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商精英】庄胜集团周建和:我非传奇,只是顺势而为

 周鑫峰 2016-01-04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 王玮)在北京,他是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由其投资并经营的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是上世纪90年代北京最为成功的大型百货商场之一;在武汉,他拥有当地最知名的百货商场——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港澳等地拥有各类企业三十余家,涉及地产、百货、矿业等领域。
      他叫周建和,香港庄胜集团总裁。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太过陌生的名字。周建和似乎总是有意无意与媒体、与公众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曾有记者写信要采访他,他却回复:“你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好是不要写。”
      周建和太令人好奇:他如何发家?在遭遇商业“暗算”后,他如何迅速脱身?他为什么总能临危不惧、屹立不倒?
      面对外界的揣测,周建和只是淡淡地回应:“略有成就就会被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没有什么原因可找。”
独辟蹊径、顺势而为
      1963年,周建和出生在湖南娄底双峰县的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从被打成“右派”的父亲那里得到最多的教诲是“要夹起尾巴做人”。周建和因此形成了低调的为人处事作风。不想被人瞧不起的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愿望:“要好好学习,在社会上得到好工作,受到尊重。”
      高中毕业后的周建和在供销社做过工,在农贸公司供过职,但久在樊笼里,“胸怀天下”的周建和坐不住了。
      1986年,周建和“下海”了。从开服装小门面开始,做兔毛生意,后来跑到广州去做纺织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逐步将生意做到了香港、秘鲁等地,越走越“远”,远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1990年1月,周建和从国外回到香港,注册成立了庄胜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对外贸易。
      1992年,当周建和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是他应北京市赴港招商团的邀请,到北京成立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宣武门地段的旧城改造项目,负责开发宣武门外大街东侧占地25公顷的地段——他将在这里建起一座大型百货商场。
      当时,周建和选择在相对落后的宣武区投资这一决定并不被外界看好,尤其是1998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北京各大商场都遭遇了内需不足、产品滞销的问题,但周建和在这里建起的崇光百货恰恰选在这一年开业。“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开了一家错误的店。”但这三“错”叠加却开启了周建和在内陆零售业投资的春天。
      发展到2003年,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已累积实现零售额41.3亿元,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百货业的领军企业,也成为了全国零售业业绩最好的企业之一。
      这次外界人眼中的意外成功对于周建和而言却绝非偶然,避免扎堆、独辟蹊径、打造“大型百货、酒店、房地产、餐饮娱乐等一体化的商业房地产”,是他拓展产业版图的核心策略。
      之后,在庄胜广场的投资建设中,这一策略得以沿用。随着南北商圈的打通,周建和领导庄胜集团打造的庄胜广场地价飙升,曾成为北京市地价最高的地段之一。
      周建和被认为有着超乎常人的市场嗅觉,可是他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积极发展贸易,促进了沿海加工业的繁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城市土地改革,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个是大的潮流。”周建和说,自己不过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变化,仅仅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如今,周建和的产业不仅涉足房地产和对外贸易,还包括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在秘鲁、厄瓜多尔等南美洲国家,都有他的矿业公司。“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中国要走工业化的道路,13亿人口的国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巨大,所以我们到海外寻求一些资源,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商人应该识时务,顺应潮流的发展去做贡献。”周建和是一个不太愿意多谈自己的人,但他很愿意聊企业的发展。他认为,很多企业把“国际化”当作一种时髦,但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企业发展要追求双赢或是多赢,企业去海外不是你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而应该考虑那里需要什么。”
