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迷,一念成悟 梁泓锡 向往李桓先生的易学理论有一段时间了,但许多东西并不入悟,读不懂,相信许多易友也有类似的感觉。今天,我感觉突然读懂了许多知识,在此与大家分享,相信你的思维点如果也着落到我这个点上的话,你也一定能够读懂。在此感谢李桓先生的博文分享(当然有些是我为了大家能够读懂而写出来的内容,是李桓先生没有详写的内容,或许有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只是个基本模型,不代表任何运行规律,只表示一种存在。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为: (1)宇宙间存在一种状态,为太极,为混沌状态,是宇宙的开端之态; (2)当太极分裂之后,就变成了阴阳二态,此二态长期共存、此消彼长,互相作用; (3)没有纯粹的阴,也没有纯粹的阳;阴有阴性,也有阳性;阳有阳性,也有阴性。于是,阴阳的第一层次为阴、阳二态,第二层次便有四象状态(即阳阴——少阳,阳阳——老阳,阴阴阴——老阴,阴阳——少阴); (4)四象也各有阴阳之别,即八卦。即少阳阳(离卦),少阳阴(震卦),老阳阳(乾卦),老阳阴(兑卦),老阴阳(艮卦),老阴阴(坤卦),少阴阳(巽卦),少阴阴(坎卦)。 八卦还有阴阳,但无限分裂下去已没有多大意义,且很难操作了,所以古人就只分到八卦为止。所以先天八卦要表达的内容就只是这种关系的存在,而不是某种运行规律,我们可以看李桓先生绘制的图,如下。 X 上图中,前四卦为“阳”所衍生的,后四卦为“阴”所衍生的,先天八卦的顺序原来就这么简单,当然这是直线排法。如果按照圆周排法,则由“阳”衍生的卦逆排,由“阴”衍生的卦顺排,就得到我们今天看到的先天八卦图。 2、河图、洛书、九宫 河图、洛书就不仅仅是表示一种存在了,而含有阴阳运行规律的内涵。以一年四季的规律来总结,分别用1—9共9个数字来刻画。5为中间之数,不偏不倚,先提出来,放在中间位置,其余8个数中单数代表“阳”,双数代表“阴”。1、3、7、9为阳,1从冬至起;2、4、6、8为阴,2从夏至起,分别顺排一周,就得到下图。 这就是古人设计的最初的阴阳分布规律图,每个季节都是阴阳相伴相随。中间再加入10,就是河图。还原成原点表示法,大家就一点也不陌生。 这就是神秘的洛书图,但这里大家已经知道它的含义了,就不在神秘了,它表示一年四季中的阴阳运行规律,1所处处为冬至,2所处处为夏至,就这么简单。 但洛书似乎有不足之处,因为其图中阳顺转,表示阳气一直增长,阴顺转,也表示阴气也一直在增长,似乎与我们生活中的季节不完全吻合,所以古人又作了改进。怎么改呢?我们都知道冬至后阳长阴消,夏至后阴长阳消,所以我们先把冬至、夏至的分界线画出来看看。 白片表示冬至之后,蓝片表示夏至之后。因为阴阳相反,故阳数越大,表示阳气越重,阴数越大,表示阴气越低,就好比负数与正数的关系。从图中来看,1为冬至,3为春分,阳气在增长,阴气在衰减,符合规律;2为夏至,4为秋分,阴气在衰减,阳气也在衰减,与规律不符合。所以古人就把(2、7)与(4、9)对换过来,就与自然气候规律吻合了,于是得到下图。 这就是修正后的洛书图,它科学地表达了一年四季阴阳的运行规律。r> 当我们把阴、阳二数位置分开,给其各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则会发现有更进一层的奥妙。 再把5放回中间,我们会发现,横向、纵向、斜向3个数加起来都是15,甚是奥妙,这就是神奇的九宫图。至此,其神秘面纱也自然退却,它就是科学的、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图。当然了,阴阳数字分开之后是有结构之美,但阴阳规律让后人会产生误解,因为看8的时候,你必须要把1也一起看,看1的时候,也必须要把8一起看,这样才对,否则,许多原理你就搞不明白了。 要表达阴阳运行规律,还是八卦最好,而且是李桓先生独创的李桓八卦,下面就分析一下李桓八卦的原理。 3、李桓八卦 这是李桓先生独创的八卦,用其表示阴阳运行规律十分科学。我们看,冬至对应坎卦,表示阳气起于阴中,之后阳气逐渐增长,阴气逐渐衰减。坎卦时阳气生于阴气之中,兑卦时阳气继续生于地层内部(这个我们可以看冬天的井水,水是温暖的,所以阳气起于地层内部),巽卦时已是春分时刻,生活在地表的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得到温暖,所以阳气起于地表,到了乾卦时刻,已是炎炎夏天。另外几卦则表示阴气生长的过程,道理类似,此不详述。这就是李桓八卦表示阴阳运行规律的科学之处。 下面继续说说又一个神秘之图——后天八卦。 4、后天八卦 也许大家觉得,就算从时间上来说,李桓八卦都应该排在后天八卦之后,为什么要先介绍后天八卦呢?泓锡这么排列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后天八卦是用五行来描述一年四季的五行运行规律的,而之前的河图、洛书(修正版的河图)、九宫、李桓八卦都是从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方面来描述的。 古人已经定义:坎卦为水,艮、坤卦为土,震、巽卦为木,离卦为火,兑、乾卦为金,从四季运行规律来看,就是下图的关系。 泓锡为了方便,网上复制过来的图,根据李桓先生的解读,中间的太极图不对,大家就不要看中间那个图了。把八卦按照一年四季的特征排布上去,就得到这个图。坎(水)——艮(湿土,培木)——震、巽(木,其理想为长城材质,能生成熊熊烈火)——离(火)——坤(土,风化物,火燃烧之后的产物)——兑、乾(金,从坤土中重新沉积下来,聚集为矿物)。从另一个层面——植物的一生来说,表示坎(生命的孕育)——艮(生命的形成)——震、巽(生命的成长)——离(开花)——坤(结果)——兑、乾(收获)——坎(储存,留下生命的种子)。 关于以上知识,泓锡算是一念成悟。相信你读到此文后,对李桓先生的易学基础知识有很大突破,当然也希望大家一起点悟更多的易学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