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 | 什么是小小说

 麻衣麻衣 2016-01-05

  要想写好小小说,必须先弄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小说?

  作为写作者,我认为可以将小小说的概念分解为“三点”来理解:一、小小说首先是小说。二、篇幅在1500字左右。三、具有一定的审美态势。

  今天我们所阅读的小小说,有一部分还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上。将小小说写成故事,缺乏审美态势,缺少小说韵味,是当下小小说创作亟须解决的一大顽疾。

  小小说以写人为主,故事以写事为主。小小说虽然也需要通过故事来写人,但比故事更注重细节,重于描写,里面穿插的环境、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立意服务的,其写作手法也更为精致,叙述节奏也更为讲究,所讲述的故事不一定有结尾。故事则以写事为主,重在情节,更多的是展示人物的行为方式,很少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故事都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一览无遗,手法干脆,叙述节奏单一。小小说和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叙述:叙述结构、叙述节奏、叙述语言。小小说注重的是细节和过程,求真求思求感人;故事注重的是情节和结果,求奇求变求曲折。

  从审美态势来看,小小说是纯文学,用以引导读者感悟社会、拷问人生;而故事属于通俗文化范畴,聊以解闷。两者阅读的收获值完全不一样。如何理解“审美态势”?杨晓敏先生曾经在饭桌上讲过一个段子:一个地下党员被敌人抓住了。第一天,严刑拷打,没有招。第二天,好吃好喝,没有招。第三天,送来一大堆金银财宝,还是没有招。第四天,送来一个美女,结果招了。讲到这里,他总结道,从审美态势上论,至此为止是故事。如果再加上一句——第五天,他还想招,全国解放了——那就是小小说。前者,我们记住的是故事情节:一个地下党员最终为美色而动摇信念。后者,只加了一句“全国解放了”,里面所包含的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故事讲因果,小说讲命运。读完一个故事,我们脑海里印象深刻的是故事本身,可以复述给别人听。而小小说让我们牢牢记住的是故事人物,以及人物命运背后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一般较难复述。打一个夸张点儿的比喻:好比走路,故事就是一个山东大汉大踏步前行,记录着他一路遭遇了什么曲折离奇的新鲜事儿,最后有没有到达终点,讲述者性格耿直,竹筒倒豆子一样,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而小小说则是山西小娘子,特小资的那种,放着大路不走,倒骑个小毛驴在羊肠小路上磨磨蹭蹭,三心二意,歪歪扭扭地记录着她心中所思所想,沿途所观所感,甚至走着走着,又返回去找某种东西,找东西也不说是找东西,说是找情怀,真让人悲催。悲催,就是小小说艺术魅力的彰显。

  初学者还很容易混淆小小说和散文的区别。具体来说,是容易混淆散文化小小说和叙事性散文之间的区别。写作同道对此也常有争论。叙事风格的散文和散文化的小小说,可以存在的共同点是第一人称叙述,语言优美,情节感人,以叙事为主。最大的区别在于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具有真实性还是虚构性。这是传统的文学理论,有自欺欺人之嫌。所谓真假,天知地知作者知,谁还知?人的记忆,尤其是作家的记忆,历来就不那么靠谱。更何况,任何文字创作或多或少都带有虚构的成分,都无法完全还原出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真假的相对论,奠定了这是个伪命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尽管散文重于抒情,小说偏于写事,但对于一些叙事风格的散文,只要它具备小小说文体的特征,我们就应该模糊处理,心怀包容,姑且把它们当作“跨文体写作”来对待。事实上一些优秀的小小说,比如迟子建的《与周瑜相遇》、莫言的《奇遇》、韩少功的《青龙偃月刀》,首先就是发表在散文刊物上,但它们确实也是优秀的小小说作品。

  小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体,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什么是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说,艺术给人一种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共鸣以及无限的遐想。语言的精准,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独到的叙述手法,极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加上恰到好处的留白,方寸之间,凸显小小说的艺术大智慧。

  无论是小小说、微型小说,还是蚂蚁小说、闪小说,只要冠名有“小说”两个字,就必须具备小说要素,具有小说的审美态势和艺术情趣。对此,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有定论:“小说再短,也是小说。”


首发于《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