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土古玉的色变现象

 私家图书室 2016-01-06

出土玉器色变的成因

什么因素让古玉变了颜色呢?这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疑问。清人刘大同的《古玉辨》就说:「受沁之原,不易深究。」
而玉器于墓葬的环境变量实在太多了,与玉器接触的物体有可能是泥土、铜器、铁器、漆器…等,墓葬环境有可能潮湿、干燥或是水浸、冷热,所以,探讨玉器色变的原因,的确有困难所在;
不过,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数据不断增加,文史、考古专家及自然科学如矿物学家的投入,使得玉器色变的成因已显出轮廓;这对于还原器物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器物成形的工艺研究,有相当的意义。


变白色

出土古玉颜色变白,最常被讨论;清人陈性在《玉纪》中就说:「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里,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随之浸入于中」。

可是,1974年美国学者Handy and Gaines 提出了古玉受沁而变色,原因是处于强碱的环境造成,而非是埋藏墓中的时间长短或墓中的干湿状态(Handy, Julia L. and Gaines, Alan M.,《Alteration of Chinese Tomb Jade : A Minerralogical Study》,U.S.A Geological Society , Miami Meeting, 1974,Nature, Vol. 253, pp.433-434, 1975)。

1983年,郑建认为鸡骨白的成因是火烧造成的(郑建,《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学集刊3),他是经过200℃低温及 1000℃高温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1000℃时样品由绿色褪色而成白色,而认为」火烧玉」的可能;1991年闻广也经过实验,认同此看法:「加热至 600℃以上,玉块表层变为棕黑色,及至900℃以上褪色发白且半透明度明显降低」。

1991年吴棠海根据南越王墓的出土资料(图30),及高足玉杯(图31)的色变现象,推论:“白化成因并非外来沁染,而是发自玉质内部的‘质变色’”(闻广,《中国古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宝玉石》第4期,1991年)。

1992年刘良佑认为白化乃至鸡骨白的现象,是因为碳酸气与玉器中的钙结合形成碳酸钙而析出,发生「脱钙」现象堆积于玉表而发生白化(刘良佑,《古玉新鉴》台北,尚亚美术出版社,1991,页264)。

1994年闻广透过室温红外吸收光谱,认为受沁过程中并非同时而是先后发生的,而且:「闪石受沁后其矿物未变,并没有钙的增加,古玉受沁后的显著变化是显微结构变松,由此导致了其半透明度的丧失及褪色变白,其原理和同为水(H2O)的固体状态的冰与雪的差异相似,即冰因是致密的故具透明度。」并认为流传的古玉「钙化」说,与事实不符,此术语不应继续使用(闻广,《古玉的受沁》,《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总134期,页92)。

1997年杨伯达针对良渚玉器鸡骨白的成因,提出:「土壤中氢氟酸含量较高,对良渚文化由表及里的渗蚀就较为严重,均变为鸡骨白」(杨伯达,《传世古玉辨伪综论》,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期)。
但是,1998年钱宪和认为火烧白与风化造成的鸡骨白饰不同的,火烧白表面无光,而天然风化的表面有玻璃光,自然风化是因为晶间空隙的发生,不仅硬度变得较低且当光线进入时产生折射、乱射形成白化的现象,并认为在湿的环境中玉器容易白化,细致的玉质不易白化(钱宪和,《古玉之矿物学研究》,《东亚玉器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p.230)。

当实际观察玉器时,可以发现白化容易发生在玉器的边缘地带,如河北平山中山国六号墓出土的战国玉璧(图32)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新石器时代玉璧(图33));这应该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此处玉石结构较为疏松,所以较容易白化,符合闻广与钱宪和的看法;而且,当比对成形对开的玉佩时,更可发现白化发生的部位非常对称,如震旦博物馆藏的战国凤形玉佩(图34),图35震旦博物馆的战国龙形玉佩合并起来时,很明显看出白化部位完全吻合,可以看出玉的质地松紧与否,影响了白化的发生。

因此,白化的形成与质地的疏密有很大的关联性,也就是白化是结构变松造成的可能最高,但是,怎样的因素可以让玉质变松了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东汉包金握猪(图36),包金的部分脱落后,可以见到包金的部位几乎完好如初,而未包金的部位白化非常明显,由此来推测墓葬环境,黄金是隔离了酸碱的侵蚀、还是调和了冷热变化?这还需相关领域的专家进一步作研究了。

圖30圖31

圖32圖33圖34

圖35圖36



变红褐色

出土玉器为何变成红褐色的成因,因为有明确的考古资料可供参考,通常认为是邻近玉器的铁器的铁离子沁入玉中,而呈现红褐色,也就是俗称的「铁沁」。

与铁器镶嵌在一起的玉器,往往具有红褐色的色变,正是铁沁的典型特征;如扬州市甘泉姚庄102号西汉墓出土的玉剑格(图37)及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剑格(图38)、玉多节带勾(图39),玉器因铁芯生锈而胀裂,褐色沁斑由内而外,显然是受了铁剑的沁蚀。

与白化有相同现象,铁沁也是容易发生在玉器的边缘地带;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玉璧(图40)、安徽长丰县出土的战国玉璧(图41)、太原晋卿赵氏墓出土春秋玉璧(图42);这也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因此,在结构较疏松的材质处,铁沁也是比较容易发生。

圖37圖38

圖39圖40

圖41圖42



变绿色

玉器色变成绿色的成因,与变褐色一样,近年考古数据的大量增加,也已经不是秘密;例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图43),在墓葬中,与铜质弩机、铜质剑簇等铜器放在一起(图44),铜绿不仅附着在玉角杯的表面上,也沁入了玉质内部,使玉角杯局部玉质变为绿色,所以,这种现象俗称「铜沁」。玉器常与铜器镶嵌在一起,铜绿也会沁入玉质中,而产生绿色色变。
例如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援铜内戈(图45),援与内交接处的玉质转变成绿色,即是铜沁。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图46)与河北满城陵山一号墓出土的镶玉铜枕(图47),铜与玉交接处的玉质皆呈现绿色,皆为铜沁。

以上的说明,探讨了出土古玉色变的现象与成因,但是,墓葬环境的变异太大,并非仅只以上所列的状况而已,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图48)就因被丝织品绑附而影响了色变,四川金沙文化出土玉器特殊的呈色现象(如图49的玉锛形器),目前尚难有科学性的解答。

而且,还有许多可能的成因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说:地壳数十亿年的碳酸钙现象,对白化也应有明显影响的;以及土壤内含铁量高,也应是铁沁的来源;以及,玉质中原有的矿物质会不会产生氧化而形成色变?
追求科学化、有根据的答案当然是努力的方向,这种种复杂的成因,尚待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一步研究了。

圖43圖44圖45
圖46圖47圖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