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东城2015年疏解32604人

 长春342 2016-01-06

千龙网北京1月6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6日上午,千龙网记者从东城区人代会上获悉,2015年东城疏解“影响人口”34604人,其中地下空间疏解人数最多;2016年将推动百荣世贸商城二期等区域性专业市场的批发、物流、仓储功能疏解,并计划疏解5家工业企业。同时,2016年将推动地铁8号线三期、17号线和机场线西延相关站点建设,完成7号线、14号线站点红线内搬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方面,东城将重点抓好东四三至八条、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试点项目,并启动平房区综合治理,率先从文保区搬迁或拆除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功能疏解:2015年疏解34604人 今年将疏解5家工业企业

据统计,2015年东城区累计疏解“影响人口”34604人。其中,地下空间整治疏解10426人,群租房治理疏解8574人,商品交易市场提升疏解5000人,拆除违法建设疏解3480人,城市更新改造疏解2775人,房产清理疏解2280人,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疏解1327人,产业退出疏解487人,“多合一”场所调整疏解255人。

同时,商品交易市场疏解取得明显成效。东城综合运用转型升级、疏解外迁、撤并清退、集中整治等举措,清退永外城和百荣世贸商城二期仓储、物流等功能,关停天乐玩具等3家小商品市场和大众彩虹等3家存在安全隐患的菜市场。全年共疏解商户2500户,从业人员约5000人,腾退空间15万平方米。

2015年,东城区清理直管公房转租转借1309间;取缔无照经营528户;整治地下空间228处、28.4万平方米,占总量的84.5%;整治群租房748处,10.2万平方米,占总量的97%。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累计拆除1575处、4.5万平方米。在东内南小街试点基础上,启动违规开墙打洞专项整治。

同时,2015年东城区严格产业准入门槛,1353家企业因不符合产业目录要求未通过落户审批,并完成北京自动化仪表七厂、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等5家工业企业调整退出。目前,东城区尚有20家有生产制造环节的工业企业,2016年计划疏解5家,“十三五”末将全部完成疏解。

2016年,东城要推动百荣世贸商城二期等区域性专业市场的批发、物流、仓储功能疏解,以及红桥市场、永外城转型升级。大幅压缩职高招生计划,推动职业学校转型发展。协助推动天坛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市属医院疏解。

棚户改造:实施棚改11028户 配售经适房等5825套

据统计,东城区2015年实施棚改11028户,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目标。全市最大规模简易楼——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首次实行全程公开、开放查询,实时公示房屋面积、补偿金额、签约情况等信息。预签居民1930户,总体预签比例达到80%,57栋楼中的24栋预签比例达到85%。

同时,东城还编制了前门东区整体规划,完成西打磨厂街市政工程和28个“新合院”改造,整理土地10万平方米。玉河南区河道景观恢复整治工程完成过半,外城东南角楼景观恢复工程基本完成。

2015年东城住房保障水平得以提升。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866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5597套。配售经适房、限价房5825套,发放廉租房、公租房补贴5000万元。

文物保护:文保区率先搬迁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2016年,东城在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方面,抓好东四三至八条、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试点项目,在此基础上启动平房区综合治理,率先从文保区搬迁或拆除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完成朝内大街81号、新革路20号、宣仁庙等文物修缮,完成玉河南区河道景观恢复整治。推动东堂子4号、6号和清华寺二期腾退修缮。目前已完成陈独秀旧居腾退修缮工程,2016年将实现陈独秀旧居对外开放。

东城还要推动非文保区更新改造。以危旧平房和简易楼为重点,加快更新改造进程。努力加快宝华里项目滞留户搬迁,启动望坛项目征收,按规划推进前门东区建设,完成南中轴路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征收工作,完成西河沿危改项目搬迁,部分建筑实现结构封顶。推动崇外6号地项目,实施拆迁滞留区分类管理。改造四类以下直管公房1500户。加大力度筹措对接安置房源,加快推进豆各庄和通州“两站一街”项目建设。

随着2016年推动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全面提升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低洼院落改造,实施故宫周边等重点地区以及主次干路架空线入地工程。推进供暖系统并网改造。实施簋街市政综合改造。协调推动地铁8号线三期、17号线和机场线西延相关站点建设,完成7号线、14号线站点红线内搬迁。

交通整治:改造5处拥堵点 修理15条道路 

2016年,东城区要大力治理交通拥堵。推进体育馆西路、革新南路等8条微循环道路建设,实施东直门北中街等5处拥堵节点改造和15条道路大中修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打造地坛——青年湖慢行系统示范区。综合治理静态交通,建设5条禁停街和30条停车示范街,开展区域停车平衡试点。

同时,继续推行“单行单停”,进一步规范胡同停车秩序。以南锣鼓巷地区为试点,实行机动车准入管理、准行组织、准停设置,完善胡同单行道微循环系统。

综合整治:防止群租房反弹聚人 探索平房区管理体制

在统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方面,2016年东城将全面开展违规开墙打洞专项治理,创建一批治理违规开墙打洞示范街。清理地下室和群租房2.2万平方米,加强后续管理,防止反弹聚人。保持拆违高压态势,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拆除存量违法建设4.5万平方米。加强市场监管,引导促进东华门夜市、簋街、南锣鼓巷调整升级。有序淘汰“七小”业态,即经营面积小、设施简陋、环境卫生差,在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易发生违规行为的行业或业态,如小零售、小餐饮、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小洗浴洗染、小修理、小娱乐等。与此同时,引入便民服务连锁经营品牌,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同时,还将修复提升北京游乐园原址生态景观,并力争向社会开放。完成前三门大街等12公里绿道建设,完成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将垃圾处理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全面实行主要大街“垃圾不落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综合整治、提升平安大街等6条重点大街、20条背街小巷、30个老旧小区和柏林寺周边等区域环境。

此外,东城区还将全面推行平房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以公共空间管理为突破口,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标准,重点做好维修维护、停车管理、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工作。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优势,强化街道监督职能,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居民反映的问题,形成政府部门、物业企业、居民自治组织权责清晰、高效互动、有机协调的新型管理体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