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训练自己的“投资直觉”

 真友书屋 2016-01-01

点击上方「雪球」关注我们


读巴菲特写给股东的历年的信,探寻巴菲特一系列投资的经典案例,有时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收购某些企业之时,他甚至连这些被收购企业的帐目都不查看,而且短时间之内就一拍成交。当然,这与他的商业禀赋有关,与他一向倡导的诚信文化有关,与他的长期专注于企业研究有关,但是,这其间是不是也有一种投资上的直觉呢?我想,应该是有的。

谈到对一家企业的估值,巴菲特说最科学的公式就是一家公司在其存续期间现金流的折现值,但是芒格却说他从来没有看他计算过。我想,芒格说的是个大实话。因为,用巴菲特的话说,一眼就能够看出它是个胖子还是瘦子。而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能力,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直觉”。

我们普通的投资者与巴菲特这样的世界级的投资大师是没有办法比拟的。但是这种投资直觉是不是经过长期的训练也会具备一些呢?我认为,也是可以有的。因为,根据我并不太长的股票投资经历,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标的,确实并不需要太精细的计算,相反,需要太精细计算才能够搞明白的投资标的,反而有时并不是太好的投资标的。

比如,再谈谈格力电器与东阿阿胶。我之所以说“再谈谈”,是因为熟悉本人的或许知道,对于这两个投资标的,自己这两年有些像祥林嫂了,说得它们连自己都有点“烦”了。但是,或许正因为这种有点快说“烦”了投资标的,反而更有说服力。

格力电器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下滑。查看格力近十年的发展史,除2009年它的收入增长1.01%以外,其它年份均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屋漏偏遭连阴雨”。今年又恰逢从未有过的股灾,所以它的股价遭到市场的极度打压,从今年的最高点31.55元(前复权,下同),下跌至15.72元,下跌幅度50.17%,幅度不可谓不大。在9月29日,也就是它跌至15.72元之时,我曾作一小文《投资思考:为什么自己说估值只是小儿科》,对格力电器进行了分析。为了保持自己当时分析的“原生态”,我再将当时的3点分析抄录如下:

1、截至2015年9月29日,格力电器现有股本60.16亿,市值947.53亿元。14年实现净利142.53亿元,折合每股收益2.37元。今年上半年收入虽然下滑了,不过,净利基本持平。假如,这个利润能够保持;再假如,我们自己有无数钱,将格力电器“私有化”了全部买下来(当然这事儿还得董明珠愿意啊呵),这是什么概念呢?即时回报率(年回报率)15.05%。显然,干实体经济的都知道,这是一桩不错的生意。

2、二级市场的人士,都是喜欢玩PE游戏的。以现有市值计算,格力的PE6.65倍。这是什么概念呢?理论上,现在将格力电器全买下来,6.65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了。

3、14年格力电器分红90.24亿,分红率63.75%。假如这个分红能够保持,现在将格力全部买下来,现金收益率9.52%。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72定律推算,7.56年之后,我们则可以通过分红将现在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了。

显然,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称量,现在将格力电器全部买下来,是个很划算的买卖!

此外,对格力财报清楚的投资者知道,格力的现金流一向充沛,据其15年上半年财报,货币现金868.67亿,那么除去其各种“负债”的货币现金,公司完全属于自己的现金流当在400亿左右。换句话说,我们花547亿元左右就可以买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你说是贵还是不贵呢?答案我想不用太动脑筋就能感觉出来:不贵!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后来的格力电器恰恰是从9月29日,股价创下了15.72元的最低点之后就再也没有创下新低,并且一直上涨至年底收市后的22.35元,上涨42.18%。当然,我的这篇分析文章与它股价创下新低有偶合的成份。但是,事后证明,自己当时的这种“投资直觉”还是正确的!如果非要“透露”一下的话,本人正是利用此次股灾,将格力电器的仓位加大至自己帐户总市值的30%之多,正是有当初的这种决策,现在自己的“感觉”当然是很好的了!

