到明初,连著名学者刘伯温也十分向往,他在《送岳坚入计筹山》中吟咏道:“阳羡先生故将孙,拂衣高蹈入玄门。瓮盈五粒松花酒,食有千年枸杞根。自得诗篇留客诵,疑来猿鸟识人言,浮云富贵非吾愿,此意陶公可与论。”
  经过沧海桑田之变,计筹山在清朝康熙年间武康知县吴康侯的游览中重振山声。吴康侯不仅写下了文字优美的《游计筹山记》散文,还写了“花源一涧碧悠悠,木落空山水自流,丹灶月明鸡犬静,白云泉螟竹松幽。书成越绝人何在?梧冷吴宫岁几秋,霸业烟消弹指梦,神仙安事觅封侯”的七言律诗《秋日计筹山怀古》。此后,计筹山再度成为羽客胜地,景物名区。在众多诗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清朝陈斌的《计筹山览古》:“计然脱履遁椎苏,范蠡藏弓泛五湖,淅淅秋风千载恨,区区越国两狂夫。兴亡稻蟹偶然事,高兴莼鲈达者徒,独惜谋臣从古少,不营贩牧即屠沽。”陈斌这首七律传颂很广,对计然范蠡师徒俩的遭遇作了婉委的评论,读后令人感慨不已。
  名山有山志,起源较早。而计筹山作为名山,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便已由李钟编成《计筹山志》。李钟字松崖,武康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贡生,官任浙江兰溪县训导。他是我县历史上为名山写志的创始人。此后,民国期间的升元观道士真谷子在民国二十年完成了《计筹山志略》。这两部山志,可说与《莫干山志》同辉互映,彪炳史册。
  
杨坟
  杨坟自然村静静地坐落在禺山的峡谷中,北距乡政府驻地约五华里,一条南北向的渣油路,使村庄与集市、县城连成一片。自然村呈条状形分布,禺溪在村庄中穿行,因人烟稠密,住户众多,现在已分成上杨、下杨两个行政村。两村之间的划界,便是那座建于宋朝的小跨径微弯板石拱桥——禺桥。桥的西部为上杨坟、东部为下杨坟。
  杨坟自然村初起时并不叫杨坟而叫杨村,这是有史可查的。南宋时编写的《吴兴志》便有记载说:“宋阳和王存中奏束力葬其地,厥后遂城墟市,名杨村。”可见历史上的杨坟原本叫杨村。后人叫它杨坟则是返朴归真了,因为明朝编著的《武康县志》在丘墓一节中有“太师和王杨存中墓在禺山“的记载。在江南,墓与坟是同义词,所以当地人称杨村为杨坟。杨和王,小名杨正甫,字存中,原籍山西崞县,因勇武著名,南宋孝宗期间(1163—1189)官居太师一职,封为和王。明代《武康县志》记载道:“升元观,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禺山麓,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和王杨存中建,高宗赐御书额。”绍熙初,后创者照观于其北,元毁,明洪武二十四年,道士袁居安重建。康熙六年道士余体崖重修,观右有岩曰:白石洞天。同书又载:“资福寺,在翔凤山,唐季古刹也。宋绍兴二十六年和王杨存中重建为功勋院。高宗在驾亲临,改赐显忠崇孝资福寺。”有御书楼、洗马池、凤山阁、禺泵亭、钵盂案、万工池、诸胜寺。明洪武二十四年开设严林,永乐间毁。崇祯末僧灵机恢复旧址。“俞家桥、仪桥、登云桥、潮音桥,俱县南三十五里。上四桥,宋绍兴二十六年和王杨存中建。”根据史记记载,杨存中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就已居住在禺山之麓。他在这里建道观,修佛寺,架桥梁,大办实事。虽然地方志上都说这是绍兴二十六年办的事,但大兴土木,没有两三年时间是难以竣工的。绍兴廿六年,离孝宗登位还有六年,说不定正因为杨存中督办有功,所以后来才晋封为阳和王的呢。杨存中在禺山之麓还办了一件大事,他采石选料,集匠督工,营建一座精致华美的石池,池里种上罕见的名贵花卉“白莲花”。清初,诗人季书开来到禺山脚下,面对着这座精雕细琢的石池,挥毫写下了“一镜中宫破月圆,禺山静处浣云烟,江郎笔下花多少,此日临池放白莲”的《万工池》诗篇。
  杨坟村民居自西而东地散落于山麓平原之间,东面隔出田畈,便与天目而来的苕溪相邻。隔着清波粼粼的苕溪,对岸便是余杭县的獐山。这里很早以前就有三角古渡,清朝康熙年间,武康诗人潘汝奇便坐着小船从杨坟渡上岸,探访禺山古境。他在《舟泊杨坟渡》七律中写道:“远山翠隔几重围,行出山前翠渐微,忽感花香吹野店,还听人语落柴扉。松杉路绕杨王墓,风雪寒侵衲子衣,最是天涯孤客意,白云长傍渡头飞。”杨存中对禺山一带的老百姓是做了好事的,单说这四座桥,便方便了禺溪两岸的民众。人们没有忘记他,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命名为杨坟。可见,谁值得尊敬,谁值得爱戴,老百姓心中总有一杆秤,口上总有一座碑。
  
