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宏图藏经阁 2015-12-31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


孟达被司马懿的刀斧手推出去的时候,不禁感叹:我这一生,从刘璋到刘备,从刘备再到曹魏,最后回归蜀国而失手。我这不是跳槽,我这是跳楼啊。真应了那句老话:常走夜路,早晚会撞见鬼。

这个鬼是谁呢?孟达到死也不一定清楚。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孟达字子敬,是扶风郡郿县人,跟法正铁哥们儿。在建安初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遇到大饥荒,一条命,值两块饼干。很多人为了活着只能逃荒。法正和孟达就是在这个时期,一起逃到了殷实的四川归附刘璋的。这哥俩的业务能力相当了得,但因为是外乡人,在刘璋集团里受到当地派系的排挤。再加上两位品德举止比较随意,又被同事诽谤,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只有天天老虎棒子鸡,日日醉如泥。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


好在法正头脑清楚,他看出刘璋最信任别驾张松,所以一直跟张松保持非常好的关系。张松见过刘备以后,准备拉刘备注资刘璋集团,还做好了炒原老板鱿鱼的准备。

因为担心杀母仇人张鲁的吞并,刘璋决定跟素有威名的同宗刘备合作,一起赶走张鲁这只老虎。一场轰轰烈烈地企业互助展开了。

企业重组对执政人群是个危机,因为打破了原来的利益生态,但对没上台的在野人群来说,是个机会。所以企业重组初期,最积极的人,往往是借机上位的边缘人物。比如法正、孟达,他们积极地放下酒杯扔掉筷子,在现实中用刘备这根棒子,吓唬住了张鲁这只虎,赶走了刘璋这只鸡,最终促成了新老公司的法人更换。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54岁的刘备占有了蜀汉之地,法正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在集团的位置逐渐超过了原来的诸葛亮。孟达也随之得到了重用,他是宜都太守,属于集团里的高管之一。孟达的字是子敬,跟了刘备以后,就改成了子度,因为刘备叔叔的字也叫子敬。

宜都是连接荆、益二州的军事要地。其重要程度可以从它历任的领导,看出宜都的重要性。刘备在荆州时,张飞当过宜都太守;孙权夺取荆州后,陆逊“领宜都太守”;刘备伐吴,遇到回归的廖化“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孟达刚刚投靠刘备不久,就授予宜都太守,可见刘备对孟达是相当器重的。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驻守秭归(湖北宜昌地区)的孟达接到刘备命令,攻打房陵(湖北房县地区)、上庸(湖北竹山地区)等地,这是魏蜀吴三家集团都看重的地方。第一站攻打房陵十分顺利,孟达很快拿下,顺手杀死了房陵太守蒯祺。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


第二站准备打上庸,战事也很顺利,可集团总部派人来了,来的人背景很深,是刘封,这可是董事长的养子,刘封威武刚猛,地位显赫,被蜀国少女们所敬仰,有国民老公的称号。刘备在旨意上说的很清楚,现在打下了新的地盘,孟达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派刘封来协助一起搞,而且刘公子具有统帅孟达部队的权利。

孟达有点儿傻了,不知道这样的变故从何而来,怎么可以这么玩儿?!孟达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都没心思打仗了。好在魏国上庸太守申耽为人随和,不较劲,改弦更张易帜了,带着军队,还有弟弟申仪,一起投奔了刘备。为了表示诚意,申耽还让宗族及妻子都去成都拜见刘备,主动送上人质。

上庸拿下来了,按例各有封赏,刘备任命书如下:申耽为征北将军,兼上庸太守爵位不变,任命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升刘封为副军将军。副军将军是刘备设置的官职,级别相当高,跟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是同级。

孟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呢?我呢?我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刘董待人宽厚信达,怎么会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

