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月刊2015年6月第六期目录

 李怡安 2016-01-03
语文月刊2015年6月第六期目录 卷首语

01谁来统一语文的“江湖”/钱晓国

语文观察

本期关注

04追随名师的脚步,践行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卿青芳

08人生语文,引领我的教学方向/马玉娥

11行至“语文”水穷处且看“人生”云起时

——陈继英先生《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管窥/陈永睿

课改前沿

15语文教育不能淡化语用训练/卜廷才

20智慧地实践文本假设解读/苏秀扬

语文杂谈

25也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陈恒舒

27一段被误读的文字和一个被误解的成语/董秋成

语文教学

教学一线

30语文教学应该更具有“生活化”体验/李 郦

34摈弃机械的“知人论世”法/苏 凯

37诊断思维—重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蔡莉玲

42高中文言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究/叶旭明

46还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体验

——有感于学生的“铁石心肠”/毛亚儿

作文教学

48高中写作校本微型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纪荣海

52作文修改:喜,还是忧?

——兼与张海侠老师商榷/黄硕

56让议论文走向论辩式写作/李剑林

教材研究

61其人勇士,有智谋/徐雪斌

6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修改稿品评》补正/朱永芳

 

语文考试

高考指导

利剑出鞘誓指六月,作文有法纵横考场/谢植宣67

思维训练——高三写作训练的生命线/林海鸼71

新材料作文审题典型失误剖析/浦培根75

掀起成语的盖头来/李绪平78

巧借语境解文言文阅读题/梁晓娜80

诗歌鉴赏需要有“结构意识/景慧颖82

语文博览

阅读有得

误几回,天际识马蹄

——读郑愁予的《错误》/刘礼娜85

以本色动人凭情感取胜

——明·袁凯《客中除夕》赏析/黄蔼北86

《后赤壁赋》的意趣/董希旺87

语海抬贝

不“打”不相识

——“打”字趣谈/周宏干89

大众化错用语举隅/李弗不90

为“菜”正名/李远城91

咬文嚼字

“干嘛”与“干吗”/吴林方28

用错了地方的“如沐春风”/杨廷珺49

“砸舌”也可表示“震惊”/胡礼湘57

在“可忍”和“孰不可忍”之间能有选择吗?/屠林明70

“不可理喻”易望文生义/胡西奎77

“不绝如缕”,并非连续不断/汤文欢93

“辉煌”能“戛然而止”吗?/吴 星96

知多一点

“牛鬼蛇神”的由来/李兰所22

“璋也弄,瓦也弄”/陈扬桂 刘佳瑶25

“你”在文言中的表义差异/黄充良54

“留恋处”的“处”何解?/李世袭59

“三羊开泰”的文化思考/孔宪锋94

一个因错误点断而产生的成语/杨继刚罗献中95

群聊天地

关于广州一模作文题的议论/湖边蒸鲤封三

  抓住了“三美”,就抓住了牛鼻子

—谈谈如何快速读懂截雨巷》诗/李弗不66

《氓》的女主人公与《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之比较

 /欧阳海燕68

  .高考指导

  抓同重异强增略减

  -2016年全国高考广东语文备考调整的建议/谭健文72

  答题若规范,下笔如有神/张海敏77

 有比较才有发现

—江苏卷文科名著阅读比较性阅读/钱鑫华82

 语文搏览

 .阅读有得

朴素之中见真情

 —梁晓声《清名》赏析/蒋玉军85

 燕子飞千年感动永留存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赏读/曾坤87

 .语海拾贝

 形形色色的新型“掮客”/芜崧 89

  也谈“问鼎”的使用/吕传文91

 .知多一点

汉英文化视野里的“羊”/陈明学92

  例谈通感中感觉转移的几种形式/孙怀伦94

.咬文嚼字

 不成“对仗”/屠林明24

 “老师”不宜自称“老师”/夏传寿26

  “相识虽晚尚未迟”?/陈林森29

 要正确使用“盖棺论定”/吴星33

 “好景”≠好天气/张斗和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