禺山
  屏围杨坟自然村的四周大山统称为禺山,早在三代之前(历史学家将我国先秦夏、商、周三个朝代统称为三代)的部落聚居时代,禺山便很有名。据徐坚《初学记》引《吴兴记》说:“风诸南三十里日山禺中。”这山禺中之名,便是后人所称的禺山。大禹治水时,生息在这里的土著部落——防风氏部落,就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汪芒国,汪芒国的国都就选择在封山禺两山之间。封山,现代人都叫防风山。而禺山,当地人叫它禺山头。
  禺山是上了史册的名山,据《武康县志》介绍,其山高一百八十丈,周九里五十步。禺山峰岭相连,如屏似簇,禺溪由西向东,从中间缓缓流过。就在这一片山青水碧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便建立了汪芒国,在国王防风氏的领导下,捕鱼养蚕,种稻栽麻;战天斗地,抗旱防洪,生息繁衍。当中原部落的首领禹在治水中积累了威信后,禹通知各地部落首领,集中开会于涂山。在这次会上,防风因为迟到而被禹诛杀。杀一儆百,禹为了臣伏四方统一中国而诛杀了防风,各地的部落首领都慑服了。大禹凭着治水的功劳和为民造福的声望成了赤县神州的第一个统治者,并由他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政府——夏王朝。从此,原先独立的防风氏部落成了夏王朝的顺民,原先独立的汪芒国疆域也纳入了夏王的版图。禹建夏朝后,汪芒国人民不断反抗,几多血风腥雨。但小如弹丸之地的防风氏子民已经难挽大局,而夏王朝为了安邦定国,长期派出中央命官在此监守。据《越绝书》说:“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家。”这支部队,一面负责着护卫王陵,另一面便是镇压叛乱,维护治安。大约经过二三百年的风雨岁月,禹的第十二代孙子帝廑坐了王位,他把兄弟帝禺分封到原汪芒国旧地。从此,帝禺便在这如屏如簇的原防风氏故都居住下来,他与防风氏民众和协相处,博得了民众好评。不过在事实上,帝禺是统治者,是王权的代表,所以人们敬畏他,服从他。后来帝禺死亡,尸体并没有运回中原,就地安葬在大山之下。人们为纪念帝禺,便把这里的大山称呼为禺山。
  禺山在历史上是一座知名名山。《辞海》合订本第715页说:“封山禺,封山和山禺山的合称。山禺或作隅、禺。在今浙江德清西南,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所。”《汉语大词典》第二册第1258页说:“封山禺,亦作‘封隅’。封山和山禺山的并称。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附近,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所。《国语·鲁语下》‘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山禺之山者也。’韦昭注:‘封,封山;山禺,山禺山。今在吴郡永安县也。’唐柳宗元《天寻》:‘封山禺守之,其横九里。’前蜀杜光庭《郑顼别驾本命醮词》:‘玉阙琼都,咫尺封隅之内;凝岚积翠,高低城邑之旁。’”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指明:“山禺,封山禺之山也。在吴楚之间,汪芒之国。”三国吴时的韦照,南朝刘宋的山谦之,都提到这座禺山。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记》、罗泌《路史》、谈钥《嘉泰吴兴志》等。明朝归安人陈文煜在《吴兴合壁》禺山条下概括地说:“汪芒氏受封建国,夏王禺分守名山。”对禺山的命名及历史概况作了简明的总结。禺山,这座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便已建立国都的名山,经过了四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如今依旧青翠如洗。除了远处传来几声开山炮的震响和近处不时传来的鸡犬之声外,一切恬静安宁,仿佛太古之初。
  
