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语典故探源(11-----20)

 闲之寻味 2016-01-02

熟语典故探源(11)

 

 

 

    “马虎”一词的来源相传与一个画家有关。

    传说,宋朝有个画家很喜欢画虎。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就来了一位朋友请他画马,他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朋友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回答:“管它是什么呢,马马虎虎!”朋友不大高兴,没要这幅画就走了。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又过了些日子,大儿子外出打猎时,看见人家的马还以为是老虎,就给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钱。又过了几天,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于是跑上前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悔恨之下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诫:“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此后,人们就用“马虎”形容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

 

 

 

    “蜜月”一词的来源有三个说法。一说,是来自古代欧洲条顿人的生活习惯;另一说,是起源于一个爱尔兰的传说;还有一说,是来源于“抢婚”。

    其一,来自古代欧洲条顿人的生活习惯。条顿人属于日耳曼民族的一部分。在公元前4世纪时他们居住在欧洲易北河沿岸一带。条顿人的青年男女在结婚时有一种习惯,就是都要由本部族内的首领赐酒,为他们祝福。祝福用的酒都是以蜂蜜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用来象征幸福及美好。婚礼后,夫妇俩还要出外旅行,旅行时间为30天,恰好是一个月,因此他们就把婚后的第一个月叫做“蜜月”。

    其二,是爱尔兰的传说。据说,在公元6世纪初,爱尔兰有个部落首领,他有一个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的女儿,叫爱丽施。因为爱丽施喜欢蜂蜜,邻国来求婚的王子们都把本国最好的蜂蜜挑来送给她。最后,爱丽施和其中的一位王子结婚了。婚礼上,爱丽施用蜂蜜酿成的蜜酒招待客人。因为蜜酒酿造的太多了,婚后,夫妇俩又喝了整整一个月才把蜜酒喝完。新婚佳期,两个人喝着蜜酒,生活幸福而温馨。

    其三,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古代条顿人结婚时,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会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家乡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现在,人们用“蜜月”来指婚后第一个月。

 

 

 

    “明星”一词是一个舶来词。

    西方的天文学家为了更加清楚地分辨和认识天上成千上万的明星,便将天上的星星归为一个个星座,然后把每一个星座里的每一颗星按照他们的亮度分为几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数字越大,说明这颗星的亮度越小,五等以下的星用肉眼已经是不可见了。后来星被西方社会的人们用来恭维各界的出色人士,包括科学家,包括探险家,当然也包括演艺明星。不久之后这种用法传入中国,人们因为新奇竞相使用,将“星”冠于社会各界,特别是戏剧界的台柱子上。后来人们又将“星”之前加了个“明”,这样这个词看起来便更加引人注目了。

    “明星”的本意是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后来便引申表示电影电视界,甚至是文化界中较为出名的或较为出色的人士。

 

 

 

    “拍板”一词,源于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拍打木板的方式。

    原来,拍板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的人们在交易中决定价格、表示成交的一种方式。在市场交易中,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免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这种局面持续到一定程度后,由市场管理人员根据价格讨还的情况,喊出一种双方较易接受的价格。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就用木板拍一下桌子,表示同意。因此,“拍板”就成了交易的代名词,引申开来,就有了“决定”的意思。

    另外,“拍板”还指中国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绰板,简称板。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

    现在,人们说的“拍板”主要指第一种意思,即指“决定”。

熟语典故探源(12

 

  

 

    典出《孟子·万章》: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在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的学生问孟子:“老师,听说商汤时候著名的贤臣伊尹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他先是一个作为陪嫁的奴隶,后来做了汤的厨师,博得了汤的信赖,最后才成为宰相的,是这样的吗?”孟子回答说:“没有这样的事情,伊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不被权贵所屈服的人。他一个人在山林里过着闲鱼野鹤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汤知道了他的贤明之后,三次去山林里请他,来辅佐汤的江山,前两次都被伊尹婉言谢绝了,伊尹说:‘我一个人在这里种田,悠然自得,为什么要去接受朝廷的聘请呢?’当汤第三次来聘请伊尹的时候,伊尹为汤的行动所感化,他想,与其一个人在这里悠然自得,快乐地过日子,何不去辅佐国君,治理天下让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快乐悠闲的生活呢。于是伊尹接受了汤的邀请,来到朝廷帮助汤处理政务,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伊尹还说服汤兴兵讨伐残暴的夏,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说到这里孟子又说:“伊尹真的是一个贤明的臣子啊,能够把天下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是个圣人啊,怎么能说他是个阿谀奉迎的厨师呢?”