从此,孟达进入了在蜀国的下降通道,事事不顺。

首先给孟达难堪的是刘封。刘封为人勇猛刚毅,是个打仗的好材料,可惜不懂政治,头脑简单,做事恣意骄横。自以为后台最硬,眼里没谁了。最近刘封觉得自己住的房子怎么变小了,快盛不下自己了,可他忘了公司还不是他的。孟达是降将,刘封对他更加不屑,不但言语不敬,甚至剥夺了孟达的官员仪仗,这对孟达是极其侮辱的。

接着公司出了大事,原总部所在地荆州被合作商家东吴偷袭,关羽找到离他最近的刘封求救兵。刘封的骄傲跟关羽的骄傲,在公司困难时期相遇了,造成局部地区“封羽”交加,刘封一看“天气”不好,没派救兵。关老爷一生气,归位了。

这些对孟达来说,也许这些都不算事。没派兵救关荆州,是刘封的决定,自己不是最大的负责人,天塌下来有刘养子顶着。最让孟达惊恐的是,他终于发现,自己走背字的真正原因。他推算了下时间,一切不顺始于攻下房陵郡之后。自己的手下犯了大错:把魏国房陵太守蒯祺杀了。而蒯祺是原公司高管诸葛亮的大姐夫。

对于古人,特别是政治人物来说,像姐夫这类外姓亲戚的死未必值得在意,但对诸葛亮来说,意义是不同的。诸葛亮幼年,父母就死了,十六岁时养育自己的叔叔诸葛玄也死了。哥哥诸葛瑾比诸葛亮大七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早早离家外出打工了。所以诸葛亮姐弟是相依为命过来的。孟达功课做得不足,对高管的家庭情况摸得不透,贸然杀掉了诸葛亮姐夫,虽然未必是存心为之,但大错已铸。史书没有交代诸葛亮的大姐及孩子是否一起遇难,但大姐家已经破碎了,而且破碎在了大官儿弟弟的手下,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蒯祺被杀,是诸葛亮无法接受的。

从国家利益和政治角度讲,诸葛亮更无法接受。当初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依靠的就是像蒯氏家族这样的襄阳大族,如果不是蒯、蔡、庞、黄等荆州大族支持刘备及诸葛亮。刘备在荆州根本混不下去。现在刘备刚刚得到汉中不到一年,各方面还不稳定,荆州就是刘备的退路。孟达把蒯祺杀了,影响了刘备的根本利益。

孟达明白得有点儿晚,还不是一般的晚。因为当他打算找自己的好朋友、蜀国二把手法正帮忙的时候,法正挂了。

一步错,步步错。孟达是个害怕孤独的人,没朋友就没安全感。失去部队指挥权的孟达更加无助。再联想到刘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孟达更加惊恐,这是让老子吃不了兜着走的节奏啊。

现在的孟达手里没有权利,心里只有恐惧,脸上写着被侮辱,头上扣着屎盆子。不赶紧跳槽不行啊,不过跳是要有方向的,跳错了是会摔死的。孙刘两家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一会吵一会好的,贵圈太乱。只有去曹魏稳妥,曹刘之间是永远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孟达还按姓名学推算了一下,我姓孟他们姓曹,得到我就是“曹孟得”。嗯,这个可以有,缘分呐。如果投东吴,成了“吴孟达”,这就不太理想了,混好了顶多就是一个喜剧明星。

孟达临走之前,给刘备写了一封辞职信:“感谢老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愧对您当初把我列为功臣。我本想忠心耿耿一直跟着企业成长,但感觉会遇到像伍子胥、蒙恬这类人的结局,只好做了小人,离您而去了。我不敢说自己没罪,也不会有任何埋怨之辞,最后希望您能从善如流。祝刘氏公司越办越好大发财源。”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孟达带着自己当初投奔刘备时的嫡系四千人的团队,归顺了曹丕。曹丕以前就知道孟达的名头,他刚刚接手曹魏集团,有竞争对手的大将来投,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个好彩头,大吉大利。

