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褚橙作业长聊种植,他们是怎么做到质量高产量也高的!

 无所谓风花雪月 2016-01-03

离开褚橙基地的时候,经过附近农户摆的橙子摊,我特意卖了几个橙子对比,结论是:无论是香味还是口感有明显差别!


为什么同样种在一个气候里的冰糖橙,口感差别那么大呢?不但是口感差别大,而且产量相差也悬殊。刚到褚橙基地的时候,我就被沉甸甸的果子压弯枝条的景象惊到——不是说要疏花疏果吗,怎么一颗树上结密密麻麻的,土壤的肥力承受得住吗?果子还能好吃吗?


▼果树压弯了纸条,靠竹架撑住



因为基地人员多次提醒不要摘基地里的果子,果子还没成熟,所以我只是怀着好奇心捡起了树下一个自然落果。那是一颗还带着青皮的果子,落在地上粘了泥。我凑近鼻子闻了闻有股清香,用手拨开汁水就沾满了我的手指。我想起一个星期前,我在合肥买的一袋冰糖橙,那几颗橙子把我酸坏了……我想手上这果子既然没有成熟,如果也酸,我会原谅它。但是,结果却超乎我所料。

▼就是这颗果子我尝了,果子很甜。

当时没有测糖仪,凭嘴巴估计糖度应该在15度左右。


一颗落果,把附近的农户上市果和超市里买的商品果都PK下去了。我赶紧拉上陪我们逛园子的作业长,好好地跟他聊聊种植管理。

作业长,是褚老发明出来的职务,2400多亩的果园就靠这四位作业长来管理,有点像褚橙的“四大护法”。眼前的这位作业长名叫郭海东,种植橙子已经30年了(比褚老种橙子的历经还长),他手上就管理了1000多亩的橙园。

我问他:一颗橙子树的产量有多少?

他回答:平均是50多公斤,而附近农户的同等树龄的产量大概是20-30公斤。

我的天,品质高不说,产量还翻了一番啊!


果园施肥的秘密

褚老当初接手这片果园的时候,这片地一度很贫瘠。于是就在附近建了一个堆肥厂,收集烟叶、鸡粪、甘蔗榨糖剩渣等一系列本地材料,发酵堆肥。这样的肥料富含有机质,但也可能和作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匹配,或者导致土壤营养结构不均衡。

所以接下来会给各个地块的土壤和果树页面做检测,按照结果将有机肥和工业肥做一定的配比调和,最后再施在作物上。平均每棵树每年会施大约15公斤这样配比的肥料。自从这样做以后,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改善了,而且果树也不像以前那种狂施化肥的农场,会发生果树过劳死(7-8年左右就不结果了,透支了)。

如今基地的果树十几年的树龄了,正值旺盛的生命期。

▼这就是基地的配方的肥料,条状的就是烟叶,我凑近闻过,不臭


关于安全标准:褚橙是不是有机的?

不是。


现在的基地是按照国家绿色标准生产的,也拿到了绿色证书。所以农药是要用的,但是会选择符合标准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使用,并且在采摘期到来前30天停止用药。

作业长告诉我,其实用农药还是以预防为主,而且需要按标准适量用,不能像普通农户那样凭经验看心情。更难的是除草问题,因为绿色标准不允许使用化学除草剂,所以除草都是靠人工。

我观察果园地上很整洁干净,不但草很少,而且连随意丢弃的垃圾等一概没有,相信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褚橙的绿色认证


▼植保方面用了一些粘虫板


▼还有自制的诱捕虫瓶


▼树下很整洁


和农户的合作关系,充分释放生产力

作业长分管1000多亩果园,但并不是他自己下地劳作,而是以20-30亩为一个单位,分包给一对农户夫妻。土地、果树、肥料、植保甚至是住的房子都是有基地承担,而这对夫妻出劳动力承包。

农户的待遇机制设置得很有意思:每对夫妻在采果期没有到来的时候,可以每月预支2000元的基本生活费,然后在收果的时候,按照果子的品级、产量、价格算出他们的收入,把预支的费用扣除。现在平均每对夫妻一年能拿到8万元左右的收入,高的已经超出了10万。(这还蛮人性的,一方面照顾了农户的平日生活,另一方面呢鼓励他们平日节省开支,最终年底获得的收入大部分是积蓄)

▼农户就住在果园里的这种小平房里,有电视和太阳能热水器


这还没完。因为农户的收益是跟果子相关的,免不了他们多施化肥,提高产量。这个时候,作业长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必须每天巡视果园两次,监督农户的劳作情况。

作业长的收入也和他管理的果园收成有关。就是我眼前的这位作业长,去年一年的收入大概在20万左右。

严控采摘标准:不符合要求的,烂掉也不卖

临近采摘期,果树不免有自然落果的想象。附近的农户都是捡了落果在摊位上卖,普通的果子8元一斤,而落果大小不一,6元一斤。怎么说6元一斤也是个收益,但是把基地落果拿出去卖是坚决禁止的,因为不好的果子会影响品牌的口碑。

那天我吃了一颗落果后,觉得特别好吃,于是就在园子捡了好几个边走边吃;直到看见路边一袋袋的落果收集在那里,腐烂变肥,我差点没眼泪掉出来。


不但是禁止卖落果,提前采摘也是绝对禁止的,摘一个罚20元。有个小细节,我走在路上手上拿着几个落果,被对面走来的农户大妈看到了,她很正经地跟我说摘果子是要罚钱的!我赶紧解释,灰溜溜地走了。

一个品牌的背后是稳定而优良的产品品质。所以不要再说人家只是靠名气做出了品牌,其实很多的细节,早已决定他今天的品牌高度。

一个农业品牌也不能孤立于世。那些摆摊的农户告诉我,他们的橙子虽不姓褚,但是照样甜,而且价格也能卖到8元一斤。能卖到这个价格,谁知道他们内心里会不会感谢褚老爷子呢?


▼看韩寒、羽泉等各路明星,致匠心褚橙视频


(更多褚橙的原创文章请关注“新农堂”微信,作为新农业最聚影响力的媒体,欢迎各位提供第一手行业信息,联系责编微信:kaola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