    “匹夫”原意是指普通的老百姓。现今多指不用计谋,只凭个人意气办事的人。

 

  

 

    典出刘向的《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青春”一词始见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的意思为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七百多年间,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表示这个意思,与现在意义上的“青春”有很大不同。如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里面的“青春”也是指春季。

    直到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泛指人的青年时期。他写的《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中的“青春”就是指青年。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的代称了。

    现在,“青春”一词不仅指青年时期,还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

 

  

 

    “清真”一词,据说始用于南北朝时期。

    最初,“清真”的意思也和现在大不相同。从南北朝到宋朝的八百多年间里,“清真”一词在文人笔下只是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优美的环境。

    到唐宋以后,“清真”一词便开始与宗教有了联系。因为宗教都主张“清静无为”,都自称“清道”,所以喜欢用“清真”一词。而到了明朝中后叶,回族穆斯林赋予“清真”新的含义。他们认为“清”者是指真主“超然无染,不拘方位”,“真”者是指“真主永存,独一至尊”。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是:“万物非主,惟一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这两句话一般被称为“清真言”。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把伊斯兰教称之为“清真教”。

    后来,人们把按照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制作的各种食品,都称为“清真食品”、“清真糕点”等。另外,还有“清真餐厅”、“清真小吃店”等。

    现在,“清真”一词基本成了伊斯兰教的专用词。

 

  

 

    典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百步洪》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秋波即秋水,是秋风中的湖波涟漪。古人用秋水来形容女子的眼神。第一个将“秋水”一词用在文学作品中的是诗圣白居易,他在《筝》这首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诗鬼李贺也写到“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然而“秋波”一词的出现却是在苏轼的《百步洪》,这首诗引用了《晋书·谢鲲传》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谢鲲家住在建康,他有一家姓高的邻居,邻居家里有个女儿,人长得非常美丽,谢鲲便常常挑逗这高小姐。有一次谢鲲又去挑逗她,高小姐这个时候正在织布,对他的无礼行为非常恼怒,于是随手抛出了她正在织布用的梭子,说来也巧,这梭子正好打在谢鲲的嘴上,并且将两颗门牙打掉。

    今天人们依然用“秋波”一词来形容女子的眼神非常美丽,清澈得像是秋天的水波。

 

熟语典故探源(13

 

  

 

    “圈阅”据说是由王安石发明的。

    自三国时,就有在文字和契约上签字署名的做法,史书上称为“押”。唐宋时期,大臣们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不再署全名,而只是写上自己的字,表示阅过。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起用,任参政知事,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呈文。他每次阅过文件,都要写上—个“石”字。由于文件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因此,“石”字经常被他写成一横一撇下边再加一个圆圈。因为他画的圆圈还大多不圆,这样给别人造成很多麻烦。于是,一次议政会议上,他声明自己“阅毕”的文件符号是,一横一撇下边再加一个圆圈。事隔不久,他索性去掉了横和撇,仅保留了那个圆圈。时间一长,其他同僚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圆圈就变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现在,“圈阅”这一做法仍被沿用。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子公和公子子家,一起进宫去拜见郑灵公,快要进宫门时,子公突然站住抬起右手,笑眯眯地让子家看。子家不解地看着子公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子家说:“这谁不会啊?”于是也伸出自己的右手,让自己的食指也一动一动的,子公看了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你仔细看看,是他自己在动啊。”子家认真的看了看,然后又动了动自己的食指,发现和子公的果然不一样,就问是何缘故,子公说:“每当有新奇的美味等待我去尝的时候,我的手指就会情不自禁地动。我想今天大王一定会有美味赏赐给我们的。”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宫门,这时正好遇见郑灵公,于是把刚才的原委说了一遍。郑灵公觉得他们二人非常没有规矩,便没有说话。正巧那天御厨在为大家做一条很大的甲鱼,当大夫们都到齐了的时候,郑灵公让御厨将甲鱼拿来给大家分吃,然而当每个人都大快朵颐的时候,子公却傻傻地呆坐在那里,原来他的碗里并没有甲鱼,这当然是郑灵公吩咐的,子公也不敢说什么,他看见别人吃得很香,没有一个人注意他,他就忍不住走到大鼎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此后便有了“染指”一词,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