曹丕立刻要求西南各部门老总,面试孟达,然后提交评价手册。曹丕收到的各份人事评分都是A+,对孟达的推荐结语都是积极的,有的写“将帅之才”,有的写“卿相之器”。

曹丕立刻要求孟达来曹魏集团总部面谈。孟达知道表现的机会来了,到了新公司总部,从穿着到举止都非常用心,他拿出十足的精神,回答大家的每一个的问题,充满了机智和独到的见解,让新同事们为之叹服(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曹丕对孟达也非常的赏识,他向孟达“晒尔”自己的感受:“当初刘邦迎接来投靠的陈平,都没我对孟爱卿的心情急迫啊”。为了表示对孟达的眷顾,曹丕安排孟达跟自己做同一辆专车,牌号是“魏·NB0001”。坐在车里,曹丕拍着孟达的背说:“你不是刘备派来当刺客的吧?”看来曹董事长,真不敢相信对手会把这样的能人逼到自己公司来。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当然,也有对孟达不看好的人:“帝以达(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晋书》),这人就是司马懿。

但这些看法没有影响曹丕对孟达的信任,曹丕也是一代雄主,有管好能臣的信心。他任命孟达为散骑常侍、新城太守、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忽如一夜春风来,高官厚禄掉下来。

孟达的这个新城太守,比一般郡级太守的地位都高。因为曹丕把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的行政事物合并起来,划归新城郡管辖。当初陶谦的徐州也只有六个郡,所以孟达这个太守,相当于半个州的地位。

让孟达担任散骑常待与其说是给个官职,不如说是种荣誉。散骑常待是在皇帝身边的职位,可以劝谏皇帝的行为,甚至可以骑马跟从皇帝出行。孟达值守边疆,不可能总在曹丕身边,说明了曹丕对降将孟达的信任。

对此,老臣刘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晔认为:“孟达来投是为了活命,多少有些被逼无奈。而且我觉得此人持才自傲擅用诡计,不像是个知恩忠义的人。新城地区十分重要。如果那里有什么变局,一定会给国家造成祸害的。”曹丕终究也没有调换孟达的职位。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为什么新城太守的位置这么重要呢?上面的地图显示,因为这几个地方在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是战争的最前沿。谁占领这片土地,谁有主动权。此地位于汉江(沔水)上游,蜀国占领会更有利,因为可以顺流直下,与东吴联合,直接威胁由曹魏控制的襄阳、樊城等地,而曹魏夺取此地,是为了除去蜀国这一地理优势。所以说,这里的守军如果不是自己的心腹,万一出现变化,损失无法弥补。

孟达投魏当年,曹丕命令孟达、徐晃、夏侯尚攻击上庸,夺取战略制高点。当时蜀国上庸还是刘封负责。孟达先礼而后兵,给刘封写了封劝降信:“你身居高位不过是因为有个提拔你的养父,其实你两个之间没有任何血脉联系,只不过是两位相逢的路人罢了。现在刘禅已经是太子了,你高居副军将军,如同脚已经踩到了机关,只要抬脚离开此位,必引来杀身之祸。

当初齐公子小白出奔,后来成为了霸主。你现在正好在边塞,是躲避危险的好机会。我觉得你到我这边来,是更好的选择。

我知道你本是罗侯寇氏的后代,来到魏国你可以还姓寇,这只能算认祖归宗,不能算背亲叛族。现在曹帝初登大宝,正在寻找人才,你过来,最低的待遇跟我一样,可以享受三百户的税负收益。如果曹头儿认可你,还有可能给你原来家族的封地”(历史的记载中,东汉没有姓寇的罗侯,倒有一位叫窦瓌的罗侯。)

