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保险】河北:创新农险发展 为绿水青山作贡献

 昵称13497476 2016-01-06


会议现场

编者按:7月7日,由河北省保险学会和河北经贸大学农业保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加快农业保险创新发展 助力河北农业绿色崛起”主题会议气氛热烈,嘉宾观点精彩纷呈。河北保监局局长赵庆晗、河北省金融办副巡视员王留根、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强、多所高校的农业保险课题研究代表以及河北24家财险公司负责人等70余人在会上对农险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本版撷取部分嘉宾观点以飨读者。


河北保监局局长赵庆晗:

让更多农户享受惠农政策

去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保险业更好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同年,河北省金融办、财政厅、农业厅、畜牧局、林业厅、河北保监局等部门组成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决定进一步扩大9个财政补贴型种植险和2个养殖险保险责任。

2015年,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再次决定大幅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水稻保额提高107%,小麦保额提高67%,玉米保额提高54%。原本河北小麦每亩500元、玉米每亩400元的保额标准,基本能覆盖小麦、玉米的物化生产成本,现在,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保额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费率都在下降。

2015年1-5月,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1.4%,为482.3万户次农户提供248.9亿元保险保障,同比增长17.2%。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达4.44亿元,同比增长22%。统计数据显示,小麦种植承保2485万亩,覆盖率近98%,基本实现全覆盖。至此,河北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与农业生产密切相连,与农民灾害损失程度基本匹配,农业保险发挥了应有作用。

河北农业保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与农民的需要还有差距。覆盖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特色农产品方面。同时,品种较为单一,保特色、保产量、保价格、保收入的产品种类还较少。农业保险经营较为粗放,违规经营问题依然存在,农民的农业保险意识亟待加强。

保险公司必须努力扩大现有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的覆盖面。主要粮食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的保险覆盖面较大,但仍有部分没有覆盖,保险公司必须进一步摸清底数,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业的基础数据,提高覆盖面,在做到“保大宗保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保特色、保产量、保价格、保收入的农业保险新产品,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河北保监局将对农业保险承保进度慢的公司进行检查督导。保险公司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要主动上门理赔,到现场进行查勘定损,理赔款及时支付,保证受灾农户得到应有补偿。


河北省金融办副巡视员王留根:

搞好农业保险的顶层设计

河北应该抓住发展机遇,搞好农业保险顶层设计。必须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以及法治保障方面进行突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前提下,农业在河北,甚至整个京津冀经济中都占有重要比重,菜篮子、米袋子以及果篮子都离不开保险业的支持。

以普惠金融为理念,提高河北省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力度。河北省一共130多个县,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62个,需要考虑如何以普惠金融的理念利用保险来充分发挥作用。普惠金融的本质是服务性的公平性问题,它主要体现保险服务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如何让保险服务中小微企业以及农业群众,必须从问题导向出发,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保险业在扶贫开发上的作用。

根据河北省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今年,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率将达到50%,接近5000亩地。在河北,1亩地大约需要缴纳4元保费,保额1000元。承包土地的企业如果破产,会引发相关问题。如果保险公司进行补偿,就能发挥金融补偿的作用。现在,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保险公司发挥社会管理和金融补偿作用。此外,二级保险公司没有资产管理权限,相关权限都在各保险公司总部。所以,相关保险公司需要和总部积极配合,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需要,推进加快河北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助力河北绿色农业崛起。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强:

创新畜牧业政策性保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畜牧业产值1952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占全国畜牧业产值1/12,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1.2%;奶类产量496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总产量的1/8;禽蛋产量363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总产量的1/8;肉类产量468吨,位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总产量的1/19。

数据表明,河北省的畜牧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力。持续推进河北省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可从防范价格风险、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运作机制、扩展保险畜种等方面不断创新。

创新防范价格风险,探索推行生猪、生鲜乳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新保险业务与畜牧业工作上的联动,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查勘理赔相挂钩的联动机制,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将保险查勘与病死猪定点清收、转运相结合,简化保险理赔流程,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养殖户主动将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创新保险与产业化发展融合,探索形成“多方合作+保险”机制,建立“多方合作”风险保障金,建立养殖场户、饲料企业、加工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体,实现保险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利益的一体化。创新保险畜种,探索开展肉牛、肉羊、肉鸡、蛋鸡、肉鸭、肉兔等畜禽政策性保险。

保险公司要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按照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原则,强化信息共享,加强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河北省保险学会会长刘起彦:

整合资源开展保险研究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6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业“国十条”后,国家再次以顶层设计形式,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新国十条”亮点频出,有关农业保险的规定格外引人注意,业内外普遍认为,“新国十条”推出之后将在农业保险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惠农的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层面的关注。河北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历年来一直将农业发展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在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农业保险从无到有,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现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县域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在支农惠农方面河北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保护了农村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了强农惠农政策的阳光雨露,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必须看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规范体系还不够、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保险在总量、承保范围、保险密度和深度等方面还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都是保险业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摆在保险业学术界面前的急迫、重大课题。

河北省保险学会作为河北保险业的理论研究阵地,应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三农”保险研究,探索出适应省情需要、能够切实指导农业保险实践的政策和理论,为加快河北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