 

  

 

    语出《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系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圣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强调学习礼乐。有一次他听到子路在弹琴,可是内容却不是《雅》、《颂》一类的古典音乐,于是孔子很不高兴,他说:“子路,你为什么在我这里弹琴呢?”因此孔子的其他学生都不尊敬子路。孔子就说:“子路在学习上已经达到了升堂的地步,可是还没有入室。”在古代“堂”是指的正厅,“室”是指的“内室”,也就是说“堂”在前面,“室”在后面。孔子用“堂”和“室”来比喻学生学习的好坏。入门,升堂,入室用来比喻学习由浅入深的几个阶段。

    “入室”指的是学问技能深得老师传授,达到了精深广博的境界。今天我们依然用“入室”一词来形容学习好的学生,有“入室弟子”一词。

 

  

 

    语出《晋书·周处传》: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叫周处的人,官至御史中丞。他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从小体力就超出一般的人,他喜欢骑马,打猎,不注意小节,放纵性情,为所欲为,乡里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祸害。周处知道他受到乡亲们的厌恶,很是感慨,他决定改过自新,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人。他对父老乡亲们说:“现在天气暖和,收成也很好,为什么你们还是闷闷不乐呢?”一个老人唉声叹气地说道:“三害没有除掉,我们有什么好高兴的呀!”周处说:“您说的三害是指的什么呀?”老人说:“南山的白虎,长桥下的蛟,第三个就是你了。”周处说:“如果我把这三害除掉了,你们是不是就高兴了呢?”老人说:“如果你能真的除掉,乃是全村人的一大喜事,不仅仅是除害而已啊!”。于是周处上山射死了老虎,又来到河里去杀蛟龙,可是并没有那么顺利,他和蛟龙斗争了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死了,心想三害终于被除掉了,全村都在欢呼,这时候周处却从河里出来了。周处看见乡亲们这么厌恶他,于是就离开了家乡。他去拜访陆云,准备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经过陆云的指导,周处勤奋好学,最终官至御史中丞。

    后来人们就用“三害”来指残害百姓的祸害。并且沿用至今。


 

 

熟语典故探源(14

 

  

 

    “三军”一词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

    春秋时期,“三军”的意义与现在意义上的“三军”大不相同。春秋时,一些诸侯大国通常都设三军,如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有上、中、下三军或中、左、右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秦、汉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

    今天,古代的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在我们的军队建制中已完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陆、海、空三军。

    现在的“三军”专指陆、海、空三种部队。

 

  

 

    “散布”一词源于古人的食药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因盲目追求延年益寿,服食五石散成为风气。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这五种矿物质,再搭配栝蒌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之类的药材。五石散中的某些成分有较大的毒性,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服食后,必须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才能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当时人们称药性的显现为“散发”,药性若不显,便有生命危险。为了使药性能顺利的散发,食药后,人们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的发作。这种行走叫“行散”。

    到唐代,人们服用五石散的风气见衰,而行散这种漫步的爱好未减,行散于是演变为散步。韦应物有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可见,“散步”与服药行散已脱离了关系。

    现在,“散步”又成为一种为了锻炼身体而到处走走的运动方式。

 

  

 

    “沙龙”源于意大利语,原意为大客厅。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她从1610年起,在家中举办聚会,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

    17世纪“沙龙”传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在1718世纪初时的法国,作为社交场所的沙龙,具有很大的影响。进入18世纪以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在沙龙里所谈论的,主要的不是文学艺术而是政治科学,有时也出现过激的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一是,定期举行;二是,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三是,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四是,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女建筑学家林徽因也曾办过一个沙龙,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

    “沙龙”现在也指文人雅士或者某一领域的人们在一起谈天论地的场所。

 

  

 

