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率我真 2016-01-02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五十九——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丁观鹏(?—1771) ,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胡敬《国朝院画录》谓:“观鹏克传家学。”工道释人物,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学明代的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处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画院高手,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齐名。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曾为《圣制诗》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画卷题诗。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传世作品有完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法界源流图》卷,纵33厘米,横1635厘米,该卷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描金设色,精细绚丽,为中国佛教艺术瑰宝、世界佛教艺术明珠,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乾隆十三年(1748)作《乞巧图》卷藏上海博物馆;二十六年(1761)作《无量寿佛图》轴、《宝相观音图》轴藏故宫博物院;三十五年(1770)八月作《说法图》轴藏西柏林民俗博物馆。弟丁观鹤,亦供奉内廷,工人物。

  丁观鹏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山水。曾与弟弟观鹤同供奉于南熏殿。他的画作清宫收藏很多。与陈枚等六家合作《庆丰图》卷,《太平春市图》卷,与陈枚、孙硝合作《丹台春晓图》卷等,均辑入《石渠宝笈》。传世作品有:《摹宋人雪渔图》和《仿韩 七子过关图》,均辑入《中国历代名画集》。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绢本设色  76.5cm×147.2cm

    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钤“长春书屋御制”白文方印、“乾”朱文圆印、“隆”朱文方印、“观书常乐”白文长方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形印、“内府图书”朱文方印。

  图绘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正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与榻上所坐乾隆皇帝容颜一样的画像。此幅构图是仿清宫旧藏的一开宋人册页,乾隆皇帝很欣赏此类新颖别致的构图,因此,他谕令丁观鹏等宫廷画家共创作了5幅与之相类似的图画,并且将宋人册页中的文士换成了他的头像,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的肖像,在西洋画中是没有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仅乾隆皇帝一人。

  图中乾隆皇帝的画像具有肖像画特点,约40余岁,其面部刻画细致传神,表现出他睿智而自信的神态。图中所绘商代青铜器、元代瓷器等器皿不仅充实了画面,令构图更为饱满,而且映衬出乾隆皇帝儒雅的生活情趣和他对传统器具的赏识与重视。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乾隆洗象图》纸本设色 132.5 cm×62.6 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宗教题材绘画,但是画中的普贤菩萨,却分明是乾隆皇帝的形象。众人正在观看洗刷白象,而那头白象就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画中除去乾隆皇帝外,另有数人带有肖像特点,当为郎世宁所绘;而人物的衣纹,线条拌动,很有特色,应出自丁观鹏之手笔。画上只署了丁观鹏一个人的名款,其实应当有欧洲画家参与其事。画幅左下角署款:“乾隆十五年六月臣丁观鹏恭绘”。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

       此图绘乾隆皇帝行乐生活的一个场面。画中乾隆扮作普贤菩萨,高坐莲座。侍者扮作玉女、金童及天王,分立两旁。几位僧侣仆人正在洗刷一头白象,准备搭上毛毡锦垫,以供“菩萨”骑用。画下三位僧人,一位正在清扫,另二位正在传接经书,欲呈献皇帝。画面取云雾缥缈、山泉粼粼、木石山花骨秀清逸之处为背景,突出仙界气氛。人物衣褶皆用战笔流水描,宛转卷曲,古拙奇趣。人物面部用淡色晕染,富有体积感,尤其乾隆的面部,更具有写实的意味。此画将乾隆喻作法力无边、救苦渡难的菩萨,其主旨不言而喻。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太平春市图卷》 绢本著色 30.3 cm×233.5 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太平春市图》描绘新春农村热闹欢庆春节情景,爆竹、太平鼓、果品、鸟鱼挑摊,以及各种行业的耍猴货郎、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戏的表演艺人。松树下文士席坐品茶闲聊,朱漆托盘内置有紫砂大壶与青花碗,盛装泉水则用绿地花卉大壶、茶铫。挑夫担子盛放糕点使用的是青花与描红龙纹碗、盘,均是乾隆时期宫廷用器,可知街上买卖艺人都是由宫中侍仆所装扮。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一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二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三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四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局部五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十二月令图轴》之正月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十二月令图轴》之四月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十二月令图轴》之七月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十二月令图轴》之十月

    《十二月令图轴》绢本浅设色 175.0cm×97.0cm唐岱、丁观鹏等合作

描画十二个月中民家之生活情景,并不完全依据故事。《十二月令图轴》利用具有透视观念的复杂建筑,将画面空间分割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分别将当月可以进行的数项代表活动填入其中。这种分块处理活动的方式,整体看来并无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无论视线到哪个角落,却都有引人玩味的精致设计。

该图轴是典型的清宫廷画派作品。清朝宫廷画院,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那时西洋传教士络绎来华,意大利的郎世宁、法国的王致诚,捷克的艾启蒙等,带来了西洋画的凹凸阴暗和透视法,在宫内为皇帝作战功图,以精细逼真的艺术效果而受到欢迎。中国绘画明清变革,并没有割裂绘画的传统,清代仍然画派林立,摹古、创新各行其道;文人画、西洋画也对宫廷绘画产生了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还以画为生、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刚健之风也溶入了绘画。民间绘画更加世俗化、商品化;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最后辉煌,清代绘画已呈现出发生奇变的倾向,为近代中国绘画的改革作好了准备。清朝宫廷绘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肖像画、宫廷生活画、历史纪实画,以宣传皇帝的文治武功,为皇帝服务。花鸟画于历朝相仿,延续“黄家富贵”一路,也参有没骨画法,稍为奔放生动,著名画家有邹一桂、蒋廷锡等。山水画大致为“四王”派系;界面更趋宏大、工丽,注重装饰趣味,著名画家有袁江、袁耀父子。这种局面与大清帝国利用文化粉饰太平的专制政策十分吻合。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宫妃话宠图》绢本设色 纵107.5×58.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人物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人物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丁观鹏(款)麻姑献寿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洛神赋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货郎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试马图》设色纸本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洗象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罗汉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丁观鹏
《五星二十八宿》 台北故宫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