云岫禅史
  云岫山,坐落于德清县三合乡,因旧有青云塔,故又名塔山。周围还有大牛山、轿子顶、猢狲山、宾秋岭等,群峰环抱,四周古树秀木,松竹茂盛,植被深厚,幽静深然。
  说起青云塔,《武康县志》有记载“青云塔,在云岫山,以居县治巽位,故又名巽峰塔。明隆庆年间知县金九皋倡始。至万历九年,知县梅一科继之捐募告成。”塔历来属镇宝之物,关于青云塔的建造和来历也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明朝万历年间,武康县境各种灾难频起,弄得县官焦头烂额。有一师爷就告诉他,武康地势西高东低,按风水学西白虎东青龙,西高东低就是白虎星冲犯了青龙星。于是就建了气势恢宏的7级宝塔,宝塔建成,取“青云直上”之意命为“青云塔”。颇为遗憾的是,1954年的夏天,青云塔轰然倒塌,只留塔基。然塔山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之有名往往与寺院庙宇相连,塔山也不例外。然说起佛事,难免就会想起杜牧的两句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云岫半山之中,就有一寺,寺以山得名称云岫寺,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云岫寺也取出云出岫之意。岫意即山洞,寺出云出洞,此乃寺院意境之所在。
  山色总是空蒙,而空蒙的山色里隐藏着更多的历史和现在。云岫寺,始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历史风云变幻,寺院几度兴衰。元至正五年(1345)年由僧文粹重修。永乐元年(1403)由僧起宗复立,明嘉靖间又毁。明万历年间,鹿城人顾瑞屏,据说他外婆家就在云岫山下,幼时常常到云岫寺玩耍、读书,并深得僧众指教而心存感恩之心许下心愿:他日若有功名,定要光大禅宗,重塑佛身。后他殿试高中,官高至礼部侍郎,果然兑现诺言,捐资重修了庙宇。清吴康侯《云岫山记略》中就有记载:“万历间,普客禅师驻锡于此,极意兴复,又得顾瑞屏宗伯布施,琳宫宝刹,岿然改观,僧众多至千数。”当年骆文盛也曾有诗赞曰:云岫藏云云不飞,老僧长年伴云栖。参天竹树阴阴合,覆槛藤萝袅袅低。过雨流泉穿石下,啄花幽鸟向人啼。我来正值朱炎侯,却喜凉生白苎衣。由此可见当时的云岫寺在它起起落落的历史里该是一段最为荣光的岁月了。
  斗转星移,沦海桑田。清乾隆初,寺遭劫难再度衰落。直到清光结盟13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饮赐龙藏经12部装16橱及全副銮驾,回山传戒。慈禧太后亲书匾额“藏经阁”,光绪皇帝亲书“清静圆通”,恭亲王题“大雄宝殿”四字。此时的云岫寺也算是一度风光无限了,全寺共有云房99间半,僧众七八十人。地藏王殿旁有巨钟一座,重约2500多公斤。然在解放前的百余年间,因为战事纷飞不断,寺院部分房屋倒坍,僧徒四散,寺院又衰。解放初,云岫寺尚存有宋代风格的大雄宝殿以及清代修建的金刚殿、配殿、观音殿、藏经楼、斋堂、戒堂等40余间,面积约2200余平方米。但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经卷被毁、钟炉被捣、阁楼被拆、匾额被砸,佛像被毁,寺院因为历史再次难逃遭劫的命运。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里,寺院经历了几毁几建几湮的沧桑历史走到了今天。盛世修佛,在甘于苦行的出家人和虔诚的信徒及地方政府的不断维护修建下,云岫寺几经修建扩建,古貌得以重现,八百年的古刹才日见光彩。如今我们所见的云岫禅寺,是1985年按宋代原貌作了修整,1999年、2000年又翻修了大殿、山门和金刚殿,同时全面修整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藏经楼。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云岫寺内里建筑布局为三进二厢,自成一个院落。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华严宝殿按照严密的建筑方案按序匀布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配殿相向而立,斋堂、戒堂建于配殿两旁。走近云岫寺,大门其上高悬“敕赐云岫禅寺”,红底金框森然肃穆。进去的是天王殿,里面“四大金刚”威武雄猛。第二进是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和东西两侧18尊罗汉佛像气势雄然,旁边的阿难、迦叶和望海观音金光闪烁。殿中合抱的朱红大柱,挺拨巍峨,原主能持能山法师在他九一高龄时写就的楹联高居其上:古塔入青云,阁上梵经皆贝叶。深山藏古寺,佛前灯焰尽莲花。字体苍劲,足见能山法师之非寻常功力。观音阁,藏经阁为第三进。藏经楼上至今保存有《大藏经》12卷。
  说起能山法师,他可是名声响当当的画师,1928年就在上海和王一亭、张大千在画坛驰骋一时。据说能三法师法号自解为能三者三句话,即难舍要能舍、难忍要能忍、难行却要能行。“三能”,也是我国佛教早期禅宗之思想,传说佛师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连小鸟在肩上筑窠也浑然不知,这实际就是人意识的沉潜状态。人之精神境界沉静在一片恬静安宁之中,精神随之获得一种永恒感。能三法师在塔山深涧幽谷、荒山密林中度过了他漫长的51年苦修经历,没有“三能”,岂能为之?1998年,能三禅师在云岫寺以他九十多岁的高龄圆寂,并在临前遗嘱将其一生积蓄6万余元在寺内新建一座地藏王殿,远近香客及乡里民众闻之无不唏嘘动容。
  云岫寺建寺800多年,古迹颇多,在大雄宝殿后门外侧,有明代礼部侍郎顾瑞屏小时在此读书写字留下的一泓“洗砚池”。在观音殿和藏经楼侧,尚有宋梅一棵,每至冬季,腊梅盛开,新香四溢。还有清康熙年间至今的“四季桂”,金秋时节,暗香浮动,在肃然的寺院里凭添了几许生机和活力。在距古寺50米处,新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望岫亭”,可供香客游人望山休憩。云岫寺在进山门处有一牌坊,高达5米,正面横额有“云岫禅寺”四个苍劲大字,两旁有联:“佛日高悬光明世界,**大转普利人天。”上去转个身背面横额则为“佛国净土”四字。“云岫禅寺”牌坊极尽山泉花鸟之胜,历为僧侣人、士大夫辈来此吟诗游憩,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篇章。其中明翰林编修骆文盛就有《秋日游云岫》诗云:寻山何处好?云岫独栖云。路绕松阴入,泉从石窦分。岩花秋暗淡,炉篆午氤氲。不用通姓名,山僧侣总未闻。大凡寺庙,均以深山老洞而出名,云岫山进山道中就有一“石门洞”,云岫寺便是在石门洞上。进得山门,抬头而望山间石阶层层叠上。沿石阶一步步登上石洞门,山间万竿翠竹四季摇曳生波,洞旁有一小瀑布,潺潺流水常年不断。江南梅雨时节,水势增多,更是飞瀑直泻,形似白练。不由人想起陆游《山行》的诗句:“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更为奇特的是山门、石门洞与望岫亭三点一线,与云岫寺建筑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成为云岫山一道雅致的风景。
  而对虔诚的香客而言,也许风景并不重要。佛能通灵,重要的是他们上香的动作、跪拜的双膝、礼拜的眼神,还有卜筮时倾听回应的双耳,这些庄重的举止让他们的心得到了最妥贴的安顿。在暮鼓沉沉里,在晚祷的钟声里,一道潺缓流淌的梵音,会从芜杂的生活里漫出来抚慰今日日益浮躁的心灵悸动。历史是流逝的,虔诚的香客却代代相接不变,云岫寺只是一个存在,在存在里我们体味了历史的交换更替,体味了人生的沉沉浮浮。也许有一种诉说是无声的,有一种倾听是静静的,当我们走进云岫之时抱着一颗敬畏的心,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块石碑,每一个佛象都充满着感悟的禅机,在那禅机里,一丝苍凉和无边的寂寞远远地离开了我们的心灵,只有充盈让我们在敬畏之外坐下来,静静地听一方禅语,没有任何话语可以替代。正是在这样无声的禅境里,我们有了更多对于历史,对于人生的张望和思索。
  
