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2015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影落平湖 2016-01-01

【五爷按】新年晚会上,2015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刚刚揭晓啦!让五爷带领大家一睹年度人物们的风采~



孔茗(经管学院)
相关链接-清华孔茗: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13年前,22岁,一场失误的手术,一次失败的抢救,给孔茗留下的,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和至今仍有的病痛折磨。然而,她没有屈服。


读书,安安静静的读书,是她这十多年孜孜追求的梦想。高考时,她以超过清华录取线的成绩,被提前批次的军校录取,并因表现出色在这所军校里开创了本科毕业就直接留校的先河。从军十年后复员,她还是决定找到那条通往读书、教书的路。创过业、赔过本、摆过地摊、当过CEO,不断从逆境的绝望中找寻实现梦想的希望。

2013年9月,两次考研两次考博,她终于圆梦清华。她比任何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疯狂的与时间赛跑,两年内13篇论文录用,2次担任“一二·九”大合唱编导兼指挥,32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5000人次听众。

人生的选择多种多样,她选择坚强。她说,现在的我,很幸福,因为读书学习、教书育人,是件幸福的事。


张祎嵩(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链接-祎嵩来了 | 清华MOOC上的“第一助教”

两个月筹备,70余小时拍摄,炼成12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两次MOOC开课,认真严肃的语气、装作不懂的好奇神态、帅气外表和呆萌表情的反差让他一下子就“红”了。


他是张祎嵩,大清MOOC第一助教。

学生眼中,他“傻白甜”,激愤、卖萌、调侃;在他看来,MOOC走红,出乎意料;萌的背后,是他对待助教工作无比的认真。

第一次组织讨论课,经验不足的他“讲得很慌”,带着清华人特有的“较真”,他暗下决心,要将知识清晰有效地传达给同学。2个小时的讨论课,他总要花上8个小时边说边练,至少讲上3、5遍。他珍惜每次和同学交流的机会,线上讨论区、同学们课后的提问,他都认真作答。既然做了助教,就要实现助教的价值。纵使累,也喜悦。

祎嵩说,只要我还在学校,就会一直当马原助教。


林声巧(公管学院)
相关链接-五爷专访 | 与林声巧喝下午茶:清华学子的海峡情缘

4次到台湾学习交流,4年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工作,十多年关注两岸交流,他从一个普通的赴台交换生,到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青年代表,再到推研公管学院专注台湾研究的硕士生。从社团到科研,一路走来,一以贯之。


他是一个男生,大家却叫他“巧姐”。

他被戏称为“网红”,他喜欢写作,喜欢分享,发发牢骚,打打鸡血。一个人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巧言”,一次心血来潮地启用,一年点滴时间的坚持,230天关注过万,五十余篇原创,一次次用短短千字,讲一个故事,说一点感悟。他对新媒体也来了兴趣,又选择加入了“小五爷园”主力团队。

大学生活里,我们总有各种选择,他选择专注。花很多时间,把一件普通的事精雕细琢地做好,他说这样特别值得。


杭婧(医学院)
相关链接-施一公弟子杭婧:通往剪接体结构的三年之旅

平均每天埋头工作12小时,杭婧对实验有着格外严谨的要求:实验中,任何试剂混合在一起时,她都要反复搅拌20次以上,才会放心;所有实验用具都要用水反复清洗,再用酒精擦拭干净。


她说,“错误最多只能犯一遍,要吸取教训,不能屡做屡犯。”

一年半内,组里没有发表任何文章。杭婧用运动和音乐疏解内心止不住的焦虑,在组会的思维碰撞中寻找灵感,和团队成员携手坚持、不断攻坚。

今年4月,杭婧所在的施一公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8月21日,她作为共同一作的两篇长文在《科学》杂志发表,整个分子生物学界为之欢呼。

面对同行的祝贺、媒体的褒扬,她说,做研究就是踏踏实实地干活。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蔡丹阳(环境学院)


37场《马兰花开》,巡演8个省市,她是舞台上那个在邓稼先身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她饰演的许鹿希,征服了无数现场观众。


2015年的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她又变身《灵魂拒葬》中那个追求美好、为爱而死的裘丽娅,一举夺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塑造过8个角色,她却笑称自己从未演过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无数次的台下排练,用艺术去证明这个看似瘦弱的女孩,其实拥有巨大的能量。

她喜欢在舞台上那种情感肆意挥洒的感觉,连平常说着话也带有情绪的张扬;她也会随时随地入戏,在自行车上也念念有词的背着台词,表情配合近乎“狰狞”。她希望能多带出一些“徒弟”,和她一起共享话剧艺术的魅力。


她是蔡丹阳。她有着舞台上光芒尽显的时刻,也有着平常简单快乐的生活。她喜欢在高高低低的舞台上,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杜磊(汽车系)
相关链接-双创周 | 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为清华创新创业点赞