    “商人”一词原指一个民族的人,它的来源与我国商朝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这便是古代的商族,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商”这个地方(今陕西商县),而后逐渐扩大形成部落。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一天,王亥去贩运货物,在途中被狄族易氏袭击了。易氏抢走了货物和随行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的儿子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兴兵讨伐易氏,最后终于灭掉了易氏。之后,商的势力扩展到了易水流域。

    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于是,商族人又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觉得,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

    现在,人们称作买卖的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熟语典故探源(15

 

  

 

    “上当”一词语出清朝末年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清河王,自上当,当得当铺空了档。

    清朝末年,在清河有一家姓王的大户人家,世代经营当铺,生意越来越兴隆,家业也越来越大,生活也富裕了。于是族人们也就懒得自己再经营生意了,纷纷都把资金存入当铺做起了股东。他们选了一个名叫寿苎的人来帮他们打理当铺,可是寿苎是一个读书人,寿苎喜爱读书,校刻书籍,无心经营生意。此时王姓的族人见有机可乘,就纷纷把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拿来典当,并将物价高估,让伙计如数付钱,伙计不敢得罪股东。只能听任股东的摆布,而寿苎又心不在焉,不加以阻拦,不久后当铺的资本就被诈骗得差不多了,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破产了。“清河王,自上当,当得当铺空了档。”的民谣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上当”原意是指去当铺典当东西,现在我们把吃亏、受骗称为“上当”。

 

  

 

    典出《拾遗记》卷六《后汉》:(贾逢)经史遍通,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合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逢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贾逢是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才智过人,长到十岁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贾逢就已经能背诵了。贾逢的姐姐对此很惊讶,因为就是读书多年的成年人,也很难将这些著作全部背下来,于是他的姐姐就问他:“咱们家很穷,从来没有请老师来教你,你是怎么背过的呢?”贾逢说:“我五岁时,姐姐就抱着我在篱笆旁听邻居家读书,几年下来,我自然就会背诵了。”

    贾逢的姐姐听了很高兴,于是决定教贾逢写字。没有写字用的帛,姐弟俩就用院子里的桑树皮来代替。有时候,贾逢还把字写在门扇上或屏风上,一边念一边记。过了一年,他已经把经文全弄通了。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不远万里,或带着孩子,到贾逢家拜师求学。贾逢教学,不拘泥于前人,有不少创见,很受欢迎。他的学生用粮食作学费,装满了他家的粮仓。有人说:“贾逢家的粮食不是他亲身耕种的,而是靠讲经,也就是靠舌头耕种出来的。”

    “舌耕”,指读书人教学生念书,旧时茶肆酒楼中说书人所操之业也叫“舌耕”。后来多作为教师职业的代称。

 

  

 

    “社稷”一词始于西周。

    “社稷”在现在是一个词,而最初,“社”和“稷”为两个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现在,“社稷”即为国家的意思。

 

使  

 

    “使节”一词源于古代的一种官职凭证。

    “使”字,有派遣、奉命的意思。我国古时的使臣办涉外事务,要持以“符节”作为国君代表的信物。据《周礼·宫·掌节》载:“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节”,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节上缀牦牛尾饰物,亦称“旌节”。如苏武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节”。“节”,是皇帝亲授,表示持有者是皇帝的正宗代表,对使臣来说,他所持的节又是皇帝和国家的象征,人在节在。正因为古时的使臣持节作为国家代表的信物,因此历代都把“使”与“节”联称,就是近代持“国书”赴任的全权大使、特使,也被世人称为外交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熟语典故探源(16

 

  

 

    “市场”一词来源于古代所说的“市井”。

    唐朝诗人李绅的《入扬州郭》上有“堤绕门津喧市井,路交村陌混樵渔”之句。“市”,《说文解字》称为“买卖之所也”。《古史考》说:“神农作市。”“井”,最初指水井,原为井上栏木的象形字。

    水井是人们必去之处。由于有饮水、洗涤等许多便利条件,水井很容易成为人们以物易物的场所。所以,《正义》说:“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云市井。”可见,市井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后来,市井又引申为街市、乡里、城邦、民众等意。作为专门从事买卖之所的“市井”则转为“市场”二字。

    现在的“市场”即为买卖商品的场所。

 

  

 

