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见贤思齐上善 2016-01-06

诗经原文】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há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 tiāo),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鹿鸣》画家·于水

【文化解读】

《鹿鸣》

——礼乐风度的国宴

(一)礼之开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风”篇传唱的是各地民歌,“雅”篇记录的是雅乐正声,“颂”篇收入的是祭祀乐舞歌辞。而《鹿鸣》一诗作为“雅”的开篇,它极为典型地传达出了宫廷雅乐的精神风貌。《鹿鸣》,是宴饮之诗,是祥和之音,是君臣相欢的和乐融融之声,是宾主相宜的国宾交往之篇。

宴饮之诗,《鹿鸣》是在席间唱诵的。所以诗里说“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主人用美酒来招待嘉宾宴饮娱乐。《鹿鸣》是一首典型的燕飨诗,是在描述君臣宴会礼仪——而这种宴会礼仪,宴是形式,礼是目的。为了君臣宾主之间的礼仪交流,融合以宴、和情以礼。这就是朱熹《诗集传》中说的:

“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

为了融洽君臣之分,便设置燕飨之礼,以乐歌烘托气氛,以宴饮和乐宾主。

《鹿鸣》全篇的宗旨就是为了那一句“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宴客来宾以亲近主人之好,主人设宴以展示睦宾之情,彼此相敬以领会相安之道。这样的交往目的,才是宴请宾客、礼乐言笑的意义。

比如后来曹操的《短歌行》,开篇一句“对酒当歌”,那就是借以在君臣宴饮之上,向来宾表达主人广纳贤士的思想意志;而曹操诗里全段引用先秦《鹿鸣》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更明显是对《鹿鸣》这首雅乐精神意旨的全方位继承,是以“我有旨酒”,结纳“人之好我”,是以宴饮之礼,交互宾主之欢。

这就是礼乐时代遗留至今的一种交往艺术,彬彬酬和是“礼”,昭昭德音是“乐”,宾主虽有别,宾主却友善,礼乐有序,礼乐之邦。直到今天,上下级之间、合作者之间、亲戚族人之间、乃至国宾交往之间,依然会沿用宴礼来交流情谊。

所以这种燕礼,本质是为了友善相交,既明确宾主之分,又亲近向好之情。

《鹿鸣》的祥和之音与善交之礼,使它可以从周王朝的君臣筵席之间,走入民间乡亲,也可以走向国际相交。如朱熹所说:“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鹿鸣》的一曲颂唱,是燕礼,是飨礼,更可以是国礼。

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 ——

如果说风诗首篇《关雎》,是男女相悦之情的开端;

那么雅诗首篇《鹿鸣》,就是礼乐和睦之情的开篇。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二)礼乐文明

《鹿鸣》这种燕礼的意义传达,更是体现出了礼乐文明的形态特征。

西周初年,周公作为武王之弟,在武王去世后辅政于周成王,在他的诸多政绩里,对于整个华夏民族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项内容,就是制礼作乐,就此正式形成了礼乐文化体系。此后,中国才因而被称为“礼乐之邦”、“礼仪之邦”。

而“礼”和“乐”,是彼此对立又协调统一的两部分:

礼,用约束行为的理性规范,界定出差异。所有的礼节、礼仪,都是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等级划分,是因为差异性而需要彼此遵守的一种理性约束。君臣有礼是君与臣之间有别、夫妇之礼是体现夫与妇之别……所谓“礼节”,是需要靠理性的力量来对人的行为“以礼节之”,根本上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这才“约之以礼”,让各阶层、各人群、各年龄段、各形式下,都有礼可循、有礼可依。

乐,用雅正音乐的感性教化,和谐着人心。因为礼的严格界定和秩序划分,虽然在表面上规定出一片井井有序,却可能因为以礼节人的长期行为规范,而使人的内心越来越受压抑、使阶层与阶层之间越来越产生抵触和敌视。而音乐却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感性教化力量,可以丝丝入扣地滋养性情、可以润物无声地安和人心。“乐”就是“礼”的配套课程,乐教的力量能够和谐心性;“乐”又如同是“礼”的润滑剂,乐教的平和能够弥合矛盾。“乐者,天地之和也”,古人重视音乐,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和”。

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和”,就是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就是社会发展的井然有序。礼以节人、乐以和情,礼之外化、乐之内化,礼之理性教条、乐之感性教化,内外兼修地培养着个人的性情与行为、软硬兼施地规范着社会的差别与融合。这样“礼”的作用与“乐”的效用同时施行,就是礼乐社会。

因此,礼乐文明秩序的丧失,就是周后期社会的“礼崩乐坏”;而周公制礼作乐、对于礼乐文明的确立,就是孔子心心念念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一生奔走呼吁和渴望恢复的,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而《鹿鸣》这首诗: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就是以嘉礼待客,令君臣有别、宾主有序;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就是以雅乐和情,令宾主融合、情谊和美。

这一场燕礼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礼仪郑重、情绪感召的礼乐文明力量,令君主的仁心尽显,令宾客的归心更盛。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三)鹿之寓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鹿鸣》用鹿的安然进食,作为三段诗篇的起兴,这既有宾主宴请的比拟之态,也有祥和气氛的烘托之意。