2014年,杜磊24岁,喜欢和好友们在一起“吹牛”,关乎梦想,关乎雄心。吹着吹着,突然有一天,他们决定真的做些什么。


3个月,到2014年12月,“轻客”电单车创立。

8个月,攻破日本与德国垄断20年的助力车系统技术壁垒;8个月,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轻客”估值过亿;上京东众筹,两小时内筹满既定目标,最终预订1200余辆车,569万元,完成率1000%。如今,轻客产品开始陆续亮相国际市场。

这是一个创新梦想,也是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和追求。13公斤的总重,1公斤的锂电池,2小时的充电,普通自行车2-3倍的速度。这里不仅是自行车,而是一周的“轻客”生活。杜磊他们的目标,是创立一家真正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公司,当像德国博世一样,在核心零部件上树立行业标杆;当像美国Google一样,在技术创新上为人铭记。

美好生活,不安于室。在杜磊看来,一切不酷、不炫,没有科技感的东西,都将被抛在脑后。年轻人的梦想,将从出行启程。



清华女篮


5个主力,8个月,19场短兵相接的激烈搏杀,一支从未打出过北京赛区的队伍忍着伤病跋山涉水,从CUBA北京赛区杀入东北赛区,最终闯入了全国四强。她们是清华女篮。


刚刚从B类队转A类队,5个主力队员中4个是大一新生,整体身高极其不占优势,这是一支曾经不被看好的新军。由于伤病,关键场次没有替补,由于学业,八进四比赛之前,空荡荡的体育馆里,给主力陪练的只有3名教练。每天上午上课,下午4个半小时高强度训练,连续8个月。

东北赛区遭遇北京赛区霸主、5次全国冠军北京师范大学,她们无所畏惧,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全国八进四比赛最后一节,面对对手将差距追赶到3分,没有替补的她们各自顶着4次犯规,拼命防守、进球,最终五人均得分上双拿下关键比赛。

她们的辛勤付出、她们的泪水与汗水,终于为清华女篮创造了历史。



全国“挑战杯”参赛团队
相关链接-“挑战杯”夺冠!清华大学成功卫冕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

2015年11月,全国“挑战杯”决赛。出征前夜,清华参赛团队收拾起上届夺冠得来的流动的“挑战杯”,准备带给组委会。反复摩挲,依依不舍之下,他们在外包装上挥毫写下:“怎么拿去,怎么拿回!”


成功卫冕!他们做到了!14届全国“挑战杯”,6次夺冠,这不仅是一个团队的传奇,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2015年全国“挑战杯”决赛上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里,清华的六件作品,传承了大学生对学术科研的极致“挑战”。这里,有一年埋头奋战,在日益精细的发动机上作出“大”文章的“绝对一支”;也有怀揣社会责任,连续三年下基层调研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默默坚持。这里,有沉浸在虚拟现实世界,让人流连忘返的奇思妙想;也有紧跟信息时代潮流,探索蛋白质这一生命奥秘的不懈尝试。这里,有将理论物理模型与实际应用的巧妙结合,也有在电池制备关键问题上取得的重要突破。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清华人拼搏梦想的舞台。

园子里的选择很多,而科技创新之路大多布满荆棘。但最终见证的,是从未改变过的勇敢与坚持。


“梦之网”公益实践团队
相关链接-五爷推文|清华与甘孜的不解之缘

海拔4000米高原上,有贡嘎雪山,有纯净蓝天,也有许许多多至今还用不上稳定照明电源的孩子们。2014年,电机系“梦之网”公益实践团队,扛着众筹和拉赞助筹集的设备器材,爬上了这片高原。两年的暑假时间,安装了四套微电网设备,覆盖三个山村小学和一个村委会,为近三百户牧民和他们的孩子,带来了光亮与希望。


他们自己施工作业,原始的村庄甚至没有平整的硬面,他们不得不从搬运碎石开始动工。4000多米的高原上,稀薄的空气甚至让他们的每一次站起都充满挑战。夏日的雨水影响着工程进度,他们不得不争分夺秒。从上午八点到傍晚日落,每日十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通电那天,山村小学的孩子们,激动得跳了起来。

他们还要带着“梦之网”继续走下去,连起祖国东西部,连起大学生和小朋友的梦想。他们始终记得,无限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献血志愿者


2001至2015,十五年,超过18000人次师生员工参与无偿献血,这是有关热血的传递,有关真情的延续。


犹记得2008年5月13日,在汶川地震发生第二天,从上午11时到夜里凌晨1时,1000多人排队报名为灾区献血,最终653人共献血910单位,约为当时北京支援灾区血液总量的1/6。此外,还有70人登记为后备无偿献血志愿者,250多人登记为奥运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

C楼那一个灯火通明的无眠之夜,至今深深印刻在许多师生的记忆里,而无偿献血的公益奉献精神,也一直在清华园中传递。

今年,四次集中献血活动,共计1962单位,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

清华献血志愿者,挽起衣袖,用行动呵护生命,用大爱向青春献礼!



(编辑:常叶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