      周建和在南美洲的事业铺展得很顺,他遵循的便是“双赢”之道:“要成为一个对当地经济有贡献的而不是掠夺者的角色,每一个地方都有民族情结,外族的人去那里,要考虑当地的民生和需求,做人要靠心。”
      年轻时候的周建和思想前卫,他是保守小乡村里最早穿起喇叭裤的一批青年人,也是最早的一批移民。如今的周建和依旧“前卫”,只不过换了方式,他喜欢安静,喜欢思考,总能抛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理念,他就像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审时度势,作出自己的选择。
输了,就再找份工作
      企业的发展正如船行大海,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避免不了狂风大浪、险石暗礁。
      尽管有投资方面的巨大成功经历,但周建和在中国内陆的发展之路却也有曲折坎坷。
      1999年,武汉,庄胜集团与游子乡集团合资成立易盈公司,周建和购买武汉游子乡大厦3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而后出资1.2亿元,建设武汉庄胜崇光百货。但让周建和始料不及的是,2000年,商场开业当天,竟出现数千群众围堵商场的场面。这时周建和才恍然大悟,原来游子乡集团借开发游子乡大厦的名义,进行了非法集资。在无法找到集资当事人的情况下,数千群众只得向与游子乡集团合作的庄胜集团追讨集资款。
      对于这样的隐情,周建和在投资前毫不知情。由于这次的投资失误,武汉庄胜崇光百货连连亏损,金额超7000多万元。2002年4月,庄胜公司占45%股份的易盈公司所合法拥有的物业被武汉市公安局作为游子乡案件的证据予以扣押。
      在上海,庄胜集团2003年5月启动松江新城交通枢纽区域建设,由此开始卷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并开始惹上官司,名噪一时的“松江案”,至今还未了结,而周建和在上海的投资损失,已经有一个多亿。
      在别人看来,周建和似乎已经元气尽伤,但没有想到的是,周建和很快就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武汉遭遇滑铁卢以后,为解决困局,周建和转向资本市场。对市场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周建和选中了与武汉庄胜崇光百货比邻而居的武汉广场购物中心,而这一购物中心的幕后掌控公司是德信集团。
      在他看来,德信集团最大的亏损点是和武商集团合作成立B2B网上交易平台,只要缺口能得到及时补救,这一集团还是有机会重新振作、继续盈利的。
      2004年8月,周建和通过香港庄胜集团旗下的盛世投资公司向德信集团发出了收购通函。2004年9月,拿到德信集团已发行股份的56.9%,周建和收购德信成功。
      通过资本运作,周建和获得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份,通过武汉广场购物中心的收益,周建和顺利将武汉庄胜崇光百货的损失弥补了回来。
      提及往事,周建和不想多说什么。“成败和得失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即使输了,凭着这么多年的经验,也能找份工作,所以无所谓,”他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追求工作的过程和乐趣,不要太过在意结果。”
      周建和受父母的影响很大,父母曾教育他“一件衣服要穿烂,不要被别人指烂”,他从中悟出经商的道理,“一个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什么,但是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商人追求利益没错,但是不能什么利益都追求,要有原则和底线。”
      对于企业,他始终认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财富不是自己的,是社会的,“我们只是财富的管理者”。“百战不殆”的传奇,在周建和自己看来,并无神奇之处。“作为企业要发展,要研究发展的趋势、市场的需求,要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就是要去适应。”
帮助别人不是展示自己
      周建和的家乡湖南双峰县是全国着名的书画之乡,这里培养了一大批闻名国内外的书画奇才。据介绍,闻名海内外的一位花鸟大师王憨山,到北京中央美术馆来办画展,由于资金紧缺也曾求助过周建和。当得知王憨山来意之后,周建和当即表示:“我不要你的画,也不用挂我的名,你还差多少钱,我来出。”而后周建和赞助了4万元,帮助王憨山办起了画展。周建和还曾出资150万元,帮助娄底市双峰县一位叫曾彩初的老校长办画展、出版文集。
      1996年,周建和为湖南双峰一中捐赠30万元港币,成立“周建和先生奖学助学基金会”;1998年,捐赠150万元人民币,兴建双峰一中体育馆,捐赠30万元港币,修建杏子学校;2005年,因娄底市遭受洪灾而捐赠人民币100万元,为娄底市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为双峰一中百年校庆赞助500万元;而在娄底市国有企业进入攻坚阶段时,他又果断以5000万元、7088万元分别收购了娄底市工程公司和大建煤矿。
      除对家乡的投资之外,周建和在社会上的捐资和慈善事件却鲜有人知。北大网站一则2004年的消息称,“今年恰逢法学院百年院庆之际,在新法学楼建设的过程中,庄胜集团慷慨解囊,捐资1000万元,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支持”。
      也有朋友劝他适当的宣扬一下自己的公益行为,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他常说,“做好事,留名没有意义。因为你是去帮助别人不是去展示自己,本末倒置的去强调自己做了什么没有意义,更何况我在这个方面做得也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