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论坛】中国父母最常喝的三碗教育鸡汤

 老沔城人 2015-12-31

朋友圈和铺天盖地的教育理论圈里鼓励你“不要打孩子”,而要“给孩子自由和快乐”的鸡汤文是不是很多?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现代育儿准则,那就太年轻,太天真,太简单肤浅了。现在社会上“熊孩子”为啥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包容和迁就所导致孩子的自以为是与麻木不仁。虽然现代教育不提倡中国古代的那种“父为子纲”观念,也反对体罚,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孩子快乐,只要孩子幸福,只要孩子自由,就什么都会有的,什么都是好的似的!

翻翻你的朋友圈,让我们看看,您是否也曾走入下面这些误区——《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是自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优秀的孩子是需要赏识的》……这样的鸡汤文章,很大程度上阻碍父母理解真实的教育世界,采取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真不是那样简单的。今天,就带您解析一下,看看您被这些鸡汤骗过吗?

第一碗鸡汤:快乐教育

最近几年,中国的初等教育被快乐教育来了个大洗脑。请看:

小学好轻松,四点半就皆大欢喜的放学了;孩子要经常表扬,批评不能使孩子难堪,更不能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快乐是玩儿出来的……这教育,听起来真美好呀。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可这种“快乐教育”的结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礼貌、知识、能力和视野一个都没有,还让孩子一个个心比天高,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既受不了家长与老师的管,又吃不了苦,听不得批评,还受不得一丝委屈!试问,学不会基本加减乘除,我就想问问那些由着孩子减负的家长,你家存款后面究竟有多少个零,就这么有底气让孩子在基础教育的阶段,没头没脑的玩?

那个最先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究竟是谁?真应该逮住好好打一顿。

看看周边国家的日本教育、看看韩国的高考,看看新加坡的教育,再看看和实际了解欧美精英们的基础教育……说国外教育轻松的,是没有认清其通过教育商品化完成淘汰的本质。平民家小孩四点下课高兴的玩儿去了,精英阶层的孩子们要付出额外的金钱精力购买教育:学乐器、学艺术、学舞蹈……中国的教育系统只看到人家快乐,人家背后的机制却没考虑过。本来中国教育也就基础教育还算扎实,这一下,自废武功了。

记得有一位老教育家梗着脖子倔着脸说:“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难度。这点难度都接受不了,孩子们将来还能干点啥?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这才是真理,是良心话。

第二碗鸡汤:充分释放天性!

某一年在餐厅吃饭,隔壁的三岁孩子没有一秒消停的时候,奔突吵闹,破坏了静谧美好的气氛。看不过去,对那位妈妈悄声说:“让孩子小点声好吗?大家都觉得很吵。”那位孩妈一脸无辜的说:“孩子天性不就是活泼吗?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呀!释放孩子的天性不就是最好的成长吗?。”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解放天性,而是侵犯他人。

这年头常见有人把孩子的大声尖叫、粗鲁没礼貌、抢人东西、随地大小便这种没教养的行为,当作孩子天性。更自恋的父母,还会把这当成孩子真性情。但是别忘了,除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会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基本底线。既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就必须遵守社会准则。一味的放纵自由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自由永远是和规则伴随的。

再说,别老听鸡汤里说“天性与自由”,教养该教就得教。教养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线,往高层次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是替人着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孩子有权利活泼,周围人也有权利享受安静、舒适和不被打扰的旅程。一个把天性凌驾在社会规则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该醒醒了。

又一年,我独自带孩子坐飞机回老家,旁边落座的男子一看这个一两岁的孩子,立刻面色一紧,以为旅程又要被熊孩子虐惨了。行程过半,看到我准备充分,孩子举止有规矩,没影响别人,才释然下来,还给我说了上一次的旅程遭遇。如果我们家长只图孩子释放天性,那叫任性,不给周围的社会人添麻烦,才叫为人父母的责任。

第三碗鸡汤:成功和学历没关系

中国孩子还常喝这样一碗鸡汤:大学生都在给初中同学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所以,学历高没用,将来给人打工妥妥的。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将来总会成为管理界的奇才。

我一直很好奇这碗鸡汤是哪个庙里端出来的!

