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605)养性门与养性殿


养性门位于宁寿宫北面,是宁寿宫全宫后寝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三进宫殿的正门,门内各殿原是乾隆退位后的休养之地。
养性门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中三间开门,汉白玉石栏杆,金龙合玺彩画,慈禧居住宁寿宫时,改为苏式彩画,今修复为金龙合玺彩画。
养性门 门外有镏金铜狮两座。
养性门 内 两侧有绿色琉璃照壁和角门。
养性门的造型与乾清门、宁寿门、慈宁门相仿,但体积略小,台基较低。
养性殿位于养性门内,是宁寿全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
该殿原是乾隆归政后起居之所,实标並未住过。至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乾隆在此赐宴王公大臣、蒙古王国、贝勒等。“养性”出自《孟子》,意为养育正性以达到仁的境界。
养性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3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9间,前接卷棚抱厦4间。明间、次间开门,原为三交六菱花扇,现为玻璃门窗,明间4扇,余各2扇。进深4间,室内隔为小室数间。
殿内明间前后开门,原中设宝座。现摆设编钟和编磬,供游人欣赏。
殿内明间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片金升降龙天花。
明间左右置板墙与东西次间相隔,墙各辟门,东西暖阁对称而设,门楣之上置毗庐帽。东暖阁分为前后两组空间,前曰明窗,后曰随安室,室东悬「俨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笔。(东暖阁不对外开放)
西暖阁隔为数间小室,北室(己封,不对外)为佛堂,建仙楼两层,内置佛塔、佛像,肃穆有制;南室称长春书屋(现为宝玺展室)。尽间仿养心殿三希堂制辟为墨云室,因毕沅进古墨而定名。
西山墙外耳房仿养心殿梅坞而建,与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山景,南面开窗,西、北、东三面彩绘壁画,西山墙辟小窗可观宁寿宫花园一角。
(此图为养性殿背面)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光绪皇帝曾住养性殿,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同慈禧太后在此接见外国使臣夫人。宣统元年(1909年)上隆裕皇太后徽号时,王公大臣在此行庆祝礼。
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