蜀国副军将军刘封,根本不尿魏国太守孟达,拒绝跳槽。看到刘封如此忠心于刘备,魏军立刻围攻上庸。刘封也不示弱,全力对抗。刘封手下有不少将士,但每次战斗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申仪,申耽,前面说过这哥俩为人随和,不较劲。这次涛声依旧,他们带着军队再次易帜,一起搞了次反反水,投奔了曹魏。不知道这回有没有为了表示诚意,让自己的宗族及妻子去洛阳拜见曹丕,再体验一次出境游呢,如果是新置办的妻小,那魏国首都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申家兄弟反叛,蜀国的东三郡随之而破,新城太守孟达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曹丕还是欢迎老员工回归的,不过申家哥俩只能排在孟达之下了。申耽回到魏国只给了个怀集将军,是个虚职,没有领地,让他到南阳养老安居去了。这跟他当初带着弟弟叛魏投蜀的行为有关,曹丕没杀他就不错了。不过这也是曹丕对待叛将回归的常见方法,不杀你,让你自己反省,还没明白,去看墙上的画就明白了,于禁就是看了画,实在喜欢,喜欢死的。这次回归,申仪比哥哥表现得更积极主动,所以待遇比哥哥好,被授予魏兴郡太守,封员乡侯。

刘封失败逃回成都,等候父皇的处理,他知道自己丢了蜀地要塞,罪过不小,但没想等来的是一道白绫子。其实刘备自己也没想到,最后会给刘封送白绫子。

刘备责怪刘封有两件事没处理好:首先就是侮辱孟达逼孟达归魏,其次责怪他不救援关羽。换句话说,蜀国的两位大将的走势,跟刘封有直接关系。刘封又掉了兵家必争之地东三郡,也没协防荆州。这样的养子,毫无主人公精神,自毁长城啊。

就在刘备犹豫怎么处理刘封的时候,诸葛亮未卜先知地发话了:刘封性格刚猛,主公将来传位以后,怕是很难控制啊(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死刘封。刘封谢幕前,就剩一句话了:“十分想见孟子度”(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有了曹丕的支持,孟达在曹魏混的风生水起,他跟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尚书令桓阶、顶头上司西南军区总司令征南大将军夏侯尚都成了好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孟达在曹魏呆了八年,蜀国刘备已经故去,是诸葛亮执掌大权。而孟达人生中最爽的时期也结束了,因为欣赏他的曹丕、夏侯尚、恒阶也都故去了。孟达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很方人啊,怎么对自己好的人,都比自己先走了一步呢,曹头才刚过四十啊。司马懿、刘晔的身子骨倒都挺硬朗。

孟达真的死在司马懿手里吗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19)
就在孟达活得有些不舒服的时候,蜀国那边来消息了。蜀国中都护李严给孟达发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我跟孔明是先主托孤的两位老臣之一,我对国家的责任重忧虑深,我常盼着心腹能臣帮我一把啊。”(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什么会把国家给诸葛亮和李严两位呢?为了互相牵制,也为了利益平衡。

刘备从荆州攻打益州汉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个期间刘备不断扩张,人多了派系也就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互掐与互助,最后剩下的主要是两派,一派是刘备入蜀前的荆州集团,诸葛亮为首领,另一派是蜀汉当地的东州集团,以法正为首领。

由于法正智谋广,人头熟,在刘备入蜀初期,法正是绝对的二号人物,是可以写进党章的那种。特别是在攻取汉中的事情上,法正立了奇功。他的官职在诸葛亮之上。当时除了法正,其他东州集团的人,也都身居要职。孟达居宜都太守,镇守荆、益要冲,李严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东州集团另一重要成员董和任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名义上甚至可以同诸葛亮平起平坐。东州集团处于上风。可惜法正四十五岁就死了,董和也死了。再加上孟达投魏,东州集团一下就衰落了。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最亮,亮到什么程度呢?连关羽、张飞都羡慕嫉妒恨,刘备为此还劝告二位:“我跟孔明有鱼水之情,希望你们别再我跟前说三道四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到了益州,刘备倚重法正了,诸葛亮显出了“亮”小非君子的大丈夫本色,能屈能伸。法正在的时候,他尽量在一旁避其锋芒,以忍让为主。但法正一死,诸葛军师的才能就显示出来了。荆州集团占了上风。