  
2、莫干山(另做专题)

(1)避暑胜地: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县境内,是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苏州145公里,距无锡180公里,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浙沪最近的名山,上海经济区唯一的避暑胜地。莫干山虽不及泰岱之雄伟,黄山之神奇,但却以独具魅力的江南山水神韵,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驰名中外。与庐山、鸡公山、北戴河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素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莫干山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景区总面积达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是最好的疗、休、养高度。享有“江南第一山”美誉的莫干山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取胜。绿阴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风格各异的别墅、亭台和胜迹,构成了清秀妩媚的自然风光,在我国山地风景名胜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莫干山景点众多,有风景秀丽的芦花荡公园,清幽雅静的武陵村,荡气回肠的剑池飞瀑,雄气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浓郁的塔山公园,以及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台、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处,令人流连忘返。
  莫干山遍地修竹、郁郁葱葱,绵延不绝,构成了国内罕见的竹海景观。山中清泉横溢,汇流成溪,形成了或纤细秀美、或落落大方、或气冲霄汉、或奔腾如雷的瀑布飞泉风景线。山中的云雾,因时而异,变化万状,时而赤云一缕,束远山如带;时而朵云飞来,窜房入户,满室氤氲,可餐雾饮露,枕云席絮;时而又成丝丝浮云,顺风穿行,如若平川织锦;更有云海奇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更令人惊异的还是在竹海中隐藏着的一幢幢各尽其美的精致别墅。二百多幢形象丰富、无一雷同,分别代表了欧、美、日、俄等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的各国住宅府邸形式复制品使莫干山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美称。莫干山上的别墅,既有哥特式的尖顶建筑,也有巴西里加建筑的模拟品;既有巴洛克或洛科科式的遗风,也有折衷主义的产物;既有北欧的陡坡屋顶,也有南欧的缓坡屋顶;有的庄重,有的轻巧;有的舒展,有的雄浑;有的优雅,有的稳健。建造的别墅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且统一,依山就势展开,高低错落有致,或对山相望,或隔溪而居;或左右为邻,或上下而立;有的耸立在山峦峰顶,可极目远眺,观日出日落,四时变化;有的坐落于溪边泉畔,可枕流漱石,看水涨水消,鸣泉飞瀑;有的则掩映在修竹花木丛中,可品竹赏花,听鸟歌蝉唱,竹浪声声。来此欣赏,不禁会产生身居域外,周游列国的感觉,这是一种别有情趣的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更令人留恋的是,这里的每一幢别墅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莫干山镇
  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以竹、云、泉“三胜”,清、静、凉、绿“四优”令人向往;山上别墅风格各异,誉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莫干山镇就座落于莫干山东麓,距景区仅两公里的路程。莫干山境内群山连绵,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物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到莫干旅游,可脱离都市的暄嚣,在清山绿水的倘佯,不仅可以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也陶冶情操、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品味鲜爽可口的农家菜,享受山里人家的独特生活。
  