    “书香”源于一种芸香草。

    过去,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便清香袭人,所以称之为“书香”。

    芸香草亦称芸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有特异的清香,可以入药,放在嘴里有辛辣和麻凉的感觉。因芸香与书结缘,与芸草有关的其他东西,也就成了与书卷相关的称呼,如“芸编”指书籍;“芸帐”指书卷;“芸阁”指藏书之阁;古代的校书郎,也有个很好听的名称,叫“芸香吏”;“芸台”指“藏书台”,唐朝徐坚的《初学记》中说:“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亦称芸台。”这些词都蕴含着一缕书香的气息,表达了人们对书香文风、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

    现在我们早己不太容易见到芸香草了,平时我们所说的“书香”更多的是指上辈有读书的人家,也指书中文字的内容。

 

  

 

    “双簧”一词源于清代的黄氏两兄弟。

    光绪年间,有民间艺人黄大笑和黄二笑两兄弟。两人专门同台表演相声,常进宫表演,博得慈禧太后的笑口常开。

    有一次,慈禧过生日,点了黄氏二人的相声。谁知,黄大笑嗓子突然哑了,发不出声。他二人懂得,今天误了场便会大祸临头。于是他们急中生智,靠着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和舞台功底,想了个应付的办法。弟弟二笑嗓子好,便让二笑藏在椅子后面说话,哥哥大笑坐在椅子上哑口表演。他们的精彩表演使慈禧和众大臣笑得前仰后合,并受到重赏。

    后来,经过黄氏兄弟和后辈艺人们的不断探索,使之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曲艺表演形式。因这种表现形式是黄氏兄弟所创,故后人称之为“双簧”。

    现在,我们都知道,“双簧”是两个演员表演,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说唱者,必须嗓子好,声音亮。表演者不发音,只张嘴模仿说唱的口形。

 

  

 

    “抬杠”一词源于我国的一个民间习俗。

    过去,我国民间过春节、闹元宵常常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有的地方也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其道具非常简单,就是由众人抬着一个巨大的杠杆,杠杆翘起的一端安着一把椅子。一个身穿红袍,头戴纱翅帽的丑官就坐在那把高高的椅子上。这个丑官没有固定的台词,他的任务就是即兴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以致互相争辩、拌嘴,常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类似这样的对话,叫做“抬杠”。

    现在,“抬杠”就是互相狡辩,互相驳斥的意思。

熟语典故探源(17

 

  

 

    “泰斗”一词源于《新唐书·韩愈传》:自愈没(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新唐书·韩愈传》用“泰山、北斗”称颂韩愈,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对这位文学家的推崇和景仰之情。后来,就用“泰山、北斗”来指有名望,有影响,被人们所景仰的文学家,简称“泰斗”。

    已经离开我们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老先生,其演绎的许多作品都深入人心,深受观众好评,为相声界做出了很大贡献。人们都称马三立老先生为相声界的泰斗。

    现“泰斗”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

 

  

 

    典出《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唐玄宗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典礼结束后,照例要为官员们加官进爵,一般是三公以下的官员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郑镒喜气洋洋地赶去参加庆功大会,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郑镒回答不上来。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回答说:“这是泰山的功劳啊!”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

    后来,“泰山”就作为岳父的别称。

 

  

 

    “桃李”一词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但都与春秋时的魏国大臣子质有关。

    其一,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时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丢官只身跑到北方。在北方,子质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抱怨自己培养过的人在危难时不肯为他出力。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夏天可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那么到秋天,我们不仅不能使用它的种子,它长出来的刺还要扎伤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后人便用“桃李”代指学生。

    其二,子质逃到北方后,借住在一个朋友家,为了糊口,他便开了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学馆里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李树,来上学的学生都要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其中不少学生在各国当官,成了国家的栋梁。为了感谢子质先生的教诲,他们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子质曾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从此,当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指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现在,“桃李”就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典出《后汉书·崔骃传》: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

    东汉时,汉灵帝刘宏朝政腐败,公然明码标价出售官爵。崔骃的后人崔烈交钱五百万,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人们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

    此后,崔烈的名声就下降了。司徒的官职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愉快,相反,时间长了他更觉得不踏实。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我现在任三公之一的司徒,人们有什么评论啊?”崔钧据实相告:“父亲大人年轻时便有美名,历任郡守、九卿的官职。人们说您不改当三公,如今您当上了司徒,这让天下人好失望。”崔烈问:“这是为什么呢?”崔钧说:“大伙说有‘铜臭’。”