农险创新要在政策和产品设计上下功夫

近年,农业保险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后续可持续发展还需在政策、产品设计等相关层面进行改革创新。

关于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至少有三方面的结构改革可以期待:一是财政补贴的种类结构改革。目前,农业补贴主要分5类。种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前3项补贴,财政部和农业部日前出台了相关文件,农业保险的补贴肯定能得到提升。二是补贴品种结构的改革。中央补贴的农作物保险种类应当扩大,不能只局限于粮、棉、油、糖作物。养殖业可以少增加种类,或采取重点省份扶持政策。三是被保险农户结构的改革,由全面支持、补贴向重点支持种田大户的方向转变。对大户支持既符合产业政策,也便于控制风险,还能减少一定成本,防止大量漏洞。在这种改革思路下,小农户可以仿照美国CAT(巨灾风险保险)或者上海的做法,对农户提供较低保障。比如,提供产量或收入30%的风险保障,农民不需交保费。而对种田大户的农业保险,可以将保障水平相应提高,比如,提高到产量或者收入的50%—60%。

规范竞争秩序。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较多的地区,为减少寻租,可以根据不同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特点,划定经营区域,便于进行区域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投资。同时,规范经营归根结底靠公司自身,要端正经营思想,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必须自律。

农业保险创新应因地制宜,并与政策衔接。比如,不少地方试行天气指数保险,但是我国天气条件复杂,一类产品不可能适应大范围区域,因此可以考虑设计“区域产量保险”产品,这类型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更好操作。


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学刚:

创新现有模式 推进农险发展

近年来,农业保险一直在稳步发展,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模式创新是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从经营、补贴、承包、服务等方面来进行。

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与农业保险发展较为契合的“联办共保”的经营模式,试点推广以保险扶贫为出发点的“阜平模式”。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提高准入门槛,探索联席承保制度,保持适度的市场竞争,保障农民权益。

创新补贴模式。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将农业生产物化成本保险金额、农业基本保障保险实现全覆盖,保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全额承担。不再要求市县财政配套补贴和农户缴费,或对农户自缴保费实行“无赔款优待”。对地方特色农产品,探索以地方财政保费补贴和农户缴费为主,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补贴的补贴模式。创新财政保费资金划拨方式,试点“年初预拨,年末结算”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创新承保模式。由政府主导,建立农业保险承保数据支持平台,统一归集、发布相关农作物、森林种植及畜禽养殖数据,为农业保险承保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引入空间地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统保、统赔”的农业保险承保方式。

创新服务。以“理赔”为核心的保险服务是中央惠农政策落地的最终体现,围绕“三农”保险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政府放心、农民满意”的综合服务体系是服务创新的方向。


中华保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刘权:

扎实做好农险经营工作

在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要坚持树典型,帮后进,强调全面发展。在农业保险发展的进程上,要坚持强化管控、分解风险、扎实做好经营工作,同时做好制度保障,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

中华保险河北分公司编印了《农业保险合规展业手册》,将主要制度规范进行整理,作为农业保险工具书下发给全辖农险工作人员,让员工熟练掌握农险政策、工作规定和流程,规范业务操作。此外,聘请知农情、懂农事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险顾问,指导协助开展当地农险工作。合理安排再保险,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自2009年起,中华保险河北分公司每年对农业保险进行再保安排,与再保公司签订农业再保险合同,通过再保手段,合理分散、防范巨灾风险,保障农户利益,确保农业保险健康经营发展。

截至2014年底,中华保险河北分公司已在全省建成农村服务网点174个,为投保农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服务,增强广大农户对保险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打造农业保险前端服务体系。为做好防灾减损工作,各基层公司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农村“大喇叭”工程广泛开展防灾抗灾宣传,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为农业大户进行种养专业知识、防灾防损知识培训,与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等,普及农业防灾知识,提高种养两业的防灾减损能力。此外,服务创新,做好技术革新工作。比如,各机构手持GPS等查勘定损设备,提高种植险查勘定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配备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设备用于农险服务,以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的技术含量。


河北经贸大学农业保险研究所所长冯文丽:

充分挖掘农险新功能

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有玉米、小麦、棉花、花生、马铃薯、大豆、水稻、油菜、糖料作物、森林保险、设施农业、能繁母猪、奶牛和育肥猪等14种,但是在特色农作物方面的保险产品还较缺乏。为此,可以针对优势特色农作物开发新的保险产品,比如,对阜平大枣、深州蜜桃、迁西板栗、赵县雪花梨等已经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的特色农产品的保险需求进行调研,根据各自特点设计适宜的险种。

河北县级财政一般担负着5%-30%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配套任务,因而,农业保险覆盖面越大,县级财政的补贴负担就越沉重,如果县级财力匮乏,会直接限制农业保险的承保面积和覆盖率。因此,必须积极做好相关调研,为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奠定前期基础,积极争取在我省开展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的相关试点工作。

众所周知,农产品供应过多会导致“谷贱伤农”。近期河北省奶农倒奶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河北可以借鉴上海经验,充分挖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新功能,探索通过控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量引导和控制奶牛、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量,从而起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作用。

此外,我国既懂农业又懂保险的农业保险专门人才稀缺,这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的地位极不匹配。建议可以由保险公司与高校合作,开设农业保险专业或方向,联合培养农业保险专门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