来做个基本算术: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算几万好了。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上亿。所以前者是不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正相关,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初中毕业就能打拼天下,这种人必定是人中龙凤,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资质一般。以这种小概率事件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不是耽误孩子前途是什么?

有个同学就受了这样的蛊惑,高中毕业只读了两年专科便去应聘,处处碰壁。每家都告诉他招聘底线是本科。他那时才明白,学历也许不决定未来的高度,但绝对能大幅度提高奋斗的起点。鸡汤喝的微醺的,醒醒好吗?

以上,就是中国父母最常喝的三碗鸡汤。我总是亲见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快乐的,孩子的天性是要顺从的、自由发挥的,前途是必定能够成功的。而客观事实是:孩子是要从小对他说“不”的,公共底线是必须遵守的,智识挑战的艰苦是必须的,大多数孩子都是中人之姿的,超出常人的成功则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以上的事实,我们必须常常拿出来让自己警醒。您觉得呢?

鸡汤听起来很美味,喝起来未必适合每一个层次的家长,社会现实存在的优胜劣汰很残酷,有学识和智慧的家长一般不会脱离现实猛灌这些迷魂汤的,人家也懒得与汤主做无谓的抬杠,连有钱人都会让孩子自励自勉,普通家庭里的家长你让孩子缺失了性格的自强,老惦记着快乐学习,释放天性,成功与学历无关等等,这些温汤药究竟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的商业化和商品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需要众多家长有足够清醒的认知,目前中国的教育缺乏主导信仰,市场上缺什么,商家就容易会给你们什么!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最怕输,那么商家就会教你如何赢;家长爱子、惜子都快成病态了,商家就会举起大旗一面呵斥现行教育不人道,现在的老师太严厉,一面教你现在的孩子应该这样夸,教育孩子的语气应该这样讲,如今的宝贝儿应该这样沟通、那样交流,如何如何的培养自尊、怎样怎样的得到尊重……

商品广告满天飞,一个比一个说的邪乎,一个比一个出神入化,但不要忘记,商品炒作是需要包装,美化的,在这里按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教育和家庭教育,你听着越美的、闻着最香的、咀嚼起来最可口的,往往是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最忌讳的,身心最容易过敏的!躲避不了现实社会的残酷,你对孩子的成长越逃避什么,越是孩子应该面对的什么!东边日出西边落,搞家长培训的商家一波接一波,消费低的那叫拉人头,动不动几天就消费几万的那是洗脑之后为了想成为教育精英梦,还有不用消费的培训背后,绝对会有一系列的教育商品让你蠢蠢欲动!

教育理论这种商品被包装的越唯美、越让你听的津津有味、乐不知返的被洗脑,这种慢性中毒的概率越高,且没有根本意义上的解药!!因为孩子小学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和学习心态问题的调整和矫正,是药三分毒(面对挫折改变成长心境的疏导和性情教养的重新塑造,这就是“药”的风险),不明智的家长往往是排斥的,是不愿意用的。

孩子一旦进入初中阶段是药就成五分毒了(因人而异的因势利导,要么以退为进奋勇直追,要么降低培养标准面对做人比学业更重要的风险),即便家长感觉该矫正的时候了,孩子哪来的时间?另外从孩子的认知方面已经是极力反对的,懒散惯了、自由惯了、自我约束做不到,被人约束更是接受不了!