    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

熟语典故探源(18

 

  

 

    典出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贾岛于夜间访友不遇,在驴背上作诗句《题李凝幽居》。其中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一直不知道用“推”字还是“敲”字更好些,于是在驴背上苦苦思虑。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得知情由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后认为“作敲字佳矣”。为什么“敲”比“推”好呢?因为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游,作者(也就是诗中的“僧”)深知其为人,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既是夜间,怎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想必是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噪动。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用“推敲”来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万岁”一词源于古人为表达内心喜悦而用的欢呼语。

    从战国到汉初,“万岁”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口中,这在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如《战国策·齐策》中记载,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结果把债券全烧了,颇得民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的时候,大臣也称呼皇上为“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但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也不是被禁止的。而到汉武帝时,“万岁”一词,开始为皇帝专用。但是人们并不全按照他的意思,到高兴的时候,人们还是欢呼“万岁”。

    到了宋朝,“万岁”一词在严格意义上成了皇上的专用词。如果谁再随意地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之后,规定就更加严格,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还原了其本来的用法,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欢呼语使用。

 

  

 

    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春秋时有两位隐士,一个叫长沮,一个叫桀溺。一次,俩人正在地里干活,孔子正好经过,孔子叫学生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的位置。长沮问子路:“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道:“是鲁国孔丘吗?”子路回答道:“是。”长沮说:“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是。”桀溺说:“如今礼崩乐坏,有如滔滔大水到处奔流,但是谁又能改变这种趋势呢?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还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把这些话转告了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跟那些贵族统治者在一起又能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合乎正道,我孔丘当然就不会和他们一起去改变了。”

    “问津”本意是打听渡口,现用来比喻探问或尝试。

 

  

 

    “牺牲”一词源于古代祭祀的活动。

    在古代,“牺牲”是指用来祭祀、盟誓、宴享的牲畜。而“牺”“牲”又各有所指,略有不同。“牲”指供祭祀用的纯色牲畜。《国语·周语上》:“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纯色曰牺。”“牲”指供祭祀用的整只的家畜。

    古人祭祀时,对于祭祀用的飨宴,不仅要是纯色的,而且要是全体的,即整只的。可见,古人对于祖先的享宴是非常隆重而讲究的。《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牲。”

    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

    由上述可见,“牺牲”的现代意在古汉语里是没有的,这个现代意是根据古代宰杀牛、羊、猪以供作祭祀一事而引申出来的。

    现在,人们把因公或为正义的事业捐躯称为“牺牲”。 

 

熟语典故探源(19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以清节闻於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於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一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於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樊坚见由主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为九州伍长乎?”于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

    在唐尧时期,有一个人叫许由,由于他很有才能,尧就想把天下交给他来管理。可是许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逃到山林里隐藏起来。尧又召他做九州长,许由又不想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跑到河边去洗耳朵。正在这时,有名的隐士巢父牵着牛到河边来喝水,看到许由在河边洗耳朵感到很惊讶,就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召我做九州长,我不想听到这个消息,所以就到河边来洗耳朵。”巢父说:“如果你隐居在山谷中,与世隔绝,又有谁能够知道你?而你却到处乱跑,让人家了解你的名声。真是很虚伪啊。你在这里洗耳朵,我的牛在这里喝水,会玷污了我牛犊的口。”于是就把牛牵到河的上游去喝水了。

    后来人们就用“洗耳”一词来比喻以接触世事为耻辱,指代超尘脱俗,不问世事的人。

 

  

 

    “先生”一词,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

    在各个历史时期,“先生”一词是称呼不同对象的。如《论语·为政》中有:“有酒食,先生馔。”这里的“先生”指父兄,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并且是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先生”一词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国策》中有:“先生坐,何至于此。”

    其实在古代,“先生”这个词主要是称呼老师的。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清初,人们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开始盛行。人们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现在“先生”的用法更为广泛,凡是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妇女也将自己以及别人的丈夫称为“先生”。

 

  

 

    典出《诗经·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小”是稍稍的意思,而“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这里的“小康”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