江南碧坞
  坐落于德清县莫干山镇碧坞村,位于莫干山麓。与著名的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塔山、怪石角隔山相望。位于龙潭上端的瀑碧瀑布共3段,落差五丈,颇为壮观。《莫干山志》载:碧坞瀑布,在莫干山北麓碧坞村。村落倚山临溪,丛簧蔽空。入村,泉声争琮,不绝于耳。过村,循石径上行,则数座峭壁,嵌空对峙,中成狭弄,溪流腾跃倾泻。在一转折处,巨石错互,水流被阻,势益猛,由岩缝洞穴夺路而出,落差四五丈,形成飞瀑,注入龙潭。瀑布上端,一石甚平,人呼仙石,相传为汉钟离、韩湘子弈棋处,今石面棋纹,仍依稀可辨。
  碧坞龙潭一带,古木参天,泉水琮琤,又是一个清凉世界。碧坞瀑布发自天泉山巅,如百道泉流从山崖上倾泻而下,落到悬崖处,两侧为峭 壁所夹,于是飞空而下,形成巨瀑,直捣龙潭。瀑布高达五丈,震耳欲聋,甚为壮观。龙潭深不可测,旧时传说“有龙潜底”,每逢大旱之年,百姓常在此祷雨,龙潭即由此而得名。潭水极度清,夏日在潭边嬉水,暑气顿消。崖壁上周庆云题刻:“上有飞瀑,下注农田,潭深莫测,有龙潜焉,灵应祷雨,自昔相传,残刻于颛,贞元纪年,并此四字,亦化云烟”。七十年代,这里曾修筑水电站。现《莫干山风景区发展规划》已将碧坞龙潭区列入莫干山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龙潭溪水的上游,有一块平坦的巨石。人称仙台,又称棋盘石,传说是八洞神仙中的汉钟离和韩湘子下棋的地方。
  
黄郛故居


  黄郛故居:有白云山庄、藏书楼、蚕种场等。黄郛(1880-1936),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代理内阁总理,民国首任外交部长等职。后隐居莫干山,并在庾村创办莫干山小学等多项善事。1936年病故墓葬莫干山麓庾村。


  
石颐水库
  以供应莫干山居民用水而建成的石颐水库为主,库边遍地翠竹,群山环绕。山水相依,有长达1000余米的紫岭隧道,是野营的好去处。
  
    
3、古镇新市(另列专题)
  如明珠镶嵌在大运河畔的江南水乡古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历代名人辈出,文物古迹遍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和“小上海”之美誉。辖区内是河港纵横、菱荷飘摇、阡陌交错、桑竹掩映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著名影片《林家铺子》、《蚕花姑娘》均在此拍摄。
  新市系江南水乡名镇,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古典特色,有长达数华里的市河与古运河相接,原有古桥梁七十二座之多,现仍保留着十一座,以状元桥、菩萨桥、寺前桥等最为出名。文物古迹遍布在镇区,素有“仙潭十景”,“三潭、九井、十八块、三十六条弄、七十二爿半桥”之美景。西河口一带保留着大批古老建筑民居、驳岸、埠头、骑楼,及始建于明清时代的石拱桥,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镇区内古弄幽深、古居简朴,使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县级重点文保单位有觉海寺,香火兴旺,每年吸引香客和游人达数万人次;还有梅林遗址,系属商周时期新石器时代遗址。镇区四周农田肥沃,自然风光优美,野趣横生,一年四季可供游览、捕猎、垂钓、划船、野炊、趣味劳动、探寻古迹等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在湖光树影中领略“两岸青青万枝桑,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田园风光。
    
    
二、人文德清
1、古建筑
  
(1)古桥梁
  寿昌桥:又名上渚桥,宋咸淳间建,在二都乡瓦窑自然村,横跨上渚河。单孔石拱,长35.2米,宽2.8米,拱跨17.2米,上设须弥座式石栏板,间置莲瓣花纹望柱,两侧铺有踏跺垂带,墩用长方块石垒砌金刚墙。建筑古朴雄健,是县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桥梁。
  清河桥:又名孩儿桥,宋治平间建,在城关镇务前街北端,横跨县桥河。单孔石拱,长16米,宽3米,拱跨8.6米。桥上石栏镌有浮雕云拱,8根望柱饰以莲瓣,拱圈石刻有题记。
  乌程桥:元至正间建,在莫干山乡燎原村。单孔石拱,长12米,拱跨5米,桥面无栏。
  虹桥:又名崇泾桥,在二都乡塘泾村,横跨塘泾河。单孔石拱,长11.6米,宽2.8米,拱跨5.4米。始建于元泰定间,清雍正十年(1732)重建,仍保留元代风格。
  社桥:在龙山乡漾口村,石板平桥。长42米,宽2.8米。5孔,中孔跨6.4米,高5.2米。柱用3条大石构筑,栏为须弥座式,两端置抱固石,望柱镌仰莲、覆莲纹饰。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留有部分宋元时代构件。
    
