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尚荣:做一个发声者

 lzjhzg 2016-01-01

拥有国家督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等众多头衔的成尚荣,在公众眼中,更是一位敏锐、睿智而极具亲和力的教育学者。年逾古稀的他,常常笑言自己是“70后”,虽满头银发,谈笑间依然声音洪亮、思维活跃。他的书桌和书架上,堆放着几十种长年固定阅读的报刊,在大量的阅读、行走与思考中,他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对教育改革前沿的热切关注,触摸着一个时代教育脉搏的跳动。谈及当前教育领域的种种话题,他更是如数家珍,旁征博引,字字珠玑,博雅从容的气度令人叹服。他用阅读和思考所赋予的力量,在这个时代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人是意义的创造者”

自2002年从省教科所退休至今,成尚荣从未停止过读书和研究的脚步。在外出公务、讲学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家里的那张书桌是他永恒的一方天地。“对我来说,只有坐在书桌前,才能追寻到人生的意义。”成尚荣说。“书桌”是成尚荣不断学习的外在表征,而追溯他的轨迹可以发现,其实从他的教育人生伊始,这张“书桌”就与之相伴,不离左右。

“我非常坦率地说,我是中师毕业生。”成尚荣从不讳言自己学历起点不算高。1962年,21岁的他从南通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担任语文教师。进校第一年,校长便安排他教六年级。至今回想起来,成尚荣都觉得那是一种难得的锻炼。

在通师二附小的23年中,成尚荣先后担任学校的副教导主任、副校长,后来又做了校长。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李吉林老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学会了研究。“我向李吉林老师学习了很多,尤其是她‘把工作当作研究来做’的品质。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一个真正的儿童研究者,不断地在寻找教育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成尚荣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他被调到省教育厅,任初教处副处长。到省教育厅工作以后,他得知南京师范大学正在筹备举办大学本科函授班,便打算应考。“那段时间,我拼命地读了很多书,大学语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天道酬勤,最终他考取了南师大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专业。3年函授教育,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

从一开始就教六年级,到被调至省教育厅任职,再到担任省教科所所长,之后又参加第七次、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在教育生涯中有幸遇到了这一次次机遇,每一次我都非常投入、认真地把握了这些机遇。”成尚荣说,“有人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却更愿意将这句话解读为:机遇是自己创造的,只要刻苦、努力、勤奋,就会有机遇。”

成尚荣将没有正式受过高等教育的训练当作人生最大的遗憾。因此,他尤其喜爱到大学校园漫步,欣赏学子们晨读的身影,感受大师们的流风遗泽。“知道自己基础薄弱并不是难为情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正是出于这样一个朴素的认知,“勇敢地面对才能不断地激发自己、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世界有多大,学问有多少,你只读了这么一点点怎么够?”

一直以来,成尚荣阅读的书目都不止于教育类书籍,而是多方涉猎,包括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社会学等各方面。“我读书的时候,会把别人的知识、观点纳入自己的思考框架,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甚至让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突破,我称之为‘猜想性阅读’。”在他眼中,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只关注一个方面远远不够,而跨界可以开阔视野,创新也常常发生在知识的边缘地带、学科的交叉地带,“猜想性阅读”正是这样一种兼收并蓄的学习方式。

“如今有人说我是教育专家、学者,我是不敢当的。”成尚荣表示,“这不是作秀或假装谦虚”,而是因为“面对丰富的世界,总是感到自己浅陋;越感到浅陋,就越要刻苦自励”。这就是为什么他以刻苦、努力、勤奋把握住一次次机遇,甚或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阅读不辍。“人是人生意义的创造者。人也可破坏意义,只有在创造中,人生才真正有意义。”成尚荣说。他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怎样创造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个宏大而又寓意深远的问题。

“永远站在儿童立场上”

