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足摩崖石刻

 婺州学馆 2016-01-07

锁六耗图(宝顶山)

  • www.
  • 发布时间:2015-03-24
  • 阅读:4806次
  • 作者:重庆旅行社巴渝旅行家
  • 【摘要】大足摩崖石刻锁六耗图,凿刻于大足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是重庆大足石刻精品之一,为宗教哲理摩崖石刻造像

      大足崖石刻“锁六耗图”全称为“缚心猿锁六耗图”,高7米、宽3米,为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19号窟,凿刻于大足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

     

      什么是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源于远古时代一种记事方式,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书法、造像或岩画。

     

      锁六耗图
      佛教中把人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合称为“六根”,言人的一切思想都由六根而起,人的精力也都消耗于六根之上,故“六根”又称“六耗”或“六贼”。
      大足摩崖石刻“锁六耗图”主旨是“万缘发于一心”,与“六道轮回图”一起,构成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宗教哲理的核心。
     

    锁六耗图是重庆大足石刻艺术精品之一


      锁六耗图喻意
      重庆大足摩崖石刻锁六耗图,刻一卷发人怀抱猿猴结跏趺而坐,左刻“弥勒化身”四字,意指卷发人为弥勒佛化身;右刻“傅大士作”四字,傅大士是梁武帝时期的一个禅教者,自誉为弥勒降生。
      磨崖石刻卷发人座下,用6绳缚有犬、蛇、狐、鸦、鱼、马六种动物(代表人的六根),以“猿”喻心,喻意人如放纵“六根”与“六境”(眼观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可触、意思法)便会迷失真性,使人“意如野马,奔走无闲;眼如走犬,逐五色村;身如大鱼,常思浊海;舌如狐狸,寻尸即奔;耳如乌鸦,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入穴”,因此须“缚心猿、锁六耗”。

      锁六耗图图解
      锁六耗图的卷发人,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毫光中现“善、福、乐”三字,靠地狱一边毫光中现“恶、祸、苦”三字。意为众生一切善恶行为均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能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

     

      锁六耗图字解
      锁六耗图造像上方刻有:了心歌、咏心偈、锁六耗诗。
      【锁六耗诗】独坐思惟赡部洲,几人作业几人修。不因贪爱因名利,不为新冤为旧仇。意逐妄猿如野马,心随境转似猿猴。多缘执此迷真性,致使轮回不肯休。
      【字解】人摆脱不了轮回之苦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智慧和解脱。

      大足摩崖石刻锁六耗图下方还刻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字解】普天下之人能知心明性,理解“心主一切”奥妙道理者没有几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