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小鸾种下一株腊梅,让人怀想百年

 苏迷 2016-01-03
叶小鸾种下一株腊梅,让人怀想百年




 
  桂花落幕后,好一阵没有花香了。不过近日,园林里、桂花落幕后,好一阵没有花香了。不过近日,园林里、人家小院里,开始飘出幽幽的淡香,密密麻麻的小黄花缀满了枝干,小院里,开始飘出幽幽的淡香,密密麻麻的小黄花缀满了枝干,是腊梅来了。像桂花一样,腊梅也是一种家常植物,是腊梅来了。像桂花一样,腊梅也是一种家常植物,有院子的苏州人家大多会种一棵。苏州人家大多会种一棵。
  近四百年前,苏州才女叶小鸾也亲手种下一株腊梅,近四百年前,苏州才女叶小鸾也亲手种下一株腊梅,在吴江午梦堂疏影阁前,仍旧年年绽放的腊梅,江午梦堂疏影阁前,仍旧年年绽放的腊梅,让人再度想起一代才女、一个家族的辉煌。才女、一个家族的辉煌。

  每年腊月,在吴江汾湖北厍,午梦堂疏影阁前,墙角的一株红蕊腊梅总会按时开花,这样的周期,它已经循环了近四百年,清幽傲骨未衰,似乎延续着手植之人的风姿。
  种它的人是午梦堂主的第三个女儿,叶小鸾。你也许猜到了,古代女子,能着墨史书的,大约不外乎是才名或艳名,叶小鸾是,却不仅仅是。
  她生在明末清初之间,这段时期江南出了许多才女,叫得出名的大多是跌落风尘的女子,后人演绎成小说戏剧,或让人拍案叫绝,抑或是扼腕叹息,都深深刻在了心里。但较真地说,才女这个称呼,最重要的落脚点却是一个“才”字。
  说到叶小鸾的才,不得不提午梦堂。如今,知道午梦堂的人不多了,但在那个年代,午梦堂在文学界却是万众瞩目的。午梦堂主叶绍袁和妻子沈宜修都长于文笔,四个女儿、七个儿子亦继承了他们的才华,诗词曲作无一不精。其中,二女叶小纨著有杂剧《鸳鸯梦》,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戏曲家。六子叶燮后来成为清代诗论大家,所著《原诗》历来被视为代表清代诗学最高水平的论著。
  生在这样的家庭,叶小鸾的起点便已经比同时期的“才女”要高上许多。三四岁的时候,便能诵《楚辞》、《花间》,终卷不遗一字。十二作诗,能成妙对,无香奁气。画作清新,书法秀劲,喜欢临《洛神赋》、《藏真帖》,焚香宴坐,一派洒然。
  你不能猜想到,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女孩,文学水平已经达到如今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更加不可想象的是,十来岁的年纪,性格高旷,潇洒多致,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在王昶的《明词综》里,有八首来自叶小鸾,位列女词人中第一,王昶评价她的诗词“皆似不食人间烟火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说:“闺秀工为词者,前有李易安,后则徐湘萍,明末叶小鸾较胜于朱淑真,可为李、徐之亚。”
  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叶小鸾也许会成为让后人至今铭记的才女,令人惋惜的是,不过二八年华,她就在婚前的一场大病里,香消玉殒了。
  白云苍狗,朝夕变换,叶小鸾的墓已经不在了,午梦堂也成为了遗址,零星留下的“活物”里只有午梦堂遗址疏影阁里一株叶小鸾手植的腊梅,依然年年绽放,生生不息。疏影阁是叶小鸾的居处,窗棂四达,梅花环绕,这株腊梅混迹梅花中,虽不是梅,那种傲骨风姿却也是让叶小鸾喜欢的。人与花,心性相投,叶小鸾的性子也如腊梅一般,清雅脱俗,傲骨不休。叶小鸾的家族虽然璀璨,却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在她母亲所写的《季女琼章传》中,叶小鸾性格简朴,视金钱如浮云,淡然无求,母亲给她新制了罗衫裙,她却依然穿着旧衣。婚期将近时,叶绍袁为家境贫寒而苦恼,叶小鸾却洒然地说:“荆钗裙布,贫士之常,父何自苦为。”
  叶小鸾性格恬淡,得到了什么东西,也必要和姊妹共分。在疏影阁的对面是芳雪轩,是叶小鸾大姐叶纨纨的居处,叶绍袁写姊妹间“拈韵分笺,唱和不辍,姊妹相师友也”,情分融洽,这是诗书世家的日常,着实情景美而令人欣羡。
  假若没有这一身才气,叶小鸾也依旧会为那个时代所记住。“修眉玉颊,丹唇皓齿,端鼻媚靥,明眸善睐……无妖艳之态,无脂粉之气,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对女子来说,美貌自古便是一种资本,叶绍袁也时常开玩笑说叶小鸾有绝世之姿,但叶小鸾却会真生气,说:“女子倾城之色,何所取贵,父何必加之于儿?”这样的年纪,便有这样的性情,着实不得不让人感叹。
  午梦堂和叶小鸾的名声,直到民国依然让文人憧憬。柳亚子曾多次和友人去寻访叶小鸾的墓地,“自携秋梦斋中侣,来吊疏香阁上人”,留下诸多诗文。最值得一提的是叶楚伧,他是叶氏族谱第三十四世,与北厍午梦堂堂主叶绍袁为同支,是叶小鸾的九世从孙。
  建国后,随着叶小鸾墓因筑路被挖掘后,许多故事都随之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每到这腊梅花开的时节,我还是会想起疏影阁前那株的腊梅,它近四百年凌霜开放的傲骨是否也算叶小鸾文气的另一种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