“教育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又是从哪里出发?”2015年7月16日上午,在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暑期教师培训班上,成尚荣应邀作了一场题为《儿童与儿童研究》的精彩讲座。近3个小时的脱稿演讲,成尚荣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本雅明说,编织进实际生活的教诲就是智慧。在不同场合,成尚荣讲述了许多故事,这一个个故事凝聚着他对教育问题和现象的睿智思考和独立判断,而多数故事指向“儿童”:《一棵倒长的树》,表达儿童对成人世界的控诉与抗议;《鲜奶油蛋糕》,提醒教育者勿用成人视角遮蔽儿童;《成为路边鼓掌的人》,表明儿童立场关乎教育宗旨、关乎教育对儿童的认识、关乎教育方式……关于“儿童”与“儿童立场”的核心观点,是成尚荣长期以来特别关注和着力研究的一个命题。他认为,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都应植根于儿童观。

“我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儿童。”成尚荣说。他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孩子有一颗童心,而教师需要一颗童心,“童心是真诚之心、赤子之心、创造之心。有童心的教师才能教出有创造力的孩子”。“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第一哲学’的概念,那么教师在学科专业之上,有没有更具普适性的‘第一专业’?”成尚荣微笑着说,“我觉得是有的,儿童研究就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认识、发现儿童是永恒的课题,而当前儿童教育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不完整的。成人往往会以理想中的儿童代替现实中的儿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第一专业”,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智慧,从儿童完整的世界入手,把握真实的儿童,既要看到他们的“伟大和天使般的可爱”,呵护、鼓励他们,“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也要看到他们的“脆弱、粗糙”,严格要求他们。

李吉林说,自己是一位“长大的儿童”。在成尚荣看来,“长大的儿童”实质上是教师的一种大智慧,亦是一种大爱。要在成人的世界里发现儿童,教师就要回到“孩童时代”,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他们、引领他们。这才是具有大智慧与大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在儿童立场上挥洒自如。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大格局”

2015年4月,“于漪、洪宗礼、李吉林教育实践和教育家成长座谈会”在镇江隆重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和策划者,成尚荣巧妙地将这场座谈会的主题命名为《先生回家》。“‘先生回家’,不仅是3位名师重返镇江故里,更是‘先生之风’的回归。3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好教师首先是一名‘先生’,应当具有先生之德,先生之道!”他深切地说。

这一场活动,源于几年前成尚荣看过的一部题为《先生回来》的纪录片。片中的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等一批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深刻诠释了“先生”的人格内涵。成尚荣对记者回味说,“那时的先生们,不擅争评职称,却更擅长个性教学;有知识,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

“‘先生’的本质应是‘知识分子’。”成尚荣认为,“知识分子”固然和知识有关,但衡量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标准不是知识,而是其行为是否超越了职业,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自由的意志、社会的良知、批判的精神和能力、追求和维护的价值。“让教师成为‘知识分子’,这样的思考和建构会让教师的未来发展有一种大视野、大格局。”

在“知识分子”视野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应该在哪里着眼,应在何处着力?3份案例触发了成尚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反思,他举例说道,在众多领域造诣极深的钱伟长先生总是强调“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文学史家章培恒先生在回忆其求学生涯时,特别提到:学文学不能光学文学,应该对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学科也好好地下功夫;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馆里的一份史料记载着,该校教师每年须赴大学进修,进修课程以与不同于所教学科为先,其次是相邻学科,最后才是自己所任教的学科。

钱伟长、章培恒等大家专业功力深厚有目共睹,可他们为什么却说自己“没有专业”?当年南京师大附中教师为何先选修其他的专业或学科?这让成尚荣陷入沉思。“专业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他逐步得出自己的判断,“教育家、名师们成长的经历,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从优秀走向卓越,囿于自己的学科是走不远、攀不高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超越学科专业,从专业走向课程,从课程实施者逐步走向课程的领导者。”

