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年年有于674 2016-01-01

文◎刘永亮 曹波明 胡珊珊

一般说来,盛懋总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于元代绘画史,甚至忽略不计,他生卒年不详,一般的说法是他比吴镇略晚些,吴镇1354年去世后的十余年中,盛懋仍有作品问世。关于盛懋的文字资料极少,仅有的一则文字来自于元代夏文彥的《图绘宝鉴》,还是以一种带着挑剔和偏见的语气记载:

盛懋,字子昭,嘉兴魏塘镇人。父洪,善画。懋世其学而过之。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始学陈仲美,略变其法,精致有余,特过于巧。”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盛懋《秋江待渡图》

客观去讲,盛懋绘画先是继承家学,他的父亲盛洪是一个画师,在当地颇有名气,但充其量仍然脱不开“画工”的鄙称,文化是社会等级制度空前严苛的朝代,我们难以想象的是,文化的种族歧视制度竟然也让民族内部等级分明堡垒森严,本来地位与身份都十分可怜的儒生文人们,居然在等级观念上比种族歧视制度做更加刻薄与过分,自己极端卑微,却还要拼命找时间去瞧不起自己的同胞,算不算是一种民族劣根性?因为盛洪只是一个卑微的画工,谈不上身份与脸面,也没有什么文人的骨气或者尊严,所以盛懋的出现一开始就注定了蒙受歧视。我们目前找不到盛懋关于自己的任何诗文言论,在绘画作品上的题款基本上都是绘画纪年,以及盛懋和作品所有者的名气——这些人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没有一丝痕迹,除了盛懋在画中提到的名字——寻常人物的命运大致都如此罢。文字的能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数的小人物的一生因为缺少文字记录而生如蝼蚁,而一首《枫桥夜泊》就能让历史铭记张继一生:如果盛懋没有《图绘宝鉴》中的寥落数字和作品的几个款字,我们如何通过他的画面去怀想他的一生?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盛懋《秋舸清啸图》

董其昌有一则著名的文字:“仲圭本与盛子昭比门而居,四方以全帛求子昭画者甚众。而仲圭之门阒然,妻子顾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盛虽工实有笔墨畦径,非若仲圭之苍苍莽莽有林下风气,所谓气韵非耶。”

这则文字很明显的是以盛懋作为邻居吴镇的配角而出现,一个“笔墨畦径”和“气韵非耶”评论,“二十年后不复尔” 含带的自信与不屑刻画殆尽,董其昌的文字功夫确实高明之极,奇闻佚事成为传记,笑言成为名言。不能留下诗文的人在能诗善文的人群中总是异类。

盛懋学画于陈琳(即陈仲美),陈琳是赵孟頫的学生,作品《溪凫图》至今传世,赵孟頫和画史对于陈琳的评誉都不错,但盛懋学陈琳而“略变其法”,想来是把陈琳粗简率意的部分变为精致中清润,甚至更多的,盛懋还于丹青设色上极下功夫。陈琳在画史上的身份是由院体工稳的画风向率意逸笔的元代绘画特征转变的典型,《溪凫图》中可见陈琳深厚的院体绘画技艺,但中间又有侯手指成的简率之笔,赵孟頫称赞道:“陈仲美戏作此图,近世画人皆不及也。”甚至说“虽黄筌复生,亦复尔尔”,一件寻常作品因为表现了一些他所希望的笔墨游戏观竟然如此赞誉,实在有点吹捧过度。而盛懋的略变其法,恰恰是把陈琳受赞誉的内容改掉,他苦心孤诣,将赵孟頫通力倡导的书法写意笔法,凝炼成节奏分明的披度皴和小笔触的混点胡椒点,把干擦变为湿涧的渲染,元代黄、倪、王是四家合力高扬的逸笔草草,在盛懋这里只有精致的线面结构的山和树,干净而明朗的空间层次,“戏笔”不再,只有平心静气一丝不苟的山水和林泉。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盛懋《秋林高士图》

我们看盛懋的作品《秋林高士》和《秋江待渡》,一江两岸的构图拨高了观画者的视角焦点,林木扶疏,下边或坐或立的人物衣著一尘不染,神态皆清俊非凡,水边芦苇轻摆,水面空阔如镜,人物的目光望向远方,等待或者凝思,偌大的画面空间,或高或偃,或起或落,在或者云烟迷蒙或者秋高气爽的情景中处理得精妙卓绝。对比倪赞、吴镇类似的一江两岸的作品,则更会觉得盛懋的画面饱满而诗意盎然,而倪、吴之作则显得空洞,如果不是配上一些可看的诗文,的确缺乏一点情趣。盛懋另一件著名的作品《山居纳凉图》是元代文人画家群中极难一见的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总会显得鲜丽一些,从图像形态上讲,它们远比纯粹的水墨作品丰富,制作难度也相应的要困难很多,自然,受欢迎的范围一定超过单纯的水墨作品,这一点,连文征明和董其昌这样凶猛鼓吹文人写意画的两个人也情有独钟,董其昌搞南北分派,但对宋代赵令穰的青绿山水极为喜欢,他和他的弟子王时敏常有精美绝伦的青绿作品。但是,元代的文人画家群中,对于青绿山水一律存有偏见,从这一点上讲,盛懋的全面而精到的绘画技艺有着维系唐宋绘画传统的意义。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盛懋《山居纳凉图》

有趣的事情是,对比盛懋与吴镇的作品,会发现许多共性,比如芦苇的刻画,树木的描写,山石的线皴和湿润的用笔,甚至一些墨点的形态,便全部,盛懋画得更精细腻。他们是嘉兴魏塘镇人,如果真如传说的“比门而居”,那么到底是谁模仿了谁?

在继承唐宋绘画技艺的角度上,盛懋以一个卑微的平民身份做到了元代文人画家群难以企及的深度,而在吸收文人画家的新理念时,盛懋又凭着直觉进行了一番去粗存菁的演绎,在那个群体共抢话语权的时代,他以精彩至极的动人作品为疏于诗文的职业画家们和无数缺失文字记录的平凡人生留下永恒的绝唱。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盛懋《溪山清夏图》

杰作艺术网|艺史钩沉 巧绝子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