(2)古寺庙
  云岫寺:位于二都乡石井山,宋淳熙八年(1181)创建,元至正五年(1345)重修。清光绪十三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赐大藏经12部,銮驾1副,慈禧亲书“藏经阁”,光绪帝泐“清净圆通”,恭亲王题“大雄宝殿”匾额。时有僧徒七、八十,殿屋99间半,大钟1口,大香炉1只。解放初,尚存具有宋代风格的大雄宝殿以及清代所建的金刚殿、配殿、观音殿、藏经楼、斋堂、戒堂等40余间,面积2200平方米。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省考古研究所古建筑维修中心设计,按宋代风格进行恢复修整。今古刹朱门粉墙,翼角腾空,雄健古朴。
  觉海寺:位于新市镇中山街迎圣桥北堍,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名兴善寺,唐武宗时毁,大中五年(851)重建,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名。后屡毁屡建,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今尚存单檐歇山顶山门3间、重檐歇山顶金刚殿3间、硬山顶观音殿5间。寺内灵泉池,架有单孔石拱小桥。全寺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古塔
  文明塔:在城关镇东北下兰山之阳,余不溪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砖砌,塔高18米,7层8面。各层均有棱角腰檐,每面有壶门式壁龛或砖雕魁星像相间布置。清道光初,塔刹被大风吹毁。“文革”中,塔基部分砖石被挖,1979年,底层己用水泥封固。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辉山塔:又名镇北塔,在戈亭乡辉山南麓,面临龙溪,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塔高18米,7层6面。塔基由花岗岩筑须弥座,塔身用砖实砌,每层均有砖筑倚柱和腰檐装饰。塔壁、顶层有砖雕“南无阿弥陀佛”6字,其余各层,每面均饰砖雕魁星像,塔刹存有覆钵和露盘。是座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建筑。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古戏台
  范蠡祠戏台:在干山乡蠡山,为范蠡祠的门楼部分。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寓居于此。清光绪初重修。祠形似舟,歇山屋顶,飞檐斗栱,正脊彩塑二龙抢珠,戗脊各卧一龙,张口扬须,耸角展足。门楼有座戏台,面积40平方米,可南、两面演戏,东、西两侧有化妆、道具室。1982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古井泉
  东野古井:在武康镇千秋村孟井头(今清河桥),相传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武康知县刘守成复浚井、建亭、树碑;民国8年(1919),武康知事熊宪章筑井圈。迄今井、亭俱废,唯存石碑、井圈,藏于县博物馆。
  碧泉井:又名八角井,在武康镇八角井村,为宋代古迹。井壁以花岗岩块石错缝砌筑,井圈用4块条石组成方形,置于井壁四角之上。井口呈八角形,直径1.65米,井深3米左右。
  半月泉:在城关镇北门外石壁山之阳,晋咸和间僧昙开凿,石罅如半月,泉清冽,初名灵泉,后更名半月泉。宋元祜六年(1091),苏轼曾题诗纪游。今泉废,仅留苏轼纪游碑刻一方,系徐秉源等人于清嘉庆九年(1804)六月十日重摹。碑之前半部分有楷书“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坚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等字,后半部分用行书题诗1首:“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款署“东坡”。此碑藏于县博物馆。
    
2、古墓葬
  辉山土坑墓:在戈亭乡东舍墩村辉山东侧。属新石器时代良诸文化。1986年1月发掘两座,出土木质葬具及琼、璧、珠、坠等玉器6件,鼎、尊、盘、壶等陶器6件。经测定,距今4080年。
  城山土墩、石室墓:在武康镇红山村城山山脊。为西周至春秋战国时墓葬。形制有土墩、石室两类:土墩范围较小;石室墓形甚大,长者13米左右。曾有原始青瓷豆、盂及印纹硬陶罐等器物出土。此类墓葬全县共有80余座。
  干山土坑、砖室墓:在干山乡干山山坡。属汉至六朝时墓群。墓葬结构为土坑、砖室两种。有釉陶、瓶、壶、青瓷碗出土。此类墓葬分布较广,已发现的有秋山、城关、莫干山、后坞、武康、干山、新联、三桥、上柏等多处。
  赵孟墓:在洛舍乡东衡村。今基地仅剩石马1匹,存于村民宅院。
    