高中阶段基本就是以毒攻毒了,那些大道理,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比家长精通,高中阶段的懒散和逃避困难的心理,其实孩子比家长更清楚自己的内心,在众多高中生咨询我的文字中,频率出现最高的矛盾心理就是:我实在不愿意学了,我就是静不下心来,但我又不愿意放弃!矛和盾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只有快刀斩乱麻的面对一个,让孩子脚踏实地的接一接地气儿,他才能决绝的走好某一个,不然,悬在矛盾的臆想和纠结中,再强大的一个人也容易跌入焦虑、焦躁的心理疾患中难以自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的人生梦想。如果让现在的孩子实话实说,你为什么要读书?你的梦想是什么?除了很多孩子回答到一个“钱”字,还会有很多孩子的不做声!更会有一些孩子高声说当一名科学家,如果你再问科学家是什么?估计能正确倾吐心声的就没有多少了!

释放孩子的天性,究竟什么是孩子的天性?!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天性即为遗传特性、与生俱来的本性。

孩子在哭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就是父母心里最美好的歌声。孩子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第一个天性就是哭,因此孩子饿了哭,冷了哭,一切令他不舒服的事,他都会哭,哭是天性。孩子爱笑,有了好吃的会笑,玩的开心会笑,穿了新衣服会笑,妈妈夸几句也会笑,笑也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爱玩,每个孩子都喜欢自由自在的开心玩耍,孩子玩起来会忘了饥饿,玩起来也不会有时间概念,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想入菲菲,漫无边际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培养出一个保持天性的孩子,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不要老拿美国的教育作为标杆,相比之下,中国就像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本就希望看到中国孩子的不勤奋,要让中国有一种放松,不努力的状态。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自强才能保护自己的自尊,我经常给孩子们讲,美国的经济、军事最强大,可它为我们的世界和平带来了什么?任何一个内乱纷争,在战火硝烟中家破人亡的小国家,几乎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中国的南海,也时常会看到美国的战斗机和军舰,在我们的院子里秀他们的肌肉,我们的国家除了抗议以外,其实一直在等待:学子们的自强自爱,国家的富饶强大!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生存——发展!是不能打破的必然规律。先讨论生存的问题,再讨论发展的问题。教育这个话题不能只谈个人,而要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谈。现在的社会是以怎样的方式在运行中,我们就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运用什么方法生存下去。教育后代不是教育出我们的理想,而是教会他们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本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因材施教,家庭教育应该侧重自己的力量,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先成为生活的一个强者,不断地让他追求自我超越和创造能力,这样才不致于陷入一种失去生命的自我更新的精神死寂状态!

喜欢用“我的孩子学历不高,但是将来能管大学生”这样罕有事件来自我安慰的父母,还请细细体味这样一段话:“在大道上辛苦前行的人,往往羡慕另辟蹊径者的迅速登顶,抱怨自己太累太慢,却从来不去想那条小路上布满了多少荆棘和凶险,以及多少人在那里摔得粉身碎骨。”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有个学历护身,又能具备吃苦耐劳的教养和品质,起码在中上层社会能够找到立足之地和讨上个饭碗。连读书学习都嫌苦嫌累,不读大学,起码先从最底层做起,先会和泥搬砖,如果不思考、不吃苦、不务实,先别想着做老板,能不能学会跟老板打工,是不是做工的料,能不能是个人才,先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自己干什么都不塌心,还总觉得怀才不遇,这样的人其实最没用!

孩子不懂这一点,那是年幼无知,需要家长的好好教育。如果家长不懂这一点,足以说明你的眼界和对孩子的爱成正比。但是,等孩子长大了四处碰壁的时候,等他真正懂得了这一点的时候,他的生存空间、生存能力、生存的圈子,基本已经定义了孩子的一辈子,甚至不及父母的生存水平。毕竟,既没有学历学识,又不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失业一族,已经在社会上拥有了一个美名:啃老族和半啃老一族!

其实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人文教育,父母对子女溺爱过度,连礼貌、尊重、纪律这些基本的东西好多父母都没有教过孩子,更不要说文雅、高贵,高尚这些精神品质了。很多的父母因为见识所限,他们有意无意的灌输给孩子的基本都是低级的动物本能而已,所以中国才有那么多年轻人:贫穷的无骨气,富足的没有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