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月薪150元的女教师继续痛哭下去

 zxc725 2016-01-02

从17岁到57岁,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她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照亮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宋玉兰这一辈子每月工资最多时也只有一百多元,但她喜欢孩子,说“我离不开孩子们”;乡亲们也敬重她,说“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1月1日《华商报》)

月薪15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宋玉兰却坚持了40年,宋玉兰对教育的执着和坚守令人动容,这种默默奉献精神让人感佩,可是“月薪150元,痛哭之后继续给孩子上课”的行为还是让人感到心酸。宋玉兰的窘困也暴露当下教育和教师管理体制的一些积弊,相关部门应该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别让诸如宋玉兰的乡村女教师们带着眼泪上课,别让月薪150元的女教师继续痛哭下去。

只是因为40年前生产队的领导的一次“请求”,17岁正读高中的宋玉兰临危受命,登上了讲台,成了一名乡村代课教师,没想到这一代就是40年,40年里,宋玉兰一直坚守讲台,累计教出了1000多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她也成了人人敬重的“宋老师”,这些教育成果是宋玉兰的荣耀,也是宋玉兰的奉献的见证。宋玉兰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乡村的教育事业,照亮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这种奉献精神体现出其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令人感佩,她是当之无愧的“小山村不灭的蜡烛”。

40年来,为了解决个人待遇,为了维护自己权益,宋玉兰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子,但是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即便是到了今天,她仍然拿着150元微薄的薪水,这样的劳酬差距令人心酸,期间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这样的机会并没有降临到宋玉兰的头上,陵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仅有的一次民办教师转正机会给了谁,为何没有给这个坚守深山的乡村女教师?还有什么人比宋玉兰更有资格享受转正的待遇?

虽然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回应,但是十多年内只有的一次转正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队伍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为何乡村教师转正机会如此稀缺?难道错过了一次转正机会,乡村教师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吗?坚守深山,同样是站在讲台上,同样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为祖国培养着人才,甚至比那些条件优越的城市教师付出的更多,可是为何却没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些都值得相关部门深思,拿出切身的措施进行改进,加快教师队伍体制改革,打破制度藩篱,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唯有如此,乡村才能留住教师,乡村教育才有希望。宋玉兰的坚守固然值得称赞,可是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不能仅靠这种精神滋养,更需要平等的制度保障。这显然需要对现行的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对乡村教师和教育最好最根本最彻底的拯救。

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宋玉兰这样的乡村女教师在饿着肚子工作,只希望相关部门能意识到教师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诸多弊端,加快改革,别让类似宋玉兰的乡村女教师们继续痛哭下去。

文/刘剑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