3、崖刻石雕
(1)崖刻
  子昂碑:在三合乡上杨村计筹山百步口,高2米,镌有6行隶书:“吴兴武康计筹山,越大夫计然隐此成道。后千年,葛仙翁炼丹在此。又千年,当涂杜君道坚来登白石崖。两仙游侠,为四大域中建万古福地。大梁赵孟頫书。”今因久经风蚀,字迹模糊。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龙潭摩庄题记:在武康镇花石开村下龙潭,唐贞元十六年(800)刻。题记正楷10行,全文为“湖州刺史京兆于,监察御史河东薛公允,前右卫胃曹吴兴沈必复,处士弘农杨系、富春孙革、天水赵匡时、河南于金。县□□□□,尉包举。贞元十年二月五日题”。“玉石响。□□□年二月一日咏铭。”其中7字泯灭,余皆清晰可辨。
  石壁山摩庄题记:在城关镇石壁山原慈相寺旧址。题记面积0.5平方米,正楷5行,全文为“嘉靖丙申春,归安陆子□雍赴岭□,道□德清。毗陵白□帷沉留□泉亭讷比。”其中5字已风蚀难辨。属明代旧迹。
  石划船山摩崖造像:在武康镇花石开村石划船山岩壁。佛像高0.8米,头饰发髻,两耳垂肩,双手合十,结跏蚨坐于莲花座,用浮雕手法镌成,属宋元旧迹。
  此外,尚有莫干山风景区、南路乡东山村、役头乡东沈村等摩崖题记。
    
(2)石雕
  永宁寺经幢:原在士林乡白彪村永宁寺,后移士林乡公园,仅存幢身1节,为6角直柱体,高1.34米,直径0.44米,周阴刻《佛尊胜陀罗尼经》,字迹风蚀难辨,为唐代威通十年(869)之物,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清大闸石雕:在城关镇南门大闸,有高1.4—1.75米的石狮10只,雌雄各半,均为坐姿,神态各异,采用石灰岩或花岗岩雕琢而成。1959年建大闸时从全县各地搜集置此,属元明之物。
  对河口水库石雕:在水库管理局路侧,为明代墓地遗物,建水库时移入。有石翁仲2尊,石马4匹,石羊2头,均以石灰岩雕琢。
  此外,尚有龙山乡兰花坞、城关乡新盟村、三桥乡友谊村、莫干山乡燎原村等石雕。
    
4、古遗址(遗存)
(1)聚落遗址
  董家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位于下舍乡群益村百子堂西北,面积400平方米。曾有磨制石凿、石磷、石陈等生产工具和泥质灰陶罐、钵、豆,夹沙红陶釜、鼎等生活器具出土。遗址损毁严重,今尚存部分文化堆积。1982年6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董家墩同时代的尚有下舍乡新村南塘湾遗址、三合乡大赛村沙岭头遗址、二都乡水产村关帝岭山田横遗址、戈亭乡东舍墩村辉山庄遗址、钟管乡审塘村审塘遗址、洛舍乡砂村尖山南庄遗址和砂村上山头遗址等。
  梅林遗址:属商周时代,位于梅林街北面积1.8万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研、凿、砺等石制工具,釜、等夹沙红陶和鬲、罐、盂、盘、钵、网坠等泥质陶残件,还有原始青瓷、印纹硬陶罐、等器物碎片。遗址于50年代发现,1982年6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城关乡有信谊村平阳岭遗址,官庄村嵇家山遗址、石臼山遗址、金鹅村金鹅山遗址;洛舍乡有仲家村红毛墩遗址、何家村墅元头遗址;武康镇有千秋村大寺贩遗存、联合村朱皇庙遗存;三桥乡有民进村梅花坞遗存、赤山村吴家岭遗存;龙山乡有漾口村后头山遗存等。
  大庙山遗址:属马家洪文化中晚期和良诸文化早中期。位于上柏镇西北,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出土遗物有凿、斧、研等石器,鱼鳍形鼎足、圆锥形双目式鼎足,鸡冠状沿、牛鼻式耳等陶器。
    
(2)矿冶遗址
  铜官山古矿遗址:在莫干山乡上铜官山北坡,有矿穴两处:一穴称炼铜滩,深约百米;另一穴称恶金潭,深10米左右。相传汉吴王濞在此开矿炼铜。
  前山古冶炼遗址:地处莫干山乡何村前山,面积250平方米,世传为汉吴王炉冶之地。
    
(3)陶瓷窑遗址
  小马山(即赤土山)窑址:在城关镇西门外,为东晋至南朝德清窑的一部分。瓷片、窑具堆积面积180平方米。此窑黑、青瓷合烧;黑瓷胎呈紫褐,釉层匀润,色黑似漆;青瓷胎呈灰色,外壁施化妆土、上釉,釉色青或青黄,釉面晶莹光滑。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等。窑具有筒形座和盂形齿口间隔具两类。1982年6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山窑址:属西周至春秋时期,位于龙山乡施宅村掘步岭,面积400平方米。烧制碗、盂、罐等原始青瓷器,器表饰云雷纹、勾连纹、篾点纹和S形堆纹,胎质坚硬,呈灰或灰黄色,施青黄或青褐色釉。与此同时期的尚有龙山乡泉源坞原始青瓷窑址,龙胜村塔地山原始瓷、印纹陶窑址,白洋坞原始青瓷窑址;二都乡防风山原始青瓷窑址等。
  此外,还有战国时期的洛舍乡冯家山窑址,东汉时期的二都乡联胜村青山坞窑址,三国时期的二都乡黄角山窑址,隋唐时期的洛舍乡墅元头窑址,五代至北宋的三桥乡黎明村丁家浜窑址等。
    