鹿,作为一种充满灵性、与人亲近的食草类动物,它代表的形象,是温顺、亲切、友善、祥和。灵鹿食野,诗里这番起兴的描写,就是一种和平友好气氛的烘托;鹿鸣呦呦,开篇唱出这种祥和的声音,就是一种和乐清平盛况的衬托。

这是筵席客观大环境的隐喻,而宴请的主观情感传达,也符合鹿的形象。以不与人争、天然和顺的鹿为起兴,这是传达着主人礼贤来宾、与人为善的意思。正如《击鼓》首章的“击鼓其镗”陪衬出征战杀伐之意,而《鹿鸣》开篇的“鹿鸣呦呦”鸣唱出友好善交之情。

鹿,根据其字面谐音,还是一种“禄”的祝愿。所以“鹿”有吉祥福禄的隐喻,福禄临门,路路恒通。因此鹿鸣的颂唱,也是在祝祷禄祚福祉。

鹿,还象征权位。有词曰“逐鹿中原”,也有词说“群雄逐鹿”,这都是描写天下权势的角逐。看鹿在谁手?便问鼎天下!因此,《鹿鸣》一诗最确切就是用于君王的燕礼,那是一种掌控天下的王权象征。

鹿,亦是纳贤、纳吉的代表。当“呦呦鹿鸣”开宴的时候,只有嘉宾如云,才得基业如厦;雄鹿头上生角,头角如柴,柴是“才”和“财”的谐音,德才兼备,善贾生财;鹿更有“仙鹿衔芝”的传说形象,财禄献灵,是献来吉祥如意,福祉相依。

所以《鹿鸣》是一首适合作为国礼来欢迎来客、友睦来宾的歌曲:

它平缓起奏,和乐陶然,是盛世风度,泰平风华;

它语气温和,声调悦耳,发善意之言,善心好客;

它德音昭昭,琴瑟悠悠,祝美好寓意,福禄吉祥。

而这份祥和之景、友善之情、福禄之意,是由呦呦鹿鸣传唱出来的一份悠悠雅乐。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四)尊贤纳良

《鹿鸣》,之所以应用于宴会之上,是代表欢迎来客;之所以唱诵于君主之口,是代表招贤纳士。这也就是后来曹操大有深意地借用《鹿鸣》诗改唱为《短歌行》的用意所在,在于表达他要构建九州新秩序、呼吁天下贤士来奔的雄心壮志。《鹿鸣》不仅是简单的欢迎,更是在欢迎同道的加盟;《鹿鸣》不仅是简单的宴请,更是在宴请盟友的来朝。

要图伟业、要得天下、要创基业、要建功勋,都离不开有为之士同心同德的辅助。这不仅仅是“人多力量大”或者“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人才智库问题,更说明着一种生存理念能获得认同、发展道路能获得支持的人心向背问题,也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性。

所以,在广纳贤良、礼贤下士方面,历代圣主都不遗余力。《史记》里记载周公称自己在求贤方面,就是“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说,他每当听到有贤士来访,哪怕正在洗头,也握着湿淋淋的头发跑出来迎接,哪怕正在吃饭,也赶快吐出口中的食物起身相迎,犹恐怠慢了来者、失了贤者之心。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这当然是一种极度化的描绘,就算是心系才俊,也不至于因为洗完这一次头发、嚼完嘴里这一块肉就耽误了贤良的投奔之心。周公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一种招贤纳士的态度。

同样的尊贤纳贤之心,还有《三国志》里记载的“倒履相迎”的典故,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一次听说神童王粲来访,于是赶忙出门热情相迎,乃至来不及穿好鞋子,把鞋倒着匆匆套上就奔出去迎客。“倒履相迎”和“周公吐哺”一样,都是体现礼敬贤者犹恐不及的状态。

因此曹操在《短歌行》结尾就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贤者来访,不厌其多,智者加盟,不厌其繁,从者如云,不厌其众,功成名就,不厌其高,能者多多益善,功业独步天下。

曹操在东汉末年吟诵的这首《短歌行》,比《诗经》吟唱的年代晚了数百年,他的文辞表达更为豪迈直白。他直言期望“天下归心”,从而愿以“呦呦鹿鸣”之诚心善意来广纳“我有嘉宾”,但是他的思想渊源、表达来源,都是继承自《鹿鸣》的成就王业而众星拱月、礼纳贤才而雅意温存。

所以,《鹿鸣》的形式是宴请宾客,精神是礼乐文明,目的是纳贤结友,宗旨是成就和谐。

《鹿鸣》是一首贵族的歌,它温柔敦厚而矜持高雅;

《鹿鸣》是一首和平的歌,它祥和友好而融洽欢乐;

《鹿鸣》是一首迎宾的歌,它彬彬有礼而善待友朋;

《鹿鸣》是一首王者的歌,它心怀天下而睦交四海。

《诗经·鹿鸣》:礼乐风度的国宴

(文 \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来源: 光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