无论谁占上风,总有一方郁郁不得志,这对国家不利。刘备希望能平衡各方利益。当初赐死逼走孟达的刘封,多少也是为了给东州集团的人一些安慰。因此托孤时,刘备把国家交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派系的首领。

可是各位,在百度上搜下关键词试试,诸葛亮二百八十万条结果,李严五十万条,还没删去重名的。网红是谁?绝对不是李严。同是托孤重臣,李严完全生活在了诸葛亮的阴影之下。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失败男人在抑郁中衬托。

李严希望孟达回去帮他一把,为东州集团重塑辉煌。这个心思,孟达未必完全清楚,但他知道李严的话是真心的,但光是李严的态度是没用的,还要有蜀国大拿的态度。

诸葛丞相确实也给孟达去了信,还不止一次,都向孟达传递了积极的信息:“当初主要是刘封侮辱了将军,损坏了先主的宽容爱贤之心,现在刘封已死。”“我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鼓励他要勇敢地迈出生活的第一步。

知道诸葛亮的态度以后,孟达打算回归蜀国了。他处事灵活,不被条条框框所累,别说迈出第一步,从刘璋开始到现在已经迈出好几步了。

诸葛亮手下并不同意孟达回归,觉得孟达是反复无常,不足依靠。费诗就对诸葛丞相写信给孟达表示异议:“孟达就是个反复小人,不值得让这种人回来”(孟达小子,昔事振威(刘璋)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诸葛亮对费诗的反应是“默然不答”。

这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就是反水二人组的弟弟申仪。这些年,申仪跟孤傲的孟达不对付。还怪了,申仪投蜀在孟达手下,等申仪返魏了,还在孟达手下。人生就是这样,最想甩的货最难甩掉。

孟达成了申仪心中永远的痛。一直暗藏恨意的申仪发现了孟达回蜀的蛛丝马迹,并告诉了曹魏皇帝曹叡,但曹叡不信。

就在申仪苦于找不到证据,搬倒孟达的时候,天上掉下个蜀国降将郭模,郭模给申仪提供了孟达归蜀的大量证据。其中一条最为劲爆:孟达送给诸葛亮一块玦,作为表达投蜀心意已决的信物。

如获至宝的申仪立刻把此事告诉司马懿,司马懿给孟达发了封信:“我从蜀国叛将那里,听说孟将军要返回蜀国,这是反间计!明明是逼您离开我们,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因为诸葛亮不可能把这么机密的事情,告诉别人。细节越清楚,越说明是假的。”

听说郭模叛逃到申仪那里,孟达很紧张,收到司马懿的信,就放心多了。另外他觉得司马懿离得这么远,即使发兵来攻,也不会很快。但司马懿以急行军的速度,用了八天的时间走了一千二百里赶到上庸,攻了十六天杀死了孟达。其实司马懿知道孟达投敌是真的,只是不知道,诸葛亮做事为什么那么不谨慎,孔明也是百密一疏啊。

是啊,诸葛亮做事为什么那么不谨慎呢?

《晋书》、《战略》中都有记载:“使郭模诈降。”郭模其实是诸葛亮派来诈降的。诈降的目的就是告诉魏国,孟达要投靠我们了。因为诸葛亮既不敢用孟达,也不愿意让孟达为魏国所用。(《晋书》:达(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申仪),因漏泄其谋.)

诸葛亮除掉孟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先生不能再让东州集团的人起势了。他宁可舍弃重夺东三郡这一战略要地的大好时机,也不能舍弃彻底压制东州集团的战略时机了。

当初费诗反对诸葛亮诱降孟达的时候,诸葛亮只能默然不语。

司马懿来攻,孟达坚持了十六天,却没有等到诸葛亮的救兵。因为诸葛亮离孟达太远了,不是距离,是心里。

“杂了咕咚祝各位读者在2016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