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迎新春小景

 鸽子飞吧 2016-01-06
    半个世纪前的春节前夕,上海石库门弄堂里到处都有人家水磨糯米粉,用的是江南特有的小型石磨,手推磨的磨盘直径约50公分左右,磨子在磨盘上只要一个手臂的力量就能轻易推动,特别适合家庭干磨和湿磨糯米,还有人加工磨芝麻或黄豆的。
    水磨糯米粉的要领是先用水浸泡糯米3小时,使糯米颗粒膨胀,促使颗粒松散、柔软,以
研磨粉碎。磨时需用调羹将米和水一起倒入磨洞里,研磨出来的是糯米浆液,糯米浆通过槽流向磨盘口,被接入到封扎的面布袋内。等糯米磨完后,面布袋里就是重重的一大袋浆液,此刻取下面袋扎牢袋口,把袋吊在脸盆或其它容器上方,让水份通过面布袋慢慢滤出。等袋里的面浆成半干状态,就能取出作水磨汤圆的上等原料。
    我童年过年前常帮母亲水磨糯米粉,先把家中的两条长板凳拼排到一起,把磨子搬上长
凳,槽口朝向侧面,如不稳定,就在磨盘下垫块揩布即可。磨盘口的另一侧是方凳位置,把待磨浸泡糯米的脸盆放上,配好调羹,推磨人骑坐在双排长凳上就可劳作。我过去看到母亲年前家务活忙不过来,想帮母亲减轻负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图新奇,一年一度的手推磨就当是玩,这玩还能玩出点成就感。过去糯米要配给供应,所以家中有限的水磨粉显得十分珍贵,包的馅子以黑洋沙(黑芝麻粉加绵白糖捏猪板油)为主,咸的有鲜肉馅的。等春节到来之时,自家吃点的不算,主要考虑亲友们来拜年时要招待客人。
    在样样都需要自己动手的年代里,春节前夕我家的小石磨成了宠儿,频繁借给邻家用,那时候众多需磨的
居要提前打招呼,按序排队,弄堂里好一派和睦相处和欣欣向荣的迎春景象,水磨糯米粉曾经为春节前后带来了浓重的节日气氛。现在物质条件丰富,半成品和成品的食品样样有,的干粉和袋装汤圆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过去那种小推磨的水磨糯米粉,已成了消失了的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