    西汉儒家学者记载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行的《礼记·礼运》中,有段孔夫子对“小康”的专门论述。孔子参加完祭祀活动后,对子游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所说的“小康”,更多的是注重精神内涵,即“圣人定法、世人守法”,与现代所说的“小康”,无论从其本源,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完全不同。

    “小康”是一个相对概念,现在通常指某一个社会历史时期家庭处于中等宽裕、能够安危度日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康水平是不同的。

 

  

 

    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一壶于市头卖药,等集市结束时,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进入葫芦一看,只见葫芦里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等费长房返回故里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悬壶”现在即指行医、卖药。 

熟语典故探源(20

 

  

 

    “丫头”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源于古代女孩子的梳头方式;一种说是,“丫头”是“鸦头”的讹传。

    其一,古代女孩子在及笄之前,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

    其二,据《潜居录》记载,大约在五代之前,吴越一带的妇女以黑发为美。每年除夕,她们便提一只乌鸦,用米面果子好好喂养,待过一段时间,早起梳妆,便以梳篦木节理乌鸦的羽毛,边梳理边祷告,然后以五色缕系于鸦颈放飞,看它飞行的方向,来卜算一年的吉凶。

    现在,“丫头”泛指女孩,另外,“丫头”也指男友对女友的昵称。

 

  

 

    “映雪”的来源与晋朝御史大夫孙康借雪光刻苦读书有关。

    在晋朝,有一个御史大夫名叫孙康,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但是他却非常喜欢读书。白天的时候他要到田地里去干活,上山去砍柴,到了晚上他就拿出时间来苦读。虽然晚上读书安静,然而在古代并不是像今天这样,有电灯非常方便,古代需要油灯,由于孙康的家境贫寒,他买不起灯油,因此他看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他多半时间都是在心中默默地回忆书中的内容。经常要很晚才能睡觉。有一次,他又躺在床上回忆学过的功课,突然发现窗外很亮,他想正好可以趁此光亮来读书,于是他推开窗户一股寒气迎面扑来,这才发现是下雪了。雪光把外面的树木、山川、房屋照得通亮一片。孙康想这雪光不是不需要灯油吗,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照亮读书用的光线吗?此时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孙康却没有一点倦意,他穿好衣服借着雪光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尽管是寒风刺骨,孙康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后来每逢下雪的日子,孙康都会利用雪光来读书,由于他不畏艰难困苦,学而不倦,他的学识也大有长进,后来终于当上了御史大夫。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广为流传。“映雪”也被借用为勤学苦读的意思沿用至今。

 

  

 

    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一个中秋的夜晚,俞伯牙所乘的船停泊在汉阳。他一边欣赏月色一边对月弹琴。后来,他发现一个樵夫躲在芦苇丛里听他弹琴,就问他:“你听得懂吗?”樵夫说:“您弹的是《孔子注颜回》。”俞伯牙对樵夫的回答十分吃惊,当时以礼相待。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接着弹琴,请樵夫欣赏。他望着月光下的青山,动情的弹琴,樵夫说:“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俯身看滚滚的江水,动情的弹琴,樵夫说:“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大喜,激动地说:“您真是我的知音啊!”后来询问得知,樵夫名为钟子期。于是两人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

    “知音”原指精通音律的人,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的人。

 

  

 

    “钟馗”是由古代“终葵”一词的偕音发展而来的。

    “终葵”原为古时一种家用器物,今称之棒槌。据说古时家中若有人病了,便以为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终葵)去赶鬼。自终葵被公认为有驱鬼避邪的作用后,从六朝开始,很多人都给孩子取名为“钟葵”。

    据《逸史》记载,唐开元年间,唐明皇染上了恶性疟疾。一天夜里,他梦见有小鬼偷太真的紫香囊和小玉笛,这时又赶来一个大鬼把它吃掉了。大鬼说他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因应试武举不第,自己触阶身亡,他发誓变成鬼后要帮皇帝除尽天下的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也好了。于是便命吴道子画出钟馗的像,并印发钟馗捉鬼图,发给大臣每人一张,在除夕的晚上悬挂在大门上以驱妖除邪。随后此法传入民间,钟馗便成了各家各户的守门神了。

    现在,人们所说的“钟馗”即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