或许一说到东阿阿胶,有些投资者就有点熬不住了,因为,它自2011年年初创下58.47元的新高之后,近几年一直在一个区间之间振荡再振荡!15年牛市来了,上半年股价也是磨磨蹭蹭,后来好不容易窜升至62.62元之后又赶上了股灾,结果又被打压至40元之下。但是,大凡读过东阿阿胶年报的投资者知道,它实际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收入已经出现向上的拐点,而且今年以来收入与净利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然而对此市场一直就迟迟不反应。为此,自己也曾于9月17日,写下一篇小文《投资思考:市场的非理性究竟可以持续多久》,对其进行了分析,一并链接在后。

现在来看,当时自己的“投资直觉”也是对头的。因为不用细算,毛估估东阿15年的每股收益2.5元左右,那么40元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则是16倍。而这个市盈率水平已经创下了它这些年的历史新低(18倍市盈率)水平了。

再对它进行一下总体估价,东阿总股本6.54亿,那么40元的股价对应的总市值为260多亿,从其市盈率的倒数计算,即时回报率已达6.25%,这个收益率虽然并不算太高,然而相对于无风险利率来讲,也当是个不错的生意啦!假如,自己有无数钱,全部“私有化”下东阿来,也当是个划算的买卖啊!

从以上两个案例看出,投资有时还真的用不着像一些投资者那样,非要“深挖三尺”,将公司的各种财务数据连小数点也不丢掉的全弄来,研究来研究去。因为,有时投资者确实需要那么一种直觉,就像明眼人一看就能感觉出它是个胖子还是瘦子。这一点,特别是在熊市极度低迷期更容易做到。至于像15年这种13次千股跌停的“奇葩”股灾,则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机会啦!

有过文学、艺术创作经验的人知道,文学、艺术创作有时是需要那种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的“灵感”的,而且这种灵感有时来得会让你莫名其妙,甚至半夜起来突然有了灵感,进而创作出一篇(幅)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这种投资直觉,是不是与这种文学、艺术创作上的灵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呢?在我看来,它们确实有些相似、相通之处。然而,正如文学、艺术创作上的灵感并不是凭空而来,它需要长期的阅读、思考、实践一样,这种投资直觉,也同样需要投资者本人经过长期的阅读、思考与实践。比如:

1、要广泛的阅读学习。真个的就像长着两条腿的书架子、图书馆一样,历史、文学、哲学、商业、财务、管理学、领导学等等知识广泛涉猎,争取尽早地建立起自己的多学科模型。千万别当那些拿着锤子的人,将世界上任何事物全看成钉子。

2、要广泛地阅读企业财务报告。特别是对于自己已投资或者长期关注的企业,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广泛阅读,对行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间久了,读多了,或许就会练就那么一种感觉。

3、要有一个整体评估的概念。对于企业的估值,研究pe、pb等指标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自己头脑之中,每逢研究它之时,当首先眼睛闭着想一想:假如自己有无数钱,我将它全部私有化了是不是一桩令人垂涎三尺的生意呢?如果是,扣动板机就是啦!

4、要训练自己有一种逆势而动的能力。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然而说说容易,可若真是做到,却是需要对自己有一种“训练”的。因为,大凡事后证明令人“垂涎三尺”的资产,常常在当时看起来像是有问题的资产,而且市场先生还有一个特别的癖好,即股价下跌之时它就爱找下跌的理由,股价上涨之时它就爱找上涨的理由。就在是大熊市底部之时,看着许多标的或许是太便宜了,然而你若真是下手往里面扔进真金白银之时,仍然是需要有那种一种逆势而动的勇气的。如果,你总是事后才明白过来,而一遇到此种机会却总是手“哆哆嗦嗦”着就是下不去,那想在股市上获得超额收益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没有办法,当许多人不敢下手之时,自己得有敢于下手,而且还要下重手的勇气。——谁若不信,可以细看我以下链接的两篇小文后面的点评,时过境迁再看一看、品一品是很有意思的啊呵!


《投资思考:市场的非理性究竟可以持续有多久?》http://xueqiu.com/3491303582/56552199
《投资思考:为什么自己说估值只是小儿科?》http://xueqiu.com/3491303582/57152330


“阅读原文” 直达闲来一坐s话投资雪球个人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