“昆曲《班昭》里有这样的唱词:‘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好文章在孤灯下。’”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先生”“名师”,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它需要各种力量的引领和支撑。成尚荣强调,当前迫切需要开发教师的“第一动力”,即“内部动力”,使其自主生长和创造;让教师形成“第一品质”,即“反思”,让教师走向理性,走向质疑和批判,走向对事物的澄明。

“一个人总要发出声音”

“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景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教育科研的最高原则是道德”“学校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栖息地”……这一句句闪耀着智慧的话语,均出自成尚荣散播于全国各地精彩的演讲和论坛实录。仅在2015年一年时间里,他就在全国各地讲学、主持不下50场,为数以万计的一线教师播撒智识、廓清问题、探索新知。与此同时,他坚持为时而著、笔耕立言——近10年中,他所撰写并收录于中国知网的理论文章就逾400篇。

最令人称道的是,无论是在沙龙、论坛等场合的公开发言,或是见诸报刊的真知灼见,成尚荣总能融汇古今中西之学,带领观众、读者进入新的思考视角;他往往从那些看似简单、普通的现象或命题中,捕捉到新的话题与探讨空间:如何理解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教学改革面临着哪些新趋势、新走向?……

“课改,最需要的是意识、责任和勇气。”“课改,必须改课。课堂教学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2010年,在新一轮课改10年之际,成尚荣得出的概括和判断。在经年累月的观察与反思中,他从未停止对当下教育的问诊把脉。面对着纷繁的教育现象、困境与现实命题,他用充满张力的精辟论述,和许多教育者一起,向基础教育改革深处漫溯。

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一线教师的观察和接触,也为成尚荣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成尚荣见证了第七次、第八次课改的决策、实施,并主持研制了《地方课程管理指南》,为课改背景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中转变工作方式,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出了规范性指导。

近年来对“苏派教育”的关注,为成尚荣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2015年11月,他所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历时5年多,顺利结题。“这项研究可以引起研究者对于教育流派这一命题的关注,”成尚荣认为,“它也让在地域文化中孕育、诞生、发展起来的苏派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荣辱不惊。”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评委会授予季羡林先生的这段颁奖词,成尚荣始终熟稔于心。“一个人总归要对这个社会发出点声音。作为教育人,应像季先生那样,做‘道德文章’,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对话

记者:您如何理解“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成尚荣:核心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所谓“核心”,指向事物本质,对事物全局起支撑性、引领性和持续促进发展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核心素养之“核心”,应当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这句话有两层重要含义: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把握共同的、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将是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跨界”思维为路径,以主题教学为核心。

记者:在您看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成尚荣:我认为包括4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即专业知识,你的知识是否前瞻,决定着个人的发展。二是学科教学知识,通过教学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一种实践知识,是个性化、情景化的知识。两个班级学生不同,教法也应该不同。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具有教学艺术的教师应该懂得学生心理。四是文化性知识,即所谓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读书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超越自己的专业,构建起自己的文化知识。

教育感言

智慧需要知识,但不等同于知识,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因为哲学就是爱智慧。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规范性生存的一种超越,即从规范性存在走向创造性生存,用智慧和创造来充实、支撑、引领师生们的生存。

立德树人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改革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以立德树人来评价教学和教学改革。这绝不意味着教学只要立德、只有立德,而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恰恰相反,立德树人更加重视知识,不过,它重视的是以知识、技能为中介和载体,从知识中生长起良好的思想品德,生长起智慧;重视以思想品德来观照知识、技能,让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有魂有根,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让技能体现道德意义。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四大走向:坚持以学为核心,让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坚持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发生深度的变革;坚持教学即儿童研究,让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课堂;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变革课堂,让课堂呈现出更开放、现代的教学、学习方式。理解、把握这些新走向,我们才能更主动地做好准备,去迎接未来。


个人档案

1941年12月出生于南通启东。原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学科组长),主持研制地方课程指南,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和咨询,主持苏派教育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研究员。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中国德育、中国教育学刊、基础教育课程、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数百篇文章,就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儿童研究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发表意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引起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