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 胡献章 美编 哲洋
1月4日,星期一,上午9:50。在《神探夏洛克》大电影开始5分钟之后,当变成了“直福”的“卷福”第一次转过头来,坐在我后排的几个学生模样的妹子就情不自禁发出一声难以形容的感叹,妹子们充满幸福感的语气,可以说是对这部“神夏”大电影最生动的影评。
/链接/ 专为喜欢侦探推理的观众推荐
英剧《无人生还》
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改编的2015版最新英剧《无人生还》,已经有了热腾腾的资源。这部被赞为“近年最忠实原著的改编”,可以说是对阿婆经典的一次近乎完美的再现。
喜欢阿婆的观众和读者,千万不要错过这部同样由BBC出品的“三集片”。
美片《福尔摩斯先生》
这是一个老年版的福尔摩斯故事,相比之下港版译名《福尔摩斯的最后奇案》更能一句概括剧情。这部由伊恩·麦克莱恩贡献的“甘道夫”版福尔摩斯,虽然没有了年轻福尔摩斯的锋利,但却更显温情。
这部电影,给了神一般的福尔摩斯一个更人性化的结尾。
新年刚过,久催不更的“神夏”给内陆影迷送上了迟到的新年大礼。
这部115分钟,带着编剧露脸的前言和20分钟超大彩蛋的大电影,一点也不像是第四季前的开胃凉菜,倒像是专为圣诞烤制的超大火鸡,心理准备不足的观众们可能得把腰带松两个扣才能消受得了。
不得不说,对这部《神探夏洛克》大电影,编剧史蒂文·莫法特和马克·盖蒂斯确实是花了心思,这也难怪马克有信心在片子一开头就现身当导游,带观众亲探贝克街221B。他们特意选择的“恐怖新娘复活”这一传奇迷案,不但让福尔摩斯拉直了头发,让华生长出了胡子,更是让这对现代版“福华”CP有机会穿越回神奇的1895年,重温一下最纯正的柯南·道尔味儿。
“恐怖新娘复活”这个主线够噱头,但绝非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甚至还算是片中最可能被吐槽的地方。因为电影在前半部分埋了太多的包袱,而使案件变得有点“太容易”被破解——从赫德森太太抱怨自己台词太少而闹起小脾气开始,到女扮男妆的琥珀医生,还有麦考罗夫特有关“隐藏的敌人”的微妙暗示,都可以让早已经习惯跟福尔摩斯拼脑力的观众提前找到真相,让最后的真相大白,少了许多豁然开朗的冲击。
不过,让观众走进福尔摩斯“思维宫殿”的点子,盗梦空间般在“时空”和“梦境”间穿越,完全补足了剧情方面的些许不足。这可以说是第一次试图用BBC级别的画面,把福尔摩斯的思想方法和探案技巧展示在观众眼前。不管是为了照顾卷福的长脸而特意选择(是这样吗,笔者猜的)长宽比例更接近的电影画幅,还是BBC动物纪录片中常出现的时间停止特效;当然还有细心到连观众注意不到的细节都完美呈现的场景处理,和一如既往淡淡悠长耐人寻味的英国式幽默台词……
唯一要吐一回槽的,就是那个事先热炒许久结果却变成“马蹄内翻足”的“中国梗”。看样子英国人是把club foot和foot club搞混了,于是中国特色的“足浴”就成了某种骨科疾病。当然,死心眼的英国人没准是找那些菜单上写满“FUCK”的中餐馆大厨翻译这个词的。
除了卷福和华生,片中的一众配角也都贡献了恰到好处的精彩。想要更多台词的赫德森太太、想要更多甜点的麦考罗夫特、想要更多华生的“超级”玛丽、还有一如往常无趣的雷斯垂德和一如往常奸诈还带了更多恶趣味的莫里亚蒂……《神夏》剧中的主要角色悉数回归,使这部电影有点像是剧组安排了一回“维多利亚时代一日游”。
如果非要给这部电影挑一个缺点,那可能就是这个夏洛克有点太福尔摩斯了。众多的细节,影片后半部频繁的场影时空切换,实在像是神探夏洛克对众粉丝的一次期末小测试。只有对“神夏”这部剧的每一个梗,每一个细节都耳熟能详,并能在正片的90分钟保持高度专注的死忠粉,才能享受到全部的观影乐趣。
如果你是“神夏”的忠粉,那这部电影自然是必看之片,相信你能快感连连。如果你对《神夏》剧集的兴趣也是一般,那看片时则一定要保持听数学课式的专心才好,出去撒个尿回来甚至看一眼手机就跟不上剧情的事,在这部电影里可是真会发生的。