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曲的诞生,命中注定选择江南||新闻~昆虫记

 小熊家228 2016-01-06

哲思、诗情、创意,在这片江南的土地上是那么富集。这也成为后世中国人解读昆曲艺术的不二法门。

昆曲的诞生,命中注定选择江南。

天性 懂得生活似乎是天生的

——所谓懂得,是苏州人善于创意生活。即便是毫不起眼的小事,苏州人也能做到别出心裁,精致得让人眼前一亮。说白了,这是苏州在独特的文化和地域氛围下,滋养出的与众不同的灵性。

——如果说,扇子是苏州人哲学观的外现形态之一,那么昆曲,就是苏州诗意生活的创意形态,它比时下流行的“慢生活”不知要高几个层次。或许,当代的文化学者白先勇先生的一句话能为苏州诗意生活的魅力做个起头:“开始的时候,我往西方走,觉得人家什么都是好的。可是回头一看,最美的还是自家园里的那株牡丹。”

心史 中国人的心灵自留地

——这个盛产创意而又充满诗意的地方,有对美的全身心投人,有骨子里对江湖的渴望和对庙堂的疏离……

——据统计,明清状元中,苏州状元约占百分之十七,状元之多全国第一。奇妙的是,这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队伍,又和另一大群体,梨园子弟交往甚密,甚至他们的群体边界也不是那么清晰。

——苏州对文人逸客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这里的核心文化是非政治化的,非集权化的。这里,更像是一块文化的飞地,一个后花园。这种吸引力就是苏州文化的力量。后来有人说,苏州是中国失意文人和官僚的心灵自留地,就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找到人生的另一个出口,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独立。

人缘 水一样的小娘唔和劳作者

苏州是水做的。水是背景,也是苏州的诗意之源。

——就像历代苏州最不缺的是才子佳人一样,苏州从来最不缺的就是水。

——而在那流水声声和稻谷飘香中,劳作的人心情是那么飘动和愉悦。踩踩水车,来首田歌;地头小憩,唱唱小调;就是夜捕太湖之上,一个人也要黑灯瞎火拉上几句渔家词,一来是给自己壮胆,二来是面对朗月星空,情发乎中。

语境 苏州是一座“右脑城”

在中国,可能很难找到这样一座城市,甜得能让人微笑,糯得可以黏住尖嘴利牙。花木丛中,园林幽处,苏州人在这里关起门来专心地过自己甜丝丝的日子。

——这种甜糯,这种江南的至柔之味,形之十外,就是吴侬软语的精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吴语背景下的苏州就是一座“右脑城”。这个“右脑”不仅是创意思维的集散地,并且让苏州人把创意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吃喝玩乐无不有所涉及。昆曲更是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种诗意生活方式的典范,令人惊叹又艳羡不已。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应该说代表了各个时代的文化高峰。而对十明代而言,昆曲就是代表,它是中国文字、语言、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等共同构成的文化极品。全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早已烟消云散,唯有昆曲尚在。

——这是世界上最软糯的语言、最风稚的曲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这样精致大雅的文化之音中,走进一座名叫昆曲的幽美庭院深处,甚至,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国家的怦怦脉搏和心灵足音。昆曲里有一个又一个有着好听名字的曲牌,就像苏州有着一条又一条各有韵味的弄堂和巷子。而那些弄堂和巷子深处,在紫薇花下和垂柳之侧,有着看似平常却浸润着爱与真的艺术人家。

根据典范苏州《昆曲》(韩光浩/著) 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