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最新版在线医疗行业报告(内附完整版下载)

 昵称10991833 2016-01-07
医盟网导读
《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上线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小编也收到很多反馈,关于产业链结构、关于里面的企业案例分析都有一些争议,报告出品方艾瑞咨询也及时修订与更新,报告做了如下修订,亲们想要获取完整版下载,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1
远程医疗走向C端,产业链拼图基本完成

从去年开始,远程医疗开始出现走向C端的趋势。2014年10月广东省卫计委批复同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网络医院,此后广东省卫计委又批复康美医院设置网络医院。网络医院是我国在远程医疗领域的新尝试,也是远程医疗走向用户端的新突破。目前,依托医疗机构进行的网络门诊服务也已经开始展开,如好价网旗下的手机看病,依托于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线上医疗服务。病患可直接在网络医院的就诊平台找到医生,并通过图文或视频完成就医过程,医生开具电子处方,病患可在线上药店或线下药店购药,同时也可在线上支付医疗费用。


艾瑞分析认为,互联网医疗一直被视为医疗服务的周边服务,其原因在于未能将核心医疗服务(诊断和开具处方)纳入线上服务流程。网络医院的出现表明远程医疗走向C端,将在线医疗产业链补全,也表明在线医疗开始深入到医疗服务的核心。





点击图片,横屏更清晰哦~


2
市场规模将超170亿,交易、广告和用户付费是主流模式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1.6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170亿元,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交易类营收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非常大,其次是营销类营收规模,占比最小的是用户增值营收规模。艾瑞分析认为,目前处方药网售仍未解禁,未来处方药网售开放后,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将会出现大幅增长。用户增值营收规模小,主要原因有:(1)用户付费意愿较低;(2)现阶段企业需要积累用户,收费金额不会很高。




交易类营收情况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交易类整体营收规模将超过160亿元,其中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占比预计为96.9%。


艾瑞分析认为,交易类营收规模增长迅速,得益于用户网络购物习惯的成熟。而当前智能硬件占比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智能硬件近两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用户使用习惯还未养成,且目前硬件与服务尚未完全打通,价值未得到释放。




广告类营收情况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垂直媒体广告营收规模为0.4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为5.0亿元,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6亿元,广告营收规模增长较快。垂直媒体的广告主主要类别集中在药品、专科医院、保健药品,而药品、保健药品、减肥用品及器械,占比近70%。




用户增值类营收情况

用户增值收入主要来自在线问诊和诊后环节两个环节,且收费服务均为“一对一的医生咨询服务”。用户增值收入支付方主要是用户,在线问诊为大众用户,而珍后环节则为慢性病患者;付费方式主要有按次付费、包月付费和包年付费三种;利益分配上,医生占有较大的主导权,一般分成比例较高。




3
三个维度评估赛道

艾瑞分析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判断在线医疗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首先,切入市场的角度。切入市场角度就是要看是否碰触到用户的痛点,所谓的痛点,就是未被以满意方式满足的强需求,这个定义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是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需求强弱。从这两个因素考虑,我们将用户痛点分成两类:一类是现有服务体验差的强需求,也就是说现阶段有服务供给来满足需求,但是用户体验非常差;另一类是现阶段没有供给来满足用户的强需求。之所以要考察企业切入市场的角度是否触碰到用户痛点,是因为这关系到用户的粘性以及用户付费意愿。


其次,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是指企业基于切入点向产业链前端或后端延伸的能力。考察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是由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决定的。互联网企业一般用服务免费的方式吸引用户,扩大覆盖范围,但通过其他的延伸业务获取收入。业务可延展性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变现能力和商业化程度。


最后,市场空间和渗透率。市场空间决定“蛋糕”大小,渗透率决定“可食用部分”多少。(1)市场空间大小可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考察,支出角度即用户需求的视角,可分析目标用户规模、市场总需求量等指标;收入角度可分析市场营收规模等指标。(2)渗透率主要看市场集中度、竞争者数量、用户渗透率等指标。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预判在线医疗行业各细分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艾瑞分析认为,医药O2O、慢病管理和在线支付等细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现阶段,医药O2O、慢病管理和在线支付等细分市场渗透率较低,但面向的用户规模却非常庞大,并且用户在购药、院外康复以及医疗费用支付等环节痛点突出。




4
新增三个企业案例


挂号问诊类——就医160

业务模式: 就医160的业务可分为B端业务和C端业务。B端业务可分为面向企业业务和面向医院业务,前者主要是为企业导流的业务;后者主要是为医院提供预约挂号、在线支付、诊后随访和感染监控等信息系统。C端业务可分为面向大众用户业务和面向医生用户业务,前者主要为患者提供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和在线支付等医疗服务。


盈利模式:用户增值收入和导流变现的佣金收入


运营数据:入驻医生超过40万,大部分来自三甲医院;注册用户6000万;覆盖医院近6000家。


核心优势:1)就医160从医院、医生和用户三端搭建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平台,并通过开放平台将健康管理、线上药店、慢病管理和金融保险机构纳入平台,进而形成医疗服务生态平台;2)就医160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用户、医生和医院资源,此外,技术也是其核心优势之一。


线上诊疗——手机看病

业务模式: 手机看病的业务主要面向C端用户,是国内实现面向用户/病患开展远程医疗(包括远程门诊)的开拓者之一。从用户/病患角度来看,手机看病为用户提供线上诊疗、线上订药和线上支付的全流程医疗服务,使用户/病患有了去实体医院看病之外的新选择。用户通过手机看病平台找到医生,通过视频等方式获得医生远程诊断服务(付费服务),并获取电子处方,进而凭电子处方在线上订药,药品由好药网(具有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资质)配送到家,最后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看病平台用医保卡支付医疗费用(目前河南地区已实现医保实时结算、河南外地区以“垫付返还”等方式报销)。此外,手机看病还向用户提供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信息与用户上传的健康数据一并储存在云端,用户随时可以查看和更新电子病历和健康数据,也可将电子病历分享给其他医疗机构。


盈利模式:其盈利模式清晰,主要依靠用户/病患付费(目前平台暂未参与提成)及医药差价。


运营数据:1)用户: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名;2)医生:注册医生用户已超过10万名,其中北上广医生(主要为副主任以上医师)超过两万名,全国著名三甲医院知名医生过万名;3)医院:集团拥有1家三甲医院,2家三乙医院,3家二甲医院,10家一级医院,26家社区医院(42家均为公立改制医院)


核心优势:1)医疗资源方面,手机看病背靠雄厚医疗资源(以三甲医院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等为依托),具有开展线上诊疗和电子处方服务的资质,这是手机看病的核心;2)医药物流方面,诊后依靠集团自有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将药品配送到家,其中好药网(即“海华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具备全国性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资质,线下拥有占地面积六万八千多平米的仓库及物流基地。


诊后服务类——杏仁医生

业务模式:杏仁医生业务围绕医患,培养医生经营自己,创造价值,提升收入。医生选择有必要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诊、跟踪、交流和管理工作。同时杏仁医生引进UpToDate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为医生提供专业支持。面向患者,杏仁医生首创了“整合微信服务号链接医生端App”的便捷沟通模式,患者在诊室扫一扫医生端杏仁号二维码与医生建立关系,通过图文、电话咨询方式获得咨询服务,其匿名免费电话也能保护医生隐私。同时,杏仁也在探索更多新业务模式,以更好地解决当前传统医疗模式给医患带来的困扰。


运营数据:1)员工方面,500人以上,团队分布在31个城市;2)覆盖医院方面,有33,233家;3)医生方面,317,535公立医院医生实名且执业认证;4)患者方面,300万患者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