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读片 | 同为肺病,这例与前并不同

 panyunbo 2016-01-02


双肺呈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样改变的这例患者与前几天那位肺病患者之间又有何不同呢?


作者: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临床资料】


女性,52岁


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刺激性咳嗽,伴咯中等量白色稀痰,曾多次于当地卫生院及市一院门诊拟肺炎治疗,症状反复。


1天前患者出现低热,气促不能平卧,略粉红色泡沫痰,无头痛及浮肿。


神清,无胸痛及心悸,无盗汗,胃纳、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体温 37.8℃。


实验室检查:未见重要异常。


【影像图像】


X线


CT


【影像表现】


双肺呈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样改变,密度欠均匀,并可见散在小结节影。



----------♀【病例讲堂】分割线♀---------


小编留言:这些患者是别人的,但这些症状你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学习才是前进的唯一路径,有思考才有进步哦!




【病理结果】


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最后诊断】


弥漫性肺腺癌


【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 BAC)为肺腺癌的一种亚型,约占肺癌的9%,产生粘蛋白。因在光镜下无法区分肿瘤起源于肺泡或细支气管,所以不叫肺泡癌(alveolar carcinoma),叫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


病理


伏壁式生长特征: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结构无破坏,肿瘤分泌的粘液充满肺泡,常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空泡是肿瘤组织中残留的正常或气肿的肺组织、坏死组织及扩张的细支气管。


临床表现


BAC的病灶位于肺的外周部时可以长期无症状,咳大量泡沫样痰曾被认为是BAC的显著特点之一,但特征性大量泡沫粘痰并不多见,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痰中带血丝或咯血等,晚期及弥漫型可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以上症状均无特异性。


大体分型


1、孤立型;2、多发结节型;3、弥漫型。


弥散型BAC(D-BAC)的影像学特征


D-BAC的X线表现约占40%,为多中心性病变,包括多数性结节、片状或弥漫性肺浸润。病理学上这一型中大部分为粘液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在影像学表现为肺实变影像,而且实变阴影边模糊,境界不清在平片上易被认为肺炎或肺结核,有两种情况:1)病变侵犯一个肺段,一个肺叶或数叶;2)无数小结节或小斑片影弥漫分布于两肺。


D-BAC的CT表现1)蜂房征:病变区内密度不均,呈蜂房状气腔,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2)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壁不规则,凹凸不平,普遍性狭窄,支气管僵硬、扭曲,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显像。较小的支气管多不能显示,呈枯枝状;3)磨玻璃征:受累肺组织呈近似水样密度的网格状结构;4)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见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内树枝状血管增强影;5)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和结节状影;6)动态观察:病变不断增大、增多。


D-BAC诊断


弥漫型肺泡癌表现类型多样,典型叶段分的多发结节、有血管造影征和支气管充气征的单/多叶段实变、蜂房状浅密度等较有特征性,可提示诊断。


若临床有大量手提白色泡沫痰,则可诊断。但实际工作中常被误诊。


【鉴别诊断】


1、大叶性肺炎:其典型CT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充气征,其支气管壁柔软,无僵硬感,分支自然,支气管径由粗变细,似青树枝样,而典型D-BAC的支气管充气征则呈枯树枝状。大叶性肺炎不伴蜂窝征与磨玻璃征,常有明显急性感染史。


2、干酪性肺炎:可见典型的空气支气管征,其他肺野常伴有多种多样的结核病灶,临床上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


3、肺不张:一般肺体积缩小显著,叶间裂有明显移位,并呈凹陷孤状,相邻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而D-BAC和实变体积缩小较轻,叶间裂呈局限性和波浪状外凸,相邻肺组织无明显代偿性改变。


4、粟粒性肺结核: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密度均匀,大小均匀,分布均匀,边缘模糊,呈间质性分布。D-BAC的小结节常大小不均,边缘清晰,分布以中下肺野为著,结合临床,一般两者可以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