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剖析】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要诀(讨论正在进行中)

 xuebws 2016-01-03
  【深度剖析】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要诀(讨论正在进行中)

  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要诀

  熊志超

  作者按:本帖作者有较高的乒乓球技术及丰富的教学训练经验,对“王皓式台内拧拉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有深刻的认识,本帖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现已形成系统性论述了,是目前乒乓球技术最前沿的讨论帖;是目前最详尽地探讨反手拧拉台内球的讨论帖。在此基础上,作者撰写成“王皓式台内拧拉技术教学与训练探讨 ”学术论文,现已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体育学刊》2015年第2期上。http://www./editer/doc/2015471646457967.pdf

  对渴望掌握王皓式台内拧拉技术的爱好者是篇值得信赖的参考资料,值得花时间看完全帖。

  现在专业女线(包括国乒女线)大都是立起板来拧,是科贝尔式拧拉,拉出来的质量不高,比较落后。这是因为立起板来拧主要利用旋转轴原理摩擦球的侧面,这个位置旋转最弱容易上手,但拧拉出来的旋转也较弱,拧拉方式与效果成正比。

  专业男线侧不同,是王皓式拧拉(之所以称王皓式反手台内拧拉而不称张继科式拧拉,是因为王皓率先使用并开创了板型是横向的,以前冲式拧拉之先河。张继科只是后来跟着学王皓的,因此在学术界、专业界都应该把该技术统一起来称谓。)。拉出来的质量很高,不论技术难度、技术质量、技术的先进性前者都是无法与后者比试的,我们在观赏王皓台内拧拉下旋球时,发现他的球拍角度前倾去拧拉下旋球,手腕向内弯曲很大;挥拍运行轨迹较长(有半个圆的周长),拉球技术是通过手腕先屈后伸的动作摩擦球的正中偏上部,挥拍方向由后向前。根据物理学原理v=r·ω(线速度=半径×角速度)可知,乒乓球在旋转的过程中,离旋转轴越远的部位旋转越强(线速度越快);反之,离旋转轴越近的部位旋转越弱(线速度越慢)。由于“王皓式” 拉球技术是摩擦球正中偏上部,是离旋转轴最远的部位,所以旋转是最强的,也是最难的。当拉到对面台时,这种强强对抗的结果是质量必然更强(对方常常吃转出界),因为板形前倾向前发力必需要有强烈的旋转、速度、力量来克服强烈的下旋,所以王皓式的拧拉技术是打法越难,产生的质量就越高。拧拉方式与效果同样成正比。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专业女线有人使用王皓式拧拉,个人认为这与专业女线一开始学就取易不取难有关,一旦学会了科贝尔式就不容易改了,所以我认为新人应该从小就要开始学王皓式拧拉,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台内拧拉技术,也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是大势所趋。要学拧拉技术就学王皓式台内拧拉。本教练认为专业女线完全能做到王皓式拧拉,国乒不是提倡女子技术男性化吗?胆量不够大如何体现出这一优势来呢?本教练做过实验教了不少男业余爱好者,一堂课就能拧拉了,最近尝试教一位女弟子学王皓式拧拉,效果也不错。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本教练以盖楼的形式一层一层逐一讲解,欢迎有志学习王皓式拧拉者踊跃跟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