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关古街承载历史的老街
出陇县城西行,沿千河一直往上
27
公里,过了段家峡水库,就进入固关。
一路上,
远处的陇山逶迤苍莽,
蜿蜒如龙。
陇山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过汉中之
后巍然屹立的第一道屏障,
作为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关山古道,
陇山上曾经设立了
不少关隘,
固关首当其冲。
虽然名曰“固关”,
其实固关并没有“关”,
“昌盛
则关固”,它只是陇关古道上西行翻越陇山的一个驿站,一处兵站,一条老街。
丝路花雨几千年
固关背靠陇山。
穿过固关的陇山古道,
有专家考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
形成,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伏羲氏族曾在关山一带生活,
从而有了古
道最初的雏形。
发源于甘肃陇南礼县一带的秦人的崛起,
秦人东迁,
正是经过关
山而到达关中的。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西巡的大致路线,也是出咸阳,经陇县,
到达今天的甘肃平凉一带,
为关山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这条路线就是后
来所形成的关山古道中线。
路况最好、
作用最大,
固关则是陇关道上必经的孔道
要塞。
西汉时期,
张骞开辟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从长安出发,
第一个驿站
就是固关。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一批又一批地从固关老街走过,
街上究竟走过
了多少客商,
运输了多少丝绸茶叶瓷器或者玉石马匹,
恐怕谁也难以计数。
直到
明清时期,
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相对南移,
穿过固关的关山古道才从繁盛渐渐走向
衰落,
但是这条穿越固关的古丝绸之路却如同照亮世界文明的灯盏,
永远刻录了
中国和世界交往的昔日辉煌。
固关曾经见证了历朝历代战争的烽烟,
固关老街的
青石板路就如同一部华夏战争的史书。秦人的先祖“非子”因为在关山牧马有
功,
被周孝王重用,
继而开创了秦人一统天下的基业。
直到今天,
关山的骏马仍
然驰名,而且续写了陇州出名的“马社火”,蜚声天下。
东汉末年,曹操大败马超、韩遂,同夏侯渊、朱灵联兵平定陇右;孔明挥泪
斩马谡,
就是因为马谡失掉了固关天堑上的街亭;
公元五二四年关陇起义,
北魏
与起义军在关山间征战七年;
隋炀帝翻关山西巡;
唐太宗贞观元年,
高僧玄奘翻
越陇坂西去天竺取经;
唐文成公主远嫁西藏;
唐天宝十五年,
大震关使郭英义在
关山斩安禄山使高嵩;
广德元年,
吐蕃入侵大震关;
代宗大历三年,
凤翔节度使
李抱玉与右军督将李晟从固关出塞,
在临洮一带大破吐蕃;
清左宗棠西征,
在固
关调集兵马粮草。
到了清代,
虽然历经固关的古丝绸之路风光不再,
但是朝廷仍
设“固关镇”,扼守出陕入陇的关口。
1949
年
7
月
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
军会同第
2
军歼灭国民党第
90
军第
24
师及第
61
师后,参加陇东追击战,攻克陇县、固关镇,会同第
7
军歼
灭国民党军骑兵
14
旅,固关经历的历史烽烟不胜枚举。“男儿何不带吴钩,收
取关山五十州。”抒发着卫青、霍去病的豪情,在《陇头令》里写道“陇头明月
回照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寄托着王维的感慨。
这些幽思与豪迈,
成就了中国
古代诗词的一大流派,关山月、陇头流水、陇头辞成了固定的词牌。
千年老街今何在
固关街一位老者说起早年的繁华,
颇有感慨,
“金盛昌、
大店房,
还有岳林
芝开的大店等等,
在咱固关名气大得很!
有做生意的,
还有做药材贩麻,
做手工、
纸火、妆社火的。骡马店老院深沉得很,进去得半天。”固关街近
3
里长,分
上下两街,两面的店铺多达二、三百间。这些老式的店房,都是青砖木门木窗,
房顶上盖着脊兽,
檩条一根根老大,
房角屋檐下的石条看起来很是规整,
有的山
墙上镶着精美的砖雕,
只是由于年代久远,
房顶上的瓦松绿中泛红,
房檐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