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大师何绍基的行书《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颂月山房 2015-12-31


  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春天,何绍基(1799-1873)来到苏州住在吴云“两罍轩”内,无官一身轻的他,已将全部精力寄寓在书法艺术上,他跋了吴氏所藏李邕《麓山寺碑》宋拓本、颜真卿《争座位》宋拓本等,江南春好,柳丝牵舫,湖镜开颜,何绍基踏春来到了金陵(南京)游玩,在回来的船上,他读了袁枚的《小仓山房诗稿》顿觉诗兴勃发,咏落花七律十五章聊以遣兴,于是我们便拥有了这份诗稿。

  何绍基行书有两大来源,一是颜真卿的行书,上溯可至篆籀之意;二是汉隶,他几乎把汉碑写透了。所以从字的外形看比较宽博,横向取势,呈相向之意,中宫疏朗,而从字的线条来看不是一笔而过,强调一波三折,如锥画沙,如折钗股,点画圆浑,刚韧有力。裹锋用笔,期以篆隶意趣,重心下沉,字形趋方扁为尚,主要特点有横画取左低右高之势,竖画则取弧形,特别是其撇捺,如大雁展翅,极为伸展,他的用笔欲行又止,带涩意须尽全身之力而为,故临写何绍基书法作为速度不宜过快,且必须用悬腕悬臂,回腕执笔的手势书写方能得其真趣。他的字与字相连采用的是牵丝,有些较细较长,加上其波动的笔画和鼓形结构形成了他的书法作品的独特的符号性,同时也带有了一定的习气。何绍基常有出人意料的处理方法,让作品具有奇特之感。正如杨守敬对他的行草所下的评论:“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