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遍台湾夜市后,发现最有滋味的是……

 汉青的马甲 2016-01-03


壹读君呼唤更多的壹堆饭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海外留学、旅居、旅行的有趣故事。投稿请直接发送至zhangyw@ireadweekly.com


文丨刘廷飞


去台湾,吃是第一大事。在台湾吃,吃夜市是第一大事。


到过台湾的人都会有一个同样的感受,舌尖上的台湾一定不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而是在那灯火璀璨的街巷里弄。无论是台北的士林、台中的逢甲、高雄的六合这样跨越几个街区的大型夜市,还是饶河、小北等这样的中小型夜市,在华灯初上的时候走进去,各家店铺煎炒烹炸热火朝天,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台味满满的叫卖声、锅灶上呼呼的炉火声和游客们咔咔的相机声交织在一起,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稍微走近一家,就会有热情的店员介绍有多么好吃,几十米开外就能听到那甜糯娇嗲的“欢迎光临”。


看看食用油的颜色、食材的气质和蔬果的新鲜,千奇百怪的台湾之味就会勾走你的肠胃。参差有序地码放着的各种新鲜卤味,个个都是烟霞态度霄汉精神,没有陈放已久的冰冷油腻和反复加热后的垂头丧气。在这家吃完轰炸大鱿鱼,极有可能就发现已经半饱的肚子还能吃下那家的火焰牛,吃完这家的懒人虾,还能再塞一盘那家的干烧蛤,在饱嗝连天的时候也还想尝尝鲜榨芭乐汁的味道。




台湾不愧是宝岛,资源广饶、物产丰富,经过充满诚意的加工,配上那充满浓浓人情味的服务,成就了这一个个美食天堂。要想穷尽对这些美味的描述,简直可以出一本书了!


大陆遍地开花的台湾大鸡排、轰炸大鱿鱼自不必说,但是食材的新鲜程度要远远甩出几条街。想起大鱿鱼在鲜亮的滚油中刚刚取出后的脆鲜Q弹,再洒上真材实料的大蒜切片,口水就忍不住又流出来。


前些年风靡内陆的蚵仔煎,是生蚝、鸡蛋、韭菜和番薯粉的完美组合。正宗的蚵仔煎一定要保留生蚝独特的鲜味,为了避免蛋腥遮蔽掉这份灵魂,煎的时候鸡蛋一定要围在生蚝的周围,如果贪多求快混在一起煎,生蚝的鲜味就失掉了。或烤或煮的花枝鱼丸,其实就是乌贼鱼丸。想想乌贼触角的样子,就不难理解了。


台湾人在小吃命名上还喜欢像他们的新闻报道、娱乐八卦一样求怪求邪求另类。青蛙下蛋其实和青蛙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我十分怕青蛙连摊位都没敢靠近,远观猜想应是类似珍珠奶茶的东西。大肠包小肠也根本没有猪大肠和猪小肠,大肠是指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小肠则是体积相对小一些的肉香肠,碳烤之后将糯米肠切开,把香肠放进去,再添一些酱料蔬菜,荤素搭配、非常管饱。至于棺材板,就是西式面包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形制和麻辣诱惑的香草冰激凌面包差不多。


不得不提的是夜市里泪琳琅满目的水果和果汁,芭乐杨桃释迦芒果西瓜火龙果,都是自然熟透的本真风味,与空运催熟的口感一比,你会怀疑吃的不是同一种东西,而且价格更是实惠,简直是资深水果爱好者的我最想埋葬的地方。


台湾几乎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夜市,有的地方还不止一个。台北士林夜市已经成为热门景点,以观光旅游为主,顾客很大部分是大陆游客。士林规模很大,陌生人去很容易迷路。小吃部分有点像购物中心下面的美食汇大食代,空间封闭拥挤,已经失去夜市的本味。倒是偶然去过的饶河夜市,才是吃货天地。据说宁夏夜市在激烈的口味竞争中仍然保留了很多老摊子,也是必去之地。


台中逢甲夜市因临近逢甲大学蓬勃发展,是很多台湾小吃的首创鼻祖,人气美食非常多。台南的夜市大都不是每天都开,像花园、武圣、大东、小北,都是在每周固定几天开市。我们去过其中的小北夜市,比常设的大型夜市规模和档次都低了一些。门口黑压压一片片机车,彻底把我震撼了。



台南真正的美食在小店。作为台湾最早的首府,随便一个摊点就是开了几十年的老铺子。我们去过的安平豆花、莉莉水果,都是储满时间的台南老味道。忘不了晚上在赤坎楼边上一家老店吃过的卤味,老爷子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提高口感和味道上,那份执着和安静真是令人感动。高雄六合夜市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成,引以为憾。垦丁的大型夜市也不多,因为恒春在台湾也是旅游小镇,夜间酒吧比较多,在酒吧临街往往是规模很小的夜市。


夜市是台湾草根文化的聚集地,把一个个摊点凝聚起来,方便了市政管理,给摊主保留了营生空间,也给顾客提供了方便。谁不想在温暖湿润的海风中吃吃喝喝24小时呢?以至于女友一路上都艳羡不已,要是大陆城市里也有这种地方就好了。仔细回味,其实去过的所有夜市里的食物种类大抵相同,口味也似乎别无二致,但是夜市里那浓浓的人情味、纯纯的食物味,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食物之间的那种信任感,是别的地方难以复制的,这才是台湾夜市的大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