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婴儿黄疽

 学中医书馆 2016-01-07
本病属中医的“胎疸”范畴,病因多属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疲遏,周身俱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而发黄。
       1 .斐氏方治疗婴儿黄疸
       [方剂一] 阳黄方组成属湿热蕴结肝胆,失其通降,外溢发黄。治以清化湿热、疏利肝胆。处方:生麦芽金钱草各9克,茵陈15克,穿肠草6克,通草、生黄柏各3克。夜寐不安加莲子芯、钩藤;呃逆加竹茹丁香;腹胀加大腹皮;黄疸重者加青黛血竭、广水牛角
       [方剂二] 阴黄方组成 属素体脾虚,湿邪内困,肝胆疏泄失常,外溢发黄。治以健脾化湿、调畅气机、疏肝利胆。处方:茯苓、生麦·芽、金钱草各9克,白术、穿肠草各6克,茵陈12克,通草黄柏各3克。腹泻加肉豆蔻赤石脂;腹胀加橘核、大腹皮;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硬加柴胡丹参海藻昆布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l 剂,分三次服。
       [疗效] 上两方是北京儿童医院斐学义老中医的经验方。笔者用治疗婴儿黄疸150 例,治愈100例、好转41例。治后总胆红素恢复正常者134例、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者109例。
       [验证] 皮x ,女,3月龄,1985年l月12日初诊。患儿出生后2个月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尿黄染尿布,大便干燥、色泽浅黄。检查:皮肤、巩膜黄染,色泽鲜明;烦躁不安,舌微红、苔薄”白,指纹紫。血检:总胆红素7.4 4毫克%、直接胆红素4.66毫克%、谷丙转氨酶4O单位、麝浊2单位、γ-谷氨酞转肤酶50单位、HBsAg 阴性。辨证为湿热蕴结肝胆,外溢发黄。治以清化湿热,利胆退黄。处方:生麦芽金钱草各9克,茵陈15克,穿肠草6克,通草黄柏各3 克。上方加减治疗5周后,皮肤、巩膜黄染消退,大便转黄,尿色转清,查总胆红素0.5毫克、直接胆红素0.3毫克、谷丙转氨酶<100 单位、麝浊2单位,病告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