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是中性的,最终决定其属性的是人的道德

 汕头能率 2016-01-02




子夏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对儒家文献的流传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后世誉为传经之鼻祖。子夏还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他晚年时,到魏国西河一带教学,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并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子夏在传播儒家经典、发扬儒家学说、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以及培育具有法家特色的弟子等方面都贡献卓著。

孔子曾经告诫他: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可见其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是比较多的一个。但即使子夏,也对“学”与“不学”的标准,给出了一个近乎纯道德式的评判。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所谓“贤”就是指各种值得称道的德行与才能;色,就是由人之容色,推而广之为一切夺人耳目、炫人心神之外在表现、装饰等等内容。“贤贤”就是推崇认同德行与才能,“易色”就是轻视,不重视,不关注各种外在的名利等,在世俗眼中值得炫耀的事物。

具体的说,所谓的“贤”就是“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孝,“事君能致其身”的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信。“贤贤”就是以孝,忠,信为贤。完全是道德的问题,而看不到任何利益的影子。

可见,无论是哪一个流派的儒学,都是以道为学习的对象,以修养自己的德性,为学习的方法与目的。

对此孔子的一句话,堪称经典。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骥是指千里马,在常人眼中一匹马,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千里马,毫无疑问就是因为它有强健的脚力,能够日行千里。

而德行这种非常人性化的概念,好像是跟马这种动物不沾边。

但是在孔子看来,一匹千里马,真正值得称道的恰恰是它的德行,从人的角度去看马,看到的德行是什么?

无外乎两点:

一是忠贞——能够为主人竭尽全力;

二是驯良——能够为人所用。

如果没有这两条,仅仅有强健的脚力,不驯良,则不能为人所用;不忠贞,则脚力不能完全地展现出来。

那么即使它是一匹千里马,或者说具有千里马的素质,又有什么用?没有用,又怎么能称得上千里马呢?

用到人的身上,这就是能力与道德的问题:

能力是中性的,被有道德的人所拥有,就会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被无道德的人所拥有,就会危害社会。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的演变历程,年轻的黑武士,就是著名的,具有超凡天赋的天行者阿纳金,然而随着他心灵的扭曲,最终成为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死敌,他那超凡的能力,成为了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所以,评价一个人,应当首重道德,再看能力;培养一个人,也应当首重道德,再教技能。

否则,就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社会的道德水准,却在一天比一天的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