(4)古城遗址
  赤眉城:在武康镇西南城山之巅,面积200余平方米。经考古调查,石城为春秋时期所筑。
  德清城墙遗址:在城关镇大家山,始建于宋,明嘉靖抗倭时重建。现存残垣一段,长150米、高6米、底宽6米、顶宽2.5米,土夯筑。
    
  永安古城:作为古代武康县治所在地,至今已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纷繁的地方志中记载着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从这些一鳞半爪的片言只语中,可以查证永安古城的沿革变迁,并逐渐勾勒出它往昔的轮廓,从而为其旧址的确定提供最好的佐证。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正式设置永安县,这应该是武康建县之始。唐《元和郡县志》载:“(吴)大帝分乌程余不乡置永安县。”晋时地名改易永康,后为武康,并一直沿用,而行政区划未变,隶于吴兴郡。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县为永康,寻改武康。属吴兴郡。县名武康始此。”南宋《余英志》对县名的变革有明确解释:“晋平吴,以平阳郡有永安县,故改也。改永康为武康者,以同惠帝年号故也。”清代曾在永安古城旧址出土晋砖。清道光《武康县志》载:“邑西四里……永安山之阳。雨后墙垣颓圮,其砖文或曰“咸和八年,或识‘永兴三年’”累累不一。”并注明:“近县故址,居人犹称为“后署”,此盖旧时城砖也。”隋至宋,永安古城经历多次变易。原在余英溪北,隋时迁于溪南,百余年后因兵燹复迁溪北,南宋初再次重建。永安古城虽然屡毁屡建,但地望基本不变。在重建后即刻达到原初的繁盛。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永安城,在余英溪北。隋仁寿二年(602年),中使苏伦徙于溪南。唐广德元年(763年)袁晁乱,毁于兵。二年(764年),左卫兵曹参军庆澄……重建于溪北。铜岘山之水三面环绕,浚为濠堑。立四门,东曰“抚耘”,南曰“朝恩”,西曰“怀安”,北曰“平远”。宋建炎(1127-1130年)末,悉毁于兵。绍兴二年(1132年)……故址重建,规制复备。”另载:“广德二年……袁晁之乱……县郭居民悉为灰烬。澄于瓦砾荆棘之场,创制屋宇,召集逋亡,未及期年,悉复其旧。越岁,殷繁过半。”元末明初,由于张士诚的短暂割据,永安古城又一次经历了兵毁和重建。清道光《武康县志》载:“……吴王元年……兵燹之后,殚力建置,规制一新。”至此,武康县治逐步向东南迁移到今武康千秋桥北堍一带。
  永安古城以其山水环绕的得天独厚,民物阜安。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武康为六朝名邑,金石之富,甲于诸县。”从北宋县令毛滂的《东堂记》中,我们可知县舍“尽心堂”的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湖州刺史府:“以‘生远’名楼,‘画舫’名斋,‘潜玉’名庵,‘寒秀’、‘阳春’名亭、‘花’名坞,‘蝶’名径,而叠石为鱼矶,编竹为鹤巢,皆在此池上。独‘阳春’西窗,高山最多。”这些精巧奇秀的名称,让我们不难想像当时亭阁错落,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景致。
  《余英志》载:“铜官山本名武康山,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改永安县为永康,寻改武康,县以山名也。唐天宝六年,山始改名铜官。”
  清道光《武康县志》“铜官山”条目载: “在县西北十五里,高三百五十丈,周七里。本名武康山,晋以之名县。世传:汉吴王濞采铜于此。唐天宝六年始改今名。”
  清道光《武康县志》“永安山”条目载:“在县西五里,一名银山。高七十丈,周四里。吴置永安县在此。”
  清道光《武康县志》载:“县在今治西五里银山。银山原名永安,故名。”
  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永安城,在余英溪北。”“铜岘山之水三面环绕”。
  清邑人唐靖的《山川总序》做过确切的总结:“自莫干而南为铜官,为紫山……带以前溪,作我都邑。”“永安北迎……前溪贯乎中央,邑治正临此焉。”
  根据上述史料,三国时,永安古城建造以永安山得名,县以山名。晋时改名武康,永安山也改名武康山,山以县名。唐代武康山改名铜官山,清代又称银山。永安山、武康山、铜官山、银山,实为同一座山,仅确指与泛指而已。永安古城即在永安山的南面。前溪因在邑治之前而得名,源于铜岘山。因桃花夹岸,落英缤纷,故又名余英溪。永安古城即在前溪的北面。永安山成东南至西北向错落排列,永安古城遗址在其东南向阳的台地上,被连绵的丘陵成合抱之势。前溪原流向也从山侧经过。现因为城防工程使水系改道,原地貌已不可复见。登永安山远望,地势开阔,方向正对东南方今武康镇。从堪舆的角度来看永安山是古城的屏障“祖山”,前左右各有一小丘,为“青龙”、“白虎”,成关门之